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大事记
1992年:钱学森院士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立项;
2000年:万钢从德国宝马公司回国,加入项目组;
2010年:新能源汽车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
2018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在上海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这几年,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1年的数据统计,中国汽车的销量已连续12年蝉联全球第一位,当然这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不无关系。

那么,我们卖了多少汽车到国外呢?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 200万辆,超越韩国,排名全球第三。
2022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91万辆。这一数据已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位居全球第二,是不是也非常亮眼。
曰本汽车这几年出口量在不断萎缩,照这个趋势,中国汽车出口量将很快超越日本,成为第一。这个曰子应该指日可待。

在汽车市场亮丽的答卷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功不可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和销量已经连续7年年居世界第 一,这一成绩着实出彩。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有今天的成绩。是中国几代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1992年,当中国还被称作是自行车王国的时候,钱学森院士就给国家写信,建议发展电动汽车项目,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亲自给钱学森写了回信,并与钱学森共同探讨电动汽车的研究问题。从此以后,“电动汽车研究计划”被列入“八五计划”并作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从那一天起,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式在中国生根发芽,为以后的快速发展拉开了序幕。
在90年代,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也开始研究和生产电动汽车,如1995年在孙逢春的带领下,中国造出了第一辆电动汽车,叫远望号。
2000年,当时任德国奥迪汽车公司技术开发部工程师,生产部技术经理的万钢,心系祖国的发展,他也提出了开发新能源汽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受到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
2001年,万钢在科技部领导的盛情邀请下回国工作。同时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并作为第一课题负责人承担了该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任务最为繁重的燃料电池轿车项目。

2010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成熟,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那一年,中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搭好了舞台,比亚迪、理想、蔚来、特斯拉、宁德时代等一批车企开始粉墨登场、同台竞技。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从上个世纪90年代立项,到成长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生产国和销售国,中国用了不到30年。中国在汽车领域真正实现了弯道超车。
需要说明的是这几年,一些老牌的汽车生产强国,也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上发力。比如德国的宝马、大众等车企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投资。美国也通过了一项法案,批准了向电动车行业补贴3690亿美元,每辆平均7500美元。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加油!
汽车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向高瞻远瞩的钱老致敬,向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默默付出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