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轻便动力、自行推进的轮式道路车辆——汽车

奥托
奥托(Nikolans Angust Otto,1832~1891),著名机械工程师,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者和推广者。1832年6月10日出生在德国霍兹豪森镇的一个工匠家庭里。从1861年到1864年,奥托陆续进行了多种内燃机制造技术的发明,并在德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相继取得了发明专利。
1872年,为了扩大内燃机的生产,奥托又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迈进一步,继续与兰根合作,成立了德意志煤气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就任第一任经理。1875年,奥托的公司终于完成了具有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冲程内燃机全套设计工作,四冲程内燃机由此变得更加精巧耐用、高效可靠。1877年8月4日,奥托取得了这项划时代内燃机技术的专利权。同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奥托的四冲程循环内燃机获得了金奖。1891年1月26日于科隆去世。

戴姆勒
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1834~1900),戴姆勒汽车公司创办人,德国工程师和发明家,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1834年3月17日出生于德国符滕堡雷姆斯河畔舍恩多夫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1852年,他就读于斯图加特工程学院。
少年时代的戴姆勒就对燃气发动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学习研制奥托式燃气发动机。1872年,戴姆勒设计出四冲程发动机。1883年,他与好友迈巴赫合作,成功研制出使用汽油的发动机,并于1885年将此发动机安装于木制双轮车上,从而发明了摩托车。1886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他为妻子43岁生日而购买的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1900年3月6日于坎斯塔特去世。

雪铁龙
雪铁龙(Andre·Gustave Citroën,1878~1935),汽车工程师和工业家。1878年2月5日在法国巴黎出生,原籍荷兰。1898年毕业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22岁那年因注意到一个装置上按“人”字形拼成的齿轮而得到灵感,回来后发明了人字形齿轮传动系统,并获得专利。1913年创立公司,专门从事齿轮传动机的生产。1912年雪铁龙去美国旅游,他亲眼看到了科学化生产组织使福特大幅度降低了T型车的生产成本。于是,他决定以同样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工厂。1919年他在欧洲率先批量生产A型车,产量迅速提高,到1923年,日产量已达200辆,到1924年,日产量则达300辆,雪铁龙成为了欧洲的成功汽车厂家之一。1924年7月28日雪铁龙汽车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雪铁龙认为:汽车厂卖的不只是汽车,还有无微不至的服务。他逐步完善了汽车买卖方式,创立了一年保证期制度,建立分销网,罗列出零件目录及维修费用一览表,使所有销售点、维修点的费用得以统一。1922年,他大力推广分期付款售车方式,成立了法国第一个专司分期付款的机构,并在国外创办汽车出租公司,在法国各地形成了一个游览车服务网。晚年,雪铁龙负债累累,不得不将公司卖给米其林公司。1935年7月3日,雪铁龙去世,法国政府为他颁发二级荣誉勋章。

利兰
利兰(Henry Martyn Leland,1843~1932),美国汽车工程师、制造商。1843年2月16日生于美国佛蒙特丹维尔。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主要是在军火生产行业和工具制造业任职,到了90年代他开办了自己的工厂,生产自行车和船用发动机,并为沃尔兹汽车提供零件。利兰特别强调零部件的精加工,他对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零部件通用化”思想,在后来的几年里,利兰又把他的这一创新推入了生产领域。这种思想适应了当时的生产标准化浪潮,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后来人们把利兰誉为美国汽车工业的“标准化之父”。
1900年,利兰正式组建了自己的汽车公司,并且以底特律城的最初开拓者凯迪拉克作为新公司的名字。1906年,利兰把3辆凯迪拉克汽车带到了伦敦,当着一大批专家和记者的面拆开,然后把拆下的零件混起来,让工人当场用这些零件重新组装成3辆汽车,再立刻让汽车发动起来去参加长达500英里的高速行驶测验,结果3辆汽车全部通过了这样严格的检验。当时,利兰的这一举措轰动了世界汽车界。
1909年利兰把凯迪拉克公司卖给了通用汽车公司,并且继续担任这家分公司的经理长达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利兰父子又创办了林肯汽车公司,并设计出了著名的“林肯”牌汽车。后来这家公司又并入了福特汽车公司。1932年3月26日于底特律去世。

