一般来说,加长车型都是在车名后面加上一个“L”,像奥迪A6L、Q2L、讴歌TLX-L、雷克萨斯RXL。

这种方式简单直白,后缀仅仅用于表示车体形态,还有一些车企会把英文跟在车型名称之后,有时会用排量或是气缸的排列方式作为车型后缀。

直到去年大众朗逸(图片|配置|询价)改款上市,新车被命名为朗逸Plus。自此,一直以来是手机型号后缀的“PRO、MAX、PLUS”,纷纷出现在汽车上,来代表“强化升级版本”。像长安CS35 Plus、大众Polo Plus、荣威i6 Plus、比亚迪秦Pro、宋 Pro/Max、荣威RX5 Max、吉利博越Pro等,汽车圈吹起了一股“数码风”。


以往国内车企喜欢用“全新一代”作为新车的营销术语,也许觉得年年都是“全新一代”,消费者便会觉得索然无味,根本达不到“新”的要求和含义。倒不如学手机行业,给新车加上这种“高级别”的英文后缀,不仅能强调车型的历史传承,同时也能让消费者更加清晰的接收到“产品全新升级”的信息。

此外,国内车市的整体下滑也迫使各大车企不得不在车型命名上做文章。在90、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体的背景下,以年轻、时尚、有个性命名的车型更容易受到关注”。

但是,靠新颖的命名方式把消费者领进门之后,最终让消费者做出决定、真正留住消费者的仍然是过硬的产品实力。过分追求花哨的营销而忽略产品本身,永远是一件本末倒置的事情。总之,少一些套路,多一份真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