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吉利成立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发展期!

    锂电动态头像锂电动态头像
    锂电动态2023-01-18

    尽管产业化依旧需要时间,但固态电池似乎已经提前确认了自己的未来。

    1月17日,有吉利汽车内部人士透露,“集团对于固态电池研发已经开启。”公司不仅与卫蓝新能源建立了投资合作关系,还专门成立了固态电池研发团队,正在与多家动力电池厂商开展联合试验。

    2022年5月,吉利汽车研究院2022年固态电池材料合成实验线项目公开招标,计划建设完整的固态电池材料合成实验线,支持固态电池新材料的研发。今年1月10日,吉利方面公开招标智行科创固态电池实验室设计建设项目,内容涉及固态电池实验室设计及建设等。“计划通过3—5年的技术攻关,实现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的量产和固态电池电芯产品的示范应用。”吉利方面表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蓬勃发展期。

    主机厂青睐

    根据《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动力电池发展规划中介绍,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需要达到能量密度300wh/kg; 2025年达到能量密度400wh/kg,直至2030年能量密度需达到500wh/kg。而目前锂离子电池电芯极限能量密度大概是300-350Wh/kg,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达到这一要求只能通过成组等物理手段达到;而大多数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则均能达到400-500Wh/kg。

    银河证券指出“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液态电池的下一代技术,目前已成为动力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

    ”固态电池拥有更为稳定的电解质机械和化学特性,静态及循环寿命将得到极大提升;对温度不敏感,能在-50℃~200℃温度保持放电功率,可以极大程度缓解冬天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能量密度得到极大提升,预计能达到当前三元锂电池的2-10倍。

    并且,由于科学界近年来认为锂离子电池已经到达极限。如果说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大户”,那么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方向之一,则是“必争之地”中的“高地”!电池行业赛道中涌现出了固态电池,并且逐渐成为行业“新宠”,随着各种资本力量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固态电池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是最早推进聚合物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地区,像大众、宝马、奔驰都有投资相应的美国初创公司,以争取在下一代全固态电池上的话语权。韩国也正举全国之力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开发。2022年3月,三星在宣布开始建设世界第一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代表性企业有LG化学、三星、浦项等,浦项配套建设年产能24吨级的硫化物材料生产线。

    2022年3月,三星在宣布开始建设世界第一条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浦项配套建设年产能24吨级的硫化物材料生产线。

    “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5年至2030年间得以应用,目前已明确率先在整车上配套的是固液混合电池。”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头部电池企业或将在去年年底或今年为主机厂提供其固液混合电池样品,进行装车测试,并进行小批量制造,确保有意装车应用的车企能够按照规划时间推出新车。“预计半固态电池今年将迎来量产装车的关键时点,至2025年之前持续迭代突破,助力半固态、固态电池远期取得大发展。”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至2025年,全球各类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或达几十到上百GWh、千亿元规模。”

    虽然固态电池赛道前景诱人,但固态电池技术仍有待成熟,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还需时日。现阶段,固态电池还处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孵化阶段,或者是从中试到产业化的阶段,离大规模量产还很早。

    次阅读
    1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