莱瓦索
莱瓦索(Emile Levassor,1844~1897),法国发明家。开创了汽车的基本造型。1891年,和法国人潘赫采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汽车专用底盘。这一结构奠定了汽车传动的基本形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仿效。1897年,在车赛中因伤去世。

本茨
本茨(Karl Friediich Benz,1844~1929),德国汽车发明者之一,世界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人称“汽车之父”。1844年11月25日出生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于1872年与奥格斯特·里特合作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和机械工厂”,专门生产建筑材料。由于当时建筑业不景气,本茨工场经营困难,面临倒闭危险,他决定制造发动机获取高额利润以摆脱困境。于是,他领来了生产奥托四冲程煤气发动机的营业执照,经过一年多的设计与试制,于1879年12月31日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
1885年本茨终于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并于1886年1月29日获得汽车制造专利,这一天被公认为世界首辆汽车诞生日。1893年,本茨研制成功了性能先进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它采用本茨专利的3升发动机,方向盘安装在汽车中部。尽管该车性能先进,但由于价格高,因而很少有人购买得起,成为公司的滞销品。本茨于1894年开发生产了便宜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销路很好,在一年时间内就销出了125辆。由于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的机动车,因而给奔驰公司带来了较高的利润。后来,又对前期生产的维克托得亚牌汽车进行了改进,将车厢座位设计成面对面的18个,它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一辆公共汽车。约在1906年,本茨同他的两个儿子在拉登堡建立奔驰汽车公司,1926年同戴姆勒汽车公司合并,成立奔驰汽车公司。1929年4月4日于拉登堡去世。

迈巴赫
迈巴赫(Wilhelm Maybach,1846~1929),德国工程师和实业家,第一批梅赛德斯汽车的总设计师。1846年2月9日出生于德国的海尔布隆。上学期间,学校的创建者和负责人发现了迈巴赫在技术方面的天赋并很好地培养了他,这为迈巴赫日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865年迈巴赫与戴姆勒初次见面。年仅19岁的迈巴赫凭借自己在绘图方面非凡的天分,很快引起了戴姆勒的注意,两人从此成为挚友。1895年迈巴赫发明了第一个四缸汽车发动机。在迈巴赫所有的设计发明中,最为杰出的一项就是在戴姆勒于1900年去世后发明的第一辆“梅赛德斯”汽车,这辆车使世界从马车时代走入了汽车时代,同时,这一历史上“真正”汽车的设计概念为汽车工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并开启了汽车工业设计之门。1929年12月29日于斯图加特去世。

标致
标致(Armand Peugeot,1848-1925),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创办人。出生于法国东部的蒙贝利亚尔。1888年,对早期的汽车发生兴趣,和莱瓦索一同拜访戴姆勒。他预见到这项全新发明的巨大潜力,希望联合更多的人共同探索汽车技术。1889年,他和著名的蒸气动力学家莱昂·塞伯莱合作,制造了一辆三轮蒸气动力汽车,并在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出。这是第一辆以标致命名的汽车。
1890年,创建标致汽车公司,在此之前,标致工厂只生产锯条、自行车和三轮车。1891年开始涉足汽车领域并取得成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标致及时调整经营战略,使标致公司在战争中发展起来,1939年年产汽车即达4.8万辆。标致公司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是二战后的50、60年代,汽车产量在20年间猛增十几倍,一跃成为法国第二大汽车公司。

别克
别克(David Dunbar Buick,1854~1929),美国汽车制造业先驱,别克汽车系列以其姓氏命名。1854年9月17日生于苏格兰阿布罗斯,2岁时到美国。先是一位管道发明家。19世纪90年代,他开始研究汽油发动机,并于底特律成功地开始生产,1903年在美国底特律创建了别克汽车公司。别克汽车公司以技术先进著称,曾首创顶置气门、转向信号灯、染色玻璃、自动变速器等先进技术。
别克虽然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发明家,但他的经营能力很差,一度由于不善经营,工厂负债累累,技术人员也辞职而去。后来别克公司被杜兰特收购,别克的3%股份被低价收购后便被解雇。于1929年3月6日于底特律去世。

