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中保研C-IASI一口气公布了14款车型的碰撞测试成绩,具体车型为广汽影豹、 欧拉好猫 、现代伊兰特、广汽丰田凌尚、华晨宝马X5、理想L9、问界M7、一汽丰田陆放、奥迪A7L、广汽本田型格、东风本田思域、领克09、长安UNI-V、小鹏P5(图片|配置|询价)。

除了影豹、好猫、伊兰特三款车型在安全性评分上获得了A(良好)之外,其余所有车型在安全性评分中都得到了最高评级G(优秀)的评价,这也足以见得在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热销车型或是热门车型的安全性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中保研是何方神圣?遥想五年前的中国汽车市场,那时候我们只能嘴上骂着合资品牌卖给中国市场的车辆减配,但却拿不出来任何真凭实据来加以证明,就算是能拿出一些证据,但也都是一些不疼不痒的地方,无法精准量化地证明中国市场的车辆存在减配,是那时最大的痛。

而到了三年前,中保研的成立,让中国有了完全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背靠着保险巨头们的中保研成立的碰撞测试机构,并不靠着厂商们的公关费用而活,而是以庞大的中国市场汽车的保险费用做支撑,通过了解在售车型的安全性,以此来优化不同车型的保险金额,想要公关中保研,可能难度比想象中还要高。

如此一个柴米不进的第三方入场,瞬间让中国市场的在售车辆原形毕露,于是便有了A柱弯折、B柱断裂、等“名场面”。而今中保研的测试标准进一步严苛,并且还增加了可选的副驾驶侧的25%偏置碰撞测试,从现在实际测试结果来看,这些车型似乎都很安全。碰撞测试结果如何?相较于前几年发布测试结果时满屏的P和M,如今在安全性评价中只有欧拉好猫、现代伊兰特和传祺影豹得到了A的评价,其余所有车型全部满分通过,虽然有三款车型并未拿到满分。

但是通过对碰撞过程的分析,也能看到假人在碰撞发生时均准确地受到了气囊和气帘的支撑,虽然部分车型的外观覆盖件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形变,但是通过传感器判断假人的受伤情况,才是碰撞测试最根本的目的。

除了常规测试项目之外,此次碰撞测试结果最大的看点就是选做的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这也是今年中保研学着10年前的美国IIHS新加入进来的测试项目。

此次公布的14款车型中,只有A7L、领克09、理想L9选做了此项目,从结果来看的话,这三款车型的乘员侧正面25%偏置碰撞都达到了满分的水平,主副驾驶并没有因为测试项目的不同而在设计上有区别对待。

能够有这样的碰撞测试成绩,硬件的提升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次测试的14款车型中,侧气帘配置率为100%,AEB搭载率为100%、标配率为71.4%,紧急救援服务(E-call)配备率为85.7%,整体配置较以往有所提升,而这其中除了高端车型之外,还有主打10 - 20万元价位的车型,由此也能看出整个汽车行业在安全性方面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科技让撞车成本越来越高虽然此次安全性测试的成绩能够让人满意,但是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评价中,还是有不少“差生”出现的。型格、UNI-V、思域、影豹、伊兰特、凌尚这些价格在10 - 20万元的车型,在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评价中都获得了P的最差评价,也就是说在日常的小碰撞中并不耐撞,并且撞完车后的维修成本都相当之高。之前人们都调侃到PGGG是豪车的标配,而今这些落地价格才20万左右的车型,也开始变得撞完了修不起了。
归根结底,除了结构设计的原因之外,更多的还是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各大厂商的不断内卷,哪个车要是没有辅助驾驶系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科技感,于是在前后保险杠都布满了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对于这些高精度的零件来说,轻轻撞一下就会导致整体失效,更换这么一套东西的成本,可能不亚于一次钣金喷漆。

而这其中小鹏P5更是在低速结构碰撞测试中正面气囊发生误起爆,要知道在低速碰撞时,气囊并不能保护成员安全,并且还有可能因为气囊的起爆导致受伤,车撞了也就算了,人要是还伤了就得不偿失了。

像是此次实验中的理想L9,又或是智己L7、蔚来ET7在设计之初,将激光雷达等高精度零件放在了车顶,这样既避免了低速撞车时带来高昂的维修费用,又让激光雷达的探测位置更高,从而有了更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了。
三个司机观点:此次能够看到参加测试的大部分车型都能够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也从一方面反映了目前中国市场在售车型的安全性在整体提高,这一点来说就已经证明中国汽车市场的全面进步。虽然有人说碰撞测试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得出来的结果,对于日常事故没有参考意义,但是如果是开卷的应试教育都不能拿到高分的话,在瞬息万变的公路上,又怎么能在关键时刻保命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