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9 年 11 月起,通过轻度混合动力技术利用第 1 代 48V 车载网络进行车载网络扩展。为此将使用 48 V 的新组件。这些新组件还提供了新的功效,即增强了舒适性、节能性和动态性。
轻度混合动力技术的新功能为客户带来以下好处:
-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 刹车动能不会损失,而是以电能方式回收(再生)。发动机在行驶模式下得到支持,并且在高效运行状态下运行。因此在客户操作中可以降低油耗约 0.3 l/100 km。
- 改进发动机自动启停系统 (MSA)
- 性能强大的 48V 起动器发电机可将启动时间显著缩短约 20%。此外,还在声学和振动方面实现了提升了起动过程中的舒适性。起动过程几乎让人难以察觉。一天中的首次发动机启动通过小齿轮起动机完成。如果发动机温度高于 60°C,则通常由起动器发电机启动发动机。
- 关闭发动机滑行
- 处于所谓的“关闭发动机滑行”状态时,发动机通常不再通过轻度混合动力技术怠速运行,而是关闭。驱动系分离,以利用车辆的动能来移动。通过关闭发动机进一步降低了燃油消耗。48V 高性能起动器发电机能够几乎无延迟地重新启动发动机。
- 通过 eBOOST 改进动态性
- 在部分负荷运转状态下,起动器发电机作为电机支持发动机凭借无延迟的功率输出,起动器发电机提升了加速性能以及驱动装置的自发性。满负荷时,起动器发电机可在某些工作范围内将驱动装置总功率短暂提高 8 kW。引入 48V 车载网络后,新的总线端标记与 12V 车载网络有所不同:
- | 总线端 KL40 = 48 V 蓄电池正极总线端 = 紫色导线颜色 |
- | 总线端 KL41 = 48 V 蓄电池负极总线端 |
这些 48V 组件用类似于高压组件的特殊标记(ISO 标准 6469-3)

部件简短描述
将描述 48V 车载网络系统的下列部件:
- | 48V 组件概览 |
- | 48V 起动器发电机(控制单元 SGR48) |
- | 48V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48) |
- | 48V 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PCU48) |
- | 48V 配电器 |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电容器 | 2 | 48V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48) |
3 | 48V 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PCU48) | 4 | 48V 起动器发电机(控制单元 SGR48) |
5 | 48V 配电器 |
起动器发电机
48V 起动器发电机是一个控制单元。起动器发电机是一个电机。起动器发电机可以在 2 种运行状态下工作:
- | 作为发电机运行时,起动器发电机将来自皮带传动装置的机械功率转变为电功率,并将电能输送到车载网络。 |
- | 在作为电动机运行时,起动器发电机将来自车载网络的电功率转换成机械功率,并将其输出到皮带传动机构。 |
起动器发电机集成在皮带传动中。起动器发电机与曲轴的传动比是 2.7 比 1。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48V 起动器发电机 (SGR48) | 2 | 6 芯插头连接 |
3 | 48V 蓄电池正极(总线端 KL40) | 4 | 48V 蓄电池负极(总线端 KL41) |
5 | 冷却液接口 | 6 | 冷却液接口 |
作为发电机的最大功率 | 12.5 千瓦 |
作为发电机的持续功率 | 2.3 千瓦 |
作为发动机的功率 | 8 千瓦 |
重量 | 9 公斤 |
起动器发电机由于功率很高而需要配备冷却系统。
48V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48)
48V 蓄电池是一个锂离子蓄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安装在发动机室中的右后区域。
电池单元模块的阳极端采用镍、锰和钴。阴极端采用锂钛氧化物 (LTO) 的混合物。
48V 蓄电池 (BATT48) 的工作范围在 -25 °C 和 60 °C 之间。超过 60 °C - 72 °C 时功率下降。与之对应,其电压在 38V 到 53V 之间。
48V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48) 连接到 K-CAN8。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48V 蓄电池 (BATT48) | 2 | 8 芯插头连接 |
3 | 通气口 | 4 | 48V 蓄电池负极(总线端 KL41) |
5 | 冷却液连接 | 6 | 48V 蓄电池正极(总线端 KL40) |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48V 蓄电池 (BATT48) | 2 | 盖板带接口 |
3 | 蓄电池电子系统 | 4 | 电池模块 |
5 | 热交换器 | 6 | 蓄电池壳体 |
7 | 接触器 |
48V 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PCU48)
48V 动力控制单元同时是一个 DC/DC 转换器。DC/DC 转换器是 12V车载网络和 48V 车载网络之间的接口。48V 动力控制单元将来自 48V 车载网络的电能供应给 12V 车载网络。