温顿
温顿(Alexander Winton,1860~1932),美国汽车制造业先驱。1860年6月20日生于苏格兰。1896年,温顿造出汽油发动机汽车,曾生产数千辆6缸汽车和美国首辆直列式8缸汽车。1897年3月1日,温顿汽车公司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正式成立,温顿任公司总裁。1937年,温顿发动机制造公司成为通用汽车克利兰夫内燃机部。1932年6月21日于克利夫兰去世。

杜兰特
杜兰特(William Crapo Durant,1861~1947),通用汽车公司的创始人。1861年12月8日在美国波士顿出生,他从小在外祖父的木材厂工作,略有积蓄后就涉足马车制造业,并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马车制造商。
1903年他买进一家小工厂,开始制造别克品牌汽车。1910年因财政困难,失去对公司的控制,与雪佛兰组建雪佛兰汽车公司。1915年创建通用汽车公司,任总经理。1920年,由于经营不善,通用汽车陷入困境,杜兰特被迫辞职。1921年他组建杜兰特汽车公司,但不成功。1947年3月18日于纽约去世。

罗伊斯
罗伊斯(Frederick Henry Royce,1863~1933),英国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创办人之一。1863年3月27日生于英格兰的一个平民家庭。15岁任工程师。1882年,成为利物浦一家街道照明公司总工程师。2年后,迁往曼彻斯特,自己开办工程公司,后发展成曼彻斯特公司。1904年,自己设计生产3辆实验汽车,受到汽车进口商罗尔斯的注意。两人同意由罗尔斯出资金,罗伊斯出技术合伙成立劳斯莱斯汽车公司。该公司1907年生产的第一批汽车叫“银色幽灵”(Silver Wraith),该车以精湛的工艺和优秀的质量闻名于世。1933年4月22日于西惠特灵去世。

福特
福特(Henry Ford,1863~1947),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1863年7月30日出生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一个自耕农家庭。他生性喜爱摆弄各种机器设备,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能把一只表拆开再装好。出于对机器的喜好,福特渐渐对农家生活产生了不满。长大后,他来到了底特律,并很快成了该市电力公司的总工程师。此后,他开始设计一种靠本身的动力运行并能载人的新机器,他把这种机器叫作“不用马的马车”,这也就是现代汽车的雏形。1893年4月,这辆“马车”终于完成,福特试着第一次把它开动,虽然当时它还不够完善。1903年,他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公司成立仅4年,其资产总值就超过了百万美元。
1908年,福特公司推出了一种简单经济的T型车,迅速占领了大量的汽车市场,而后福特又把目光瞄准了运动车和豪华车。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创造出流水生产线,使其生产率大大提高。直至1927年,福特公司已经生产了1500多万辆T型汽车。
亨利·福特还是个爱好和平的人士。早在1915年,就曾组织和平船赴北欧各国,企图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36年,他创办了福特基金会。后来这个基金会成为世界主要慈善机构之一。在1939年到1945年间,福特耗资6500万美元在密歇根州威路伦兴建工厂为美军制造飞机,帮助美国取得了二战的胜利。1947年4月7日于迪尔伯恩去世。

道奇兄弟
道奇兄弟(Dodge Horace E., and Dodge,John F., 1868~1920;1864~1920),美国汽车制造商,以在美国研制成首批全钢汽车而著名。道奇兄弟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哥哥约翰·道奇出生于1864年10月25日,弟弟霍瑞斯·道奇出生于1868年5月17日。1886年,道奇全家移居底特律。1897年,霍瑞斯发明了防尘轴承,约翰决定由他们兄弟俩在加拿大的底特律河上建立了埃文斯和道奇自行车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由加拿大国家自行车公司收购,道奇兄弟得到了7500美元现金和轴承的专利权。他们购买了机器设备并在底特律的拉菲特和伯宾大街租了地块。
1901年,第一个道奇机械商店开张。到1903年,道奇兄弟以一流的工作和公道的价格获得了很好的口碑。道奇兄弟公司制造了福特汽车第一批汽车中的发动机、底盘和所有的传动部件。道奇兄弟和福特的关系一直很好,约翰还是福特汽车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道奇兄弟在密歇根州开设了一家大型工厂,成为著名的道奇总厂。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试验场,并于1914年设计出他们的第一辆车。1915年,道奇汽车的销售量在美国列为第四。到1919年道奇公司售出了40万辆。约翰·道奇和霍锐斯·道奇于1920年1月14日和12月10日先后去世。

