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整车综合主观评价介绍
1.1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目的
主观评价工作旨在服务产品定义、整车技术规范、整车性能目标达成等工作。结合《主观评价试验规范》评价在研车型存在的设计问题并跟踪问题解决的行为,由专业人员在专业的封闭试验场中对车辆进行全属性主观评价。获取车辆在各个属性下的状态表现,进而提出样车存在的设计问题,并反馈至设计部门进行问题整改,在车型上市前能够充分暴露问题,避免后期流向市场造成顾客抱怨。
1.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定义
整车综合主观评价是通过顾客或者专业人士对整车外观、内饰、驾驶性、舒适性等评价维度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评价打分,将得分低的指标反馈给设计部门,并督促整改,提升整车品质,最大程度地符合顾客的要求。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分为顾客性主观评价和专业性主观评价。
1.2.1顾客性评价定义
顾客性主观评价的评价人群主要包括领导评价人员(由董事长、总经理、项目总监或指定委派人员组成的评价团队),主要是在项目开发初期的产品定位定义方面做出决议;用户评价人员(经销商代表、媒体代表和潜在客户组成的评价团队),评价项目非常简单,只对样车的外观、空间、内饰件的美观等一级指标进行评价,用一般客户的语言表达对车的整体印象。
1.2.2专业性评价定义
专业性评价的评价人员主要指熟悉整车试验和有着多年丰富的评价经验的专业工程师(由一群从事与车辆工程相关工作经验或由动力总成、车身、底盘、项目总监等组成的TFT小组的评价团队),通过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流程,全面发现整车存在的问题,用专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负责组织问题的改进和再次验证,并向公司高层汇报整车开发状况。
2、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的评价方法及评分标准
2.1评价方法
汽车行业内主观评价一般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一般是两辆及以上车辆的相对排序;定量评价有两种,一种是相对评价,即首先确定竞品车,其他车辆的主观评价分数相对于竞品车进行打分;一种是绝对评价,即同一辆车由多名评价员进行评价并将主观评价内容用数值化的评分等级表示出来。
2.1.1专业试验场主观评价
动态工况:专业试验场道路(包括不限于动态广场、直线性能路、直线制动路、综合耐久路、舒适性路、坡道等);
静态工况:明亮的评价场地、昏暗的评价场地;
周期说明:准备周期1周,评测周期1周,报告制作1周
2.1.2车辆磨合
评价路线:城市工况、一般道路工况(国道)、山区工况。。。
评价方法:评价员按照日常驾驶习惯驾驶车辆,对车辆进行磨合500km;评价员在车辆磨合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
周期说明:准备周期1周,评测周期3天。
2.1.3车辆状态
本品车辆状态:样车必须为最新状态,并配备灭火器,车况良好,满足安全行驶需要,车辆满足法规要求(拍照有效,保险上全),车辆未经任何激烈驾驶(如操稳评价)
竞品车状态:车辆为一年内购买的新车,车辆总行驶里程不超过一万公里,车辆保养均在4S店内进行,车辆未经研究团队拆解或逆向研究,车况良好,租赁车辆无改装、更换副厂件、装饰件、座套、方向盘等等。
2.1.4关联单位的邀请
性能VSE、各模块性能经理
2.1.5安全及机密注意事项
未经负责人同意、其他成员不得私自邀请外部人员参与;所有参与人员不得将评价结果透露给无关人员;
评价人员需严格遵守试验场规定,上车系好安全带;
动态评价时,评价人员禁止使用手机;
动态评价时,车辆需开启双跳警示灯;
每位评价人员需在自己的水平可控范围内驾驶;
一般道路评价,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严禁鲁莽驾驶,特别注意限速标志和交通引导标志。
2.2评价维度
分类
一级
评价维度明细
静态评价
5
车内空调舒适性、信息娱乐系统&HMI、感官质量、日常使用、灯光
动态评价
7
NVH、行驶舒适性、转向、操控性、操作便利性、制动、动力性和驾驶性
2.3评分方法
SAE(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建议执行的汽车主观评分方法主要应用于在给定的场地及道路上,对汽车进行不同工况下的操作,同时对该汽车进行评价【1】。
SAE J1060(Subjective Rating Scale for Evaluation of Noise and Ride Comfor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Motor Vehicle Tires)【2】是一个与轮胎有关的噪音及行驶舒适性相关的主观评价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本标准采用10分制,5分为分界线,低于5分为不可接受,高于5分为可以接受。该标准在评价人员的维度上提出了要求并给出1~10分的得分释义,推荐使用SAE J1060评分标准。
表1 SAE(J1060)主观评价评分标准
不可接受
分界线
可以接受
所有评价者
大多数评价者
某些评价者
苛刻评价者
受过专业训练评价者
无评价者
无法忍受
严重
很差
差
分界线
勉强接受
一般
好
很好
出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3、整车综合主观评价的开展流程
综合主观评价流程包括五个主要的方面如下图:
标杆车评价
样车开发阶段过程试验试验
设计冻结状态样车
小批量阶段专业与顾客评价
整车综合主观流程介绍
3.1标杆车评价
对标杆车型进行专业与顾客评价,根据综合主观评价操作规范开展评价并结合市场竞品和技术竞品的评价结果及产品的定位制定目标值建议书。主要目的是建立被开发的样车最终达到什么样性能的目标值。
3.2样车开发阶段过程试验
样车开发阶段专业性评价,根据项目主计划,评价样车在某个阶段体现的最新设计状态,通过对比此阶段的目标值。评价出样车不足之处,并将问题纳入开发过程问题管理系统进行管控,由项目组牵头组织各专业工程师,对样车存在的评价问题进行Workshop讨论,并制定出可落地的整改措施和整改计划,问题整改时间要满足项目节点的要求,如评价问题解决时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周期,不能满足项目节点,需报领导层支持,针对影响项目进展且重大的问题可针对性组织领导层试驾,并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案、周期及所需资源,便于快速、顺利的解决问题。
3.3设计冻结状态样车
样车的设计数据全部冻结后,进行专业性评价。对比目标值验证P4阶段样车问题的整改情况。
3.4小批量阶段专业与顾客性评价
设计数据全部冻结后,样车进入小批量生产的客户与专业性评价。主要评价出在样车小批量生产过程中样车设计数据应用于整车实际生产中的情况,即工程验收,此阶段尤为重要的是在开展评价前,务必确认好车辆状态再进行主观评价,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迭代,整个市场处于竞争激烈的状态,在选择市场竞品和技术竞品,要根据市场选择具体的竞品车型,技术竞品不建议更换但可采用换代车型。在评价过程中如若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作为经验积累用于后续的改款或换代车型中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涛.汽车动力学性能主观评价方法和指标权重分析 [D].湖南:湖南大学,2009.
[2]SAE.SAE J1060:Subjective Rating Scale for Evaluation of Noise and Ride Comfort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Motor Vehicle Tires[S].SAE International,Reaffirmed 200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