输入端的电压范围为 24 伏至 58 伏。输出端的电压范围为 6 伏至 16 伏。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连接到 K-CAN8。
发动机控制单元中灵活的能量管理和动力管理为 DC/DC 转换器提供所需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在发生故障情况下,DC/DC 转换器可自行调节其调节参数。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 2 | 冷却液接口 |
3 | 1 芯插头连接 | 4 | 1 芯插头连接 |
5 | 1 芯插头连接 | 6 | 8 芯插头连接 |
7 | 冷却液接口 |
DC/DC 转换器技术数据
功率 | 3 千瓦 |
最大电流 | 250A |
效率 | 96% |
温度范围 | -40 至 70 °C |
8V 配电器
48V 配电器安装在发动机室左前区域等位置。
引入 48V 车载网络后,新的总线端标记与 12V 车载网络有所不同:
- | 总线端 KL40 = 48 V 蓄电池正极总线端 = 紫色导线颜色 |
- | 总线端 KL41 = 48 V 蓄电池负极总线端 |
48V 配电器将总线端 KL40 分配给组件:
- | 48V 起动器发电机 (SGR48) |
- |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
48V 蓄电池 (BATT48) 为 48V 配电器上的总线端 KL40 供电。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48V 配电器 | 2 | 至 48V 起动器发电机 (SGR48) 的导线 |
3 | 至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的导线 | 4 | 48V 蓄电池 (BATT48) 的 48V 蓄电池正极(总线端 KL40) |
系统功能
将描述 48V 车载网络的下列系统功能:
- | 48V 车载网络的功能联网 |
- | 冷却系统 |
- | 通过碰撞信号关闭 |
48V 车载网络的功能联网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电动冷却液泵 | 2 | 小齿轮起动机 |
3 | 发动机室配电器 | 4 | 48V 蓄电池 (BATT48) |
5 |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 6 | 右前配电器 |
7 | 车身域控制器 (BDC) | 8 | 12 V 蓄电池 |
9 | 右后配电器 | 10 | 保险丝盒 3 |
11 | 保险丝盒 | 12 | 碰撞安全模块 (ACSM) |
13 | 左前配电器 | 14 | 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仅限于传统 DSC) |
15 | 制动真空传感器(仅限于传统 DSC) | 16 | 数字式发动机电子伺控系统或数字式柴油机电子伺控系统(DME 或 DDE) |
17 | 集成供电模块 | 18 | 48V 配电器 |
19 | 48V 起动器发电机 (SGR48) | 20 |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DSC) 和虚拟集成平台 (VIP) |
冷却系统
8V 车载网络的以下组件由于功率很高而集成到冷却系统中:
- | 48V 起动器发电机(控制单元 SGR48) |
- | 48V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48) |
- | 48V 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PCU48) |

索引 | 说明 | 索引 | 说明 |
1 | 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散热器 | 2 | 电动风扇 |
3 | 热膨胀平衡罐 | 4 | 低温冷却液循环回路 48 V 冷却液泵 |
5 | 主冷却液节温器 | 6 | 冷却液泵 |
7 | 换档元件 | 8 |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
9 | 发动机 | 10 | 48V 蓄电池 (BATT48) |
11 |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 12 | SCR 计量模块 |
13 | 暖风热交换器 | 14 | 油水热交换器(变速箱) |
15 | 高压废气再循环冷却器 | 16 | 油水热交换器(发动机) |
17 | 48V 起动器发电机 (SGR48) | 18 | 二级冷却液节温器 |
19 | 热膨胀平衡罐 | 20 | 水箱 |
通过碰撞信号关闭
出于安全原因,48V 蓄电池控制单元 (BATT48) 和 48V 动力控制单元 (PCU48) 使用一个总线端 KL30C(总线端 KL30 碰撞信号)进行控制。发生碰撞时,碰撞安装模块 (ACSM) 将总线端 KL30C 与 12V 蓄电池断开。
总线端 KL30C 上的电压降将导致系统立即关闭。48V 动力控制单元(控制单元 PCU48)将被关闭。48V 蓄电池的接触器将在负荷下断开。
如果总线端 KL30C 意外断开,在重新建立连接后会自动恢复关闭状态。组件中的故障代码存储器会记录该断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