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Walter Percy Chrysler,1875~1940),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创办人。1875年4月2日生于堪萨斯沃米戈。17岁时就通过自制完成了一部二十八英寸火车头,其外型构造及机件系统,均与实车相同。33岁时,把一辆巨资购买的汽车全部拆开,进行详细的研究。自此,他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强烈的兴趣。4年后,成为通用旗下别克分部生产经理。很快,别克的日生产量从20辆快速增加到550辆。但后来,由于和通用的董事长意见不和,离开了通用。3年后,克莱斯勒于1924年又接手了当时濒临破产马克斯维尔汽车公司。他聘请世界著名工程师,对公司进行重新改建,并研制出“克莱斯勒6型”汽车,广受消费者的欢迎,当年就卖出32000辆,成为当时美国畅销车型。在马克斯维尔汽车公司的债权银行帮助下,1925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诞生,紧接着相继推出的“克莱斯勒4型”和“亨利5型”二款新车,销量颇佳。
1928年,他接管了负债累累的道奇公司。短期内就使道奇品牌在汽车界再展雄风。之后,又把吉普(Jeep)和顺风(Plymouth)汽车公司拉入旗下。克莱斯勒公司成为与通用、福特“三分天下”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克莱斯勒公司推出的每一款车型都带有着浓郁的美国情调,凝聚着美国汽车文化的精髓,无论从外形设计还是技术工艺上都极具个性。在他的领导下,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多项领先世界的技术应运而生,如全自动打火控制器,全螺旋式变速箱,整片式曲面挡风玻璃等。这些技术对世界汽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1940年8月18日于纽约州逝世。

斯隆
斯隆(Alfred Pritchard,Jr. Sloan,1875~1966),美国企业主、慈善家。曾任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董事长达25年。1875年5月23日生于纽黑文,是一位电气工程师,供职于联合汽车公司,公司并入通用汽车后于1919年担任通用汽车副总经理。期间,曾给总经理写过3份有关内部管理弱点的专题报告,可惜杜兰特对此不理不睬,最终导致了通用汽车几乎倒闭的严重危机。
1921~1924年间,通用汽车在斯隆的策划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与改组,涉及范围包括公司的经营方向、相互协作、行政管理体制、组织系统、生产计划、报告制度、产供销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及海外扩张战略等。在斯隆所建立的管理体制下,下属各分公司的经营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汽车产量逐年上升,自1928年超过福特汽车之后,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其市场占有率由1921年的12%增加到1941年的44%。在通用汽车所取得的这一连串成就之中,斯隆做出了创造性贡献。1966年2月17日于纽约去世。

波尔舍
波尔舍(Ferdinand Porsche,1875~1951),汽车工程师。1875年9月3日生于马费尔斯多尔夫,是一个德国锡匠的儿子。他是历史上最多才多艺的汽车工程师,德国保时捷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的创始人,大众汽车的主要设计人,被称为“大众汽车之父”。1916年任奥斯特罗—戴姆勒公司总裁,1923年转到斯图加特的戴姆勒公司。1931年离职自组公司,专门设计运动车和赛车。1938年与其子费里一起创建了大众公司,致力于“大众车”汽车计划。
1939年8月15日,第一辆“甲壳虫”新车下线,由于二战爆发,这种车只生产了630辆。二战期间波尔舍为德军设计军用车辆,包括著名的虎式坦克。为此波尔舍在战后被囚于法国两年。二战结束后,大众公司被盟国监管,于1948年开始重新生产甲壳虫汽车,在世界范围大获成功,至1981年墨西哥大众分厂最后一辆甲壳虫下线,其总产量达到2100万辆,超过了福特T型车的1500万辆的单车型生产销售世界纪录。波尔舍和费里在1950年制成波尔舍型运动车(保时捷)。从那时起,保时捷就成了超级跑车的经典品牌。后来的保时捷911卡雷拉、保时捷959等,都是老波尔舍的孙子费迪南德·亚历山大·波尔舍的杰作。1951年1月30日于斯图加特去世。

