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用小踏板、中踏板、大踏板来对踏板进行分级,但是多小是小,小踏板有啥特点?多大是大踏板,大踏板有什么优劣势?中型踏板又是什么概念,适合什么用途?关于这些方面,也没有什么标准可以作为参考。在一些模糊的描述中,摩友对于车型大小尺寸以及用途就难以建立清晰的认识,有不少摩友在买了车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在我们选购轿车的时候,经常会看到A级、B级、C级、D级这样的词汇,这是汽车行业常用的分级标准,也有用小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大型来进行分级的。这里就有三种常见分级方法,大众、福特、中国:

图片源于网络
分级参考的标准是两个数据,一个是排量,一个是轴距,两者在轿车领域基本也是相匹配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做差异化的车型,有的是同级别的动力配上越级的尺寸,给消费者更大的空间,有的是同级别的尺寸配越级的动力,体现运动化的优势,但大多数情况下,不同级别的车型给到的体验还是与级别相匹配的,A4再加L,也没有A6沉稳。
踏板车和轿车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属于实用性为基础的车型,所以在分级上,踏板可以参考轿车。借鉴轿车的分级方式,结合大家对于踏板的常用描述,以玩踏板的经验,把踏板车分为6个级别,分级的主要依据是轴距,排量作为参考。

图片源于网络
小型:我们常把常见的125排量踏板作为小踏板的代表,这类踏板的用途基本就是短距离通勤代步,优点是轴距短,轻便灵活,缺点是动力弱、舒适度一般,通常认为125踏板最适宜的通勤距离就是15公里以内,时长不超过30分钟,通勤速度不宜超过70。为了提升通勤质量,这两年150级别的通勤踏板纷纷出现,代表车型是NMAX\PCX\UHR,轴距都在1350以内,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动力上也提升较多,通勤速度可以到80以上,骑乘的舒适度也较高,最适宜的骑行距离是50公里以内。

图片源于网络
紧凑型:在这个级别里,排量和车型定位都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类型十分丰富,有主打城市代步的150,比如Medley和Racing X,相对的空间要大一些;有主打个性化的以HUSKY为代表的各种ADV踏板,主打短距离玩乐,长距离舒适度一般;还有250甚至更大排量的越级车型,比如RT2、310M、350D,都是短轴距、大排量,主打动力和可玩性,长距离骑乘舒适度一般,适用场景还是城市和周边骑行。

图片源于网络
中型:这个级别的踏板从大小上来说,已经有些中大踏板的模样,动力上也和中大踏板接近,从设计用途上是想兼顾城市和摩旅的需求,但从体验来说,如果你的通勤路况中有较多的拥挤路段或者小路,中型踏板就已经不太方便了,尤其是掉头挪车的时候,180公斤左右的重量还是会有点费劲,但如果是想兼顾通勤和中短途摩旅需求,中型踏板也是相对合适的选择。

图片源于网络
中大型:如果不是长距离良好路段的通勤,不是很推荐中大型踏板的,比如有摩友的XMAX300就很少用来通勤,一是其通勤距离比较短,二来城里骑这么大的踏板着实不方便,不够灵活,中大型踏板还是比较适合休闲骑行和中短途摩旅。

图片源于网络
大型:这个级别的车型,不论是骑行空间还是储物空间,都比较大,比较适合身高较高的摩友,带人的舒适度和稳定性也相对较高,主要用于休闲骑行和摩旅骑行。

图片源于网络
豪华大型:各品牌的旗舰踏板车型,双缸动力、配置豪华、价格高昂,代表各品牌踏板车的技术顶峰。

图片源于网络
经常有摩友问,想买一辆既能通勤又能游玩的踏板,通常来讲,如果你想在通勤的时候有足够的便捷性,又想在游玩的时候有足够的动力和舒适度,目前市面上是没有这种车的,当你的需求增多,就要学会取舍,不能要求每一项都完美。

图片源于网络
以上对于踏板的分级和适用场景,源于摩友的经验分享,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对于摩友们了解踏板车还是有参考意义。另外,建议大家买踏板车一定要去试坐,不一定要试驾,但一定要试坐。因为咱们买踏板车就是图舒适和方便,一辆车的舒适度在你坐上去的时候大概就有体验了,骑行三角和腿部空间都是因人而异的,毕竟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腿长臂展都不一样,如果你有带人的需求,最好是带着人一起去试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