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鹏CEO都吐槽的ETC,还有其他替代方案?发达国家早就抛弃ETC?

    数读车市头像数读车市头像
    数读车市2021-12-02

    12月2日,这天除了是大家熟悉的#20211202完全对称日#,还有另外一个新闻就是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微博发文吐槽广州高速公路的ETC识别效率低,从检测到开闸时间差不多要1.5秒,经常车要完全静止才可以过。并表示,在视觉AI技术如此进步的今天,你们优化0.5秒,我相信绝对不难。

    天下车主,苦ETC久矣。相信高速公路收费站的ETC问题,不只是广州,全国都普遍存在。在吐槽之前,首先我们再温习一下,ETC的工作原理。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英语: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缩写:ETC;还有另外一个说法亦称:Electronic Road Pricing System,缩写:ERPS;是一种专门用于收费道路的道路收费方式,通常见于高速公路、施行收费政策的桥梁或隧道、及市中心部分路段,以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状况。在此之前,收费公路往往需要设计一个收费亭,有人值班收费工作,一旦遇上车流高峰或者车主数钱找零,减慢了通行时间就会引发车流排长队。所以ETC的优势非常明显了。


    ETC的工作原理是一般透过放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收发器(OBU)来进行信息交互。当车辆上的收发器经过收费点时,便会对收费点的感应器发出信号,系统便会记录车辆经过的地点及时间,然后计算出费用,然后就抬杠让车辆可以不用停下来就可以通行。虽然能实现不停车收费,但一般来说,车辆还是需要以较低速度通过。

    根据专家的测试报告,若所有车辆使用ETC缴费,平均每辆车通过ETC车道比通过人工收费车道的油耗节省量为0.0314升/车次,CH化合物排放量降低约0.7克/车次,C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4.7克/车次,NO化合物排放量降低0.3克/车次;另外,普通轿车通过人工收费站的平均时间为14秒,若采用ETC缴费,通过收费站的平均时间仅为3秒,即每车次可节约11秒的时间。


    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

    世界上首个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是1991年于葡萄牙启用的“Via Verde”(意为“绿色通道”)系统。而我国方面,目前除了海南岛之外,其余所有省份直辖市,都已有统一的ETC系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安排,2014年12月2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辽宁、陕西、湖南14个省市的ETC系统实现互通。为推广ETC系统,2015年10月,中国大陆举行“ETC宣传推广月”,向用户推出优惠活动。2019年,为推进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取消政策,交通运输部计划进一步推广普及ETC系统,措施包括免费安装ETC设备等。计划于当年年底,中国大陆地区ETC使用率达90%以上。同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其中称目标在2019年年底“基本实现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2020年1月1日零时,根据交通运输部的部署,全国29个联网省份的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全部取消。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ETC推广发行1.23亿户,累计用户已达到2.04亿。

    既然国家也在大力推广ETC系统了,而且使用起来肯定会比传统人工收费更加方便,但是为什么民间还是对其怨声载道呢?

    首先第一,虽然现在各大银行和机构都推广免费安装ETC,但是ETC这个设备本身是需要缴纳200元的成本费,所以,对于使用高速公路频次比较低的车主肯定觉得不太值,感觉没必要为了通过高速快一点而去花费200大洋。

    然后第二点,相信也是很多车主朋友听到也是会却步。安装ETC的时间非常方便,撕下背后的膜粘贴上去挡风玻璃就完事了。但是,由于使用ETC的话,必须办理一张信用卡或者储蓄卡,银行卡的办理时间也浪费很多时间,很多朋友不愿意等。

    最后第三点,就是文章开头小鹏CEO何小鹏说的情况了,现阶段很多ETC收费站通道,抬杠是放置在通道入口位置,跟ETC的感应器几乎一起。每次车辆通过的时候,都需要非常缓慢的车速,预留给机器感应时间。相信很多车主都会遇上这种情况,就是跟着前车通过ETC的适合,前车减速导致自己也要比前车更慢的速度,一旦车流增大很容易造成幽灵堵车,让ETC通道变得堵塞。如果跟车太近,也会偶然出现后车无法识别的状况。假如抬杠放置在ETC通道的后端,预留足够时间给车辆感应,这样相信可以大大缓解何小鹏说的状况。


    那么有没有比ETC更先进或者更加实用的电子收费系统呢?其实不少发达国家早期已经过渡完ETC系统,进入到另外一个收费系统,那就是e-TAG电子标签和e-pass视频收费。拿澳大利亚举例,澳大利亚的收费公路采用自由通行收费,整个收费公路上没有任何收费站以阻碍交通流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在不同州公路系统的竞争收费供应商之间实现完整、无附加费的互操作性的国家之一。例如悉尼海港隧道、Westlink M7、Cross City Tunnel和Lane Cove Tunnel引入了 e-TAG 和 e-pass 视频收费安排。这一措施大大缓解了通往电子龙门架的交通拥堵,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节省时间。

    那么到底e-TAG跟ETC有什么不一样呢?其实这种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都接触到。就是跟现在的停车场车牌识别系统还有就是道路监控的系统大同小异。e-TAG 电子收费系统基于使用DSRC协议的射频识别(RFID)转发器。该系统使用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内侧的Kapsch提供的电子转发器(称为 e-TAG)。在每条车道上建造的龙门记录车牌并检测 e-TAG。当车辆继续沿着收费公路行驶时,额外的龙门架会监控行驶的距离。相关软件然后确定应付的通行费金额,该金额从与标签相关联的预付费帐户中自动扣除。如果未检测到标签,则使用视频收费技术记录车辆的注册信息,该技术包含自动车牌识别系统,并与政府汽车登记数据库进行核对。

    那么为什么中国为什么没有使用E-Tag电子标签呢?原因很简单。ETC是交通部一手建立推动的系统,而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公安部的系统。两者目前并没有信息互通。背后什么原因相信大家都懂的。

    澳洲墨尔本CityLink塔拉马林高速公路路段的e-TAG

    而对于何小鹏说的识别时间问题,现阶段比较现实的能够解决办法,无非就是加强硬件性能,不过这个自然就是成本上涨。第二个就是后置抬杠,让车辆有足够时间识别ETC,这样车辆相对来讲不用减速太多通过。

    除了以上,各位车主在日常开车过程,对于ETC还有什么吐槽的地方吗?欢迎在评论区我们一起探讨。

    .万次阅读
    110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10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