凯特林
凯特林(Charles F. Kettering,1876~1958),美国工程师、发明家。曾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主任。1876年8月29日生于俄亥俄州劳登维尔。他对汽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制出首个电起动器、汽车电器设备、照明、点火系统。
1909年为进行汽车领域方面的研究,凯特林组建了自己的公司——代顿工程技术试验公司。1911年凯特林发明了其代表作——电动自动起动装置并把它完善成一套完整的点火系统。该系统带有一块电池,由发动机带动一个发电机进行充电并使用电前车灯替代原先的乙炔灯。凯特林优化了柴油机、汽车点火系统、镀铬工艺,以及许多其他发明,这些发明使20世纪20、30年代的汽车产业焕然一新。1958年11月25日于代顿去世。

罗尔斯
罗尔斯(Charles Stewart Rolls,1877~1910),英国汽车驾驶员,汽车制造商。1877年8月28日生于伦敦。1906年,罗尔斯与罗伊斯共同组建劳斯莱斯汽车公司,罗伊斯负责设计和生产,罗尔斯负责销售。1910年6月首次完成跨越英吉利海峡的不着陆往返飞行。1910年7月12日死于飞行事故,是因飞行事故遇难的首名英国飞行员。

雷诺
雷诺(Louis Renault,1877~1944),法国汽车制造商。1877年出生在巴黎一个富商家庭。少年时就迷上了汽艇,为此他在家里设计出一种高效蒸汽机,并申请到了专利。1898年,将自己的拖斗摩托车改装成了当时还很少见的汽车,并开着它去参加圣诞夜聚会,从此雷诺作为汽车发明家名满巴黎社交界。在两个哥哥的帮助下,1899年,雷诺兄弟汽车厂在巴黎郊外成立,生产最早的雷诺A型汽车。
1899年到1903年,在巴黎的几次汽车赛上,雷诺和他的哥哥包揽了第一、第二名,60多辆A型车被一抢而空。从1900年开始,雷诺推出了技术质量更可靠的B型、C型、以至L型车,还争取到了军方订货。1903年有9种型号的1600多辆汽车售出,超过以前产量的总和,雷诺公司占据了法国第一大汽车公司的位置。1913年公司雇工达5000名,年产汽车超过1万辆。1919年6月4日,雪铁龙比同类产品便宜一半的价格,推出雪铁龙A型车。从此,雷诺汽车公司失去了统治地位。紧跟而来的进口车冲击,以及世界性的经济动荡,使他受到沉重打击,患了失语症,几乎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雷诺为保住他的汽车公司,替德军大量生产飞机、坦克和军车,使雷诺工厂成了盟军的轰炸目标,大半厂房和设备在数年之久的轰炸中化为灰烬。1944年9月23日,雷诺向法院自首,10月24日,雷诺汽车公司创立45周年之际,等候审判的雷诺突然去世。1945年11月6日,雷诺汽车公司被收归国有,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国营汽车公司。

雪佛兰
雪佛兰(Louis Chevrolet,1878~1941),美国汽车设计家和汽车运动员。1878年12月25日出生于瑞士。1896年,在一家机械厂工作的雪佛兰接到了为一位客人修理汽车的任务。这件事对他产生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从此爱上了汽车;二是移民去了美国。1899年初,雪佛兰带着他的“角斗士”牌自行车来到了巴黎。不久,就找到了一份汽车制造厂工作的职位。在那里,雪佛兰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全面地掌握了内燃机的知识和技术。后来,雪佛兰用在巴黎挣到的钱作为自己游历北美大陆的经费。在美国,雪佛兰当上了别克的赛车手,并认识了后来的汽车业巨子,通用汽车公司创始人杜兰特。在交往中,杜兰特渐渐发现了雪佛兰出众的才华,便与决定与他合作。1911年11月3日,以雪佛兰名字命名的汽车公司诞生。1941年6月6日于底特律去世。

努森(William S.Knudsen,1879~1948),美国汽车工业家。1879年3月25日生于丹麦哥本哈根。他是生产流水线的主要发明者和实践者,也是美国汽车规模生产的有力协调者。1924年,努森成为雪佛兰汽车公司总裁,并加入通用汽车公司董事会。1929年底,努森离开福特汽车公司来到通用公司,并研制成功了六缸的雪佛兰轿车。1940年,罗斯福总统任命努森为美国生产管理局主席,并命其负责战时工业汽车项目,这是对他杰出的领导才能和在制造、机械和生产力方面丰富的学识的充分肯定。1948年4月27日于底特律去世。

丰田喜一郎
丰田喜一郎(Kiichiro Toyota,1894~1952),丰田汽车公司创始人。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丰田喜一郎来到父亲的“丰田纺织株式会社”当了一名机械师。1934年9月喜一郎和他的研发组获得的第一个成果是动力强劲的3389毫升6气缸直列发动机,机型为A型,最大功率可达47.8千瓦。1935年夏,丰田喜一郎开发了A1型小客车。1935年8月,丰田喜一郎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出他们的第一辆卡车,称为G1型汽车。随着卡车生产步入正轨并不断改进,丰田喜一郎着重把注意力放在小客车的完善上。1936年底,AA型小客车下线。丰田喜一郎认为车标应该很简单而受人喜爱,于是开始向社会征集新名。优胜者的设计方案在原名的基础上略加简化将Toyoda改为Toyota。到1936年底,丰田公司已开发出多种基础设计,继A1和AA小客车及G1卡车之后,又生产出AB型四门旅行车。1937年8月丰田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第二年开工生产。
丰田喜一郎对汽车工业的重大贡献在于对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方面。他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将传统的整批生产方式改为弹性生产方式,经后来的公司副总裁大野耐一进一步发展之后,成为完善的“精益生产”。

法拉利
法拉利(Enzo Ferrari,1898~1988),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设计师和赛车驾驶员,法拉利公司的创始人,人称“赛车之父”。1898年2月18日生于意大利摩德纳一个小板金工厂主家庭。父亲开一间五金店,是小城第一个拥有汽车的人。10岁时,看赛车比赛,汽车呼啸着冲过终点的情景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烙印。1919年10月,法拉利第一次参加比赛。1947年,创立了法拉利公司,并生产出第一辆法拉利125S汽车。这被看作是现代赛车文化的起源,并从此由他主宰。直到1988年去世,他赢得了14次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和9次F1总冠军。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声望的一个高性能赛车品牌。1988年8月14日于摩德纳去世。

汪克尔
汪克尔(Felix Wankel,1902~1988),德国工程师。1902年8月13日生于拉尔。他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1957年制成转子发动机(也称旋转活塞式发动机),解决了长短辐旋轮线表面的加工和密封问题。1958年美国柯蒂斯—莱特公司与汪克尔和德国NSU公司合作研制,使发动机结构变得更简单、合理,体积、重量和零件数量减少一半以上,运转平稳,振动小,对减少废气污染效果显著。这种内燃机于1959年经寿命试验后获得成功。1960年以后许多汽车公司采用了这种内燃机。它的缺点是加工长短辐圆内外旋轮线的专用机床结构复杂,制造困难。由于是汪克尔发明的转子发动机,因此又把转子发动机称为汪克尔发动机。1988年10月9日于林道去世。

本田宗一郎
本田宗一郎(Honda Soichiro,1906~1991),日本实业家兼工程师、日本本田技研工业公司创建人,领导本田在日本战后废墟上迅速崛起,完成从摩托车领域到汽车领域的成功跨越。1906年11月17日出生在日本静冈县的一个穷苦家庭,他自幼便对机械表现出了一种特殊的偏好。1934年,创建了“东海精机公司”。二战以后,本田公司处境艰难,他在1945年将自己拥有的股份以45万日元价格转让给丰田,自己彻底撤出了“东海精机公司”。1946年10月,在滨松设立了“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生产纺织机械。1947年,亲自动手研制了50毫升双缸“A型自行车马达”,这就是最早的“本田摩托发动机”,也是本田A型摩托批量生产的开始。他的成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人都在仿制本田式的“机器脚踏车”。
1948年9月,他正式组建了“本田技术研究工业总公司”并自任社长。在经营摩托车获得成功以后,本田于1962年开始涉足汽车生产。他们利用在摩托车开发、经营中获得的丰富经验及大量资金,投入汽车开发,结果获得极大成功:先后推出过“T360”型卡车、“S500”型轿车、“N360”型轿车等汽车产品,其中“N360”型轿车曾经成为全球畅销车;设计开发的CVCC发动机以及安装此种发动机的汽车,因其控制排污效果好而于1975年在世界汽车界引起极大轰动,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利润及商业声誉。1991年8月5日于东京去世。

福特第二
福特第二(Henry Ford Ⅱ,1917~1987),美国汽车企业家。亨利·福特的孙子,福特汽车公司第二任总裁。1917年9月4日出生于底特律。他天生就是一个领袖,加上他的长子地位,所以他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不同于弟弟妹妹的特质,坚定果断,遇事不慌,冷静理智,总之,没有人对福特第二的地位提出挑战和异议,从而避免了历史上其他大家族在权力更迭过程中发生的父子相争、手足相残的悲剧。
1945年28岁的福特第二接手福特汽车公司。而他所面对的却是一个庞大的、低效率的、几乎要破产的公司,此时,他表现出了卓越的经营能力,扭转了福特公司,使它重新盈利。在接管权力后的30多年中,使公司实现了现代化,并在1956年将公司上市。福特公司上市的股票分为两个等级,一种是普通股,另一种是B股。B股只有福特家族成员才能持有,从而使福特家族成员控制了公司百分之四十的股权。1987年9月27日于底特律去世。
以下是对中国汽车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五位,不得不说在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学习。不要去跟上面的比较,我们自己认可就好。掌声响起来!

张德庆
张德庆(1909~1977),汽车专家。上海吴淞县人。1933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36至1939年赴美国、德国留学和实习,毕业于美国普渡大学,获硕士学位。1952年任重工部汽车工业筹备组汽车实验室主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所长、长春汽车研究所所长。参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汽车科研机构,积极支援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重视规划和标准化工作,重视产品开发和发展柴油机,结合国情,潜心研究汽车代用燃料,主持研制“代用机油”,主持领导了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作汽车燃料的研究。曾为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第三届政协和长春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77年10月21日病逝。

饶斌
饶斌(1913~1987),企业领导干部。吉林省吉林市人。1933年加入共青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吉林市委书记、吉林省委委员、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见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院长、第二汽车制造厂(见东风汽车公司)党委书记,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创始人之一。成功地领导建成两座大型汽车厂——一汽和二汽。带领一汽的第一代创业者,用三年时间,高速度、高质量建成中国第一座汽车制造厂,结束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在任一机部部长期间,主持并推进了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中外合资经营,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方案,加速产品换型,结束了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局面。退居二线后,仍然为推进中国汽车工业的改革和发展,深入基层,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1987年8月29日病逝。

孟少农
孟少农(1915~1988),汽车专家。北京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后考取留美研究生,曾任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工程师。1946年回国,在清华大学机械系任副教授、教授,创办了汽车专业。新中国成立后,任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副主任,一汽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二汽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在一汽,主持和组织引进前苏联技术和消化吸收及人员培训,为解放牌汽车性能改进和质量提高,为一汽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为军用越野车的研制,为“东风”、“红旗”高级轿车的开发做出了贡献。在二汽,以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大胆决策,攻克了产品质量、产品滞销和工厂缓建三大难关。总结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许多共性规律,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中央决策起了重要的作用。1985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1月15日在北京逝世。

郭孔辉
郭孔辉(1935~ ),汽车设计研究专家。1956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教授,汽车学院名誉院长。曾任“一汽”汽车研究所总工程师,吉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主持完成多项中国汽车行业的基础性科研项目和一汽新型汽车的开发研制工作。被汽车界誉为将系统动力学与随机振动理论引入汽车振动与载荷研究的领先学者,中国汽车轮胎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科技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带头人。

钟志华
钟志华(1962~ ),车辆工程专家。1988年毕业于瑞典林雪平(Linkoping)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湖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等学术职务。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在国内外主持过多项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工程软件研发、制造工艺与装备研发和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国家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重大研发项目,并提出了多项新理论和新方法,开发了多项新工艺、新装备和新产品。先后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3部。获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部级技术发明和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6项。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