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汽车之家发布了《2022年乘用车新车质量报告》,通过独家大数据收集真实用户的反馈信息为消费者购车提供参考。在新能源榜单中,华为问界质量表现超越蔚来、理想等新势力及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在生态汽车模式下华为把自己的品质标准带给问界,让其推出一年时间就达到领先行业的质量水平。

据悉,这份报告主要基于真实车主对于拥车期2-12个月内车辆质量情况的调研,依据行驶过程、电子设备、功能操作等九大维度及汽车行业内通用标准分析评定汽车质量情况。最终通过新车百车故障数(PPH值)带进行排名,数值越小说明车子的故障率越低,也就代表质量越好。最终华为问界69的PPH值,不仅远低于159的行业均值,也领先其他新势力及经营数百年的传统汽车品牌。为何华为问界推出一年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问界是新势力,但华为不是
如今新势力已经成为那些非传统车企、各种新造车的简称,因为很多品牌发展不稳定,技术积累不足,消费者信任度不高。华为问界刚刚诞生一年多,也算是一家新势力,但其背后的华为却是妥妥的行业巨擘,除了大家熟知的手机及ICT领域,智能电动领域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油冷电机、AR-HUD、鸿蒙座舱、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等等领先行业技术都已得到大规模应用,积累远超其他新势力企业。
而且华为本身体量很大,可以“力出一孔”集中优势资源实现重点突破。很多新势力还在“PPT造车”的阶段时,华为问界已经通过生态汽车模式集中优势资源攻坚克难,一年时间落地三款车型,并实现超8万的销量,远超“蔚小理”同期销量,成为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领先BBA,技术是品质的底座
汽车行业是典型的制造业,一辆汽车需要上万个零件,也的确是需要制造底蕴的行业,所以BBA为代表的德系百年车企往往被认为是行业品质的标杆。但同时汽车行业也是一个非常遵循“传统”的行业,甚至很多技术都是沿用上个世纪的技术。华为利用自身在ICT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软硬件开发实力,打造问界高品质的技术底座。

以汽车的“神经网络系统”——线束为例,传统制作流程中的插/接/装等关键工序大部分都仍然依靠手工操作,关键部件性能目前也无有效检测技术。为了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华为与供应商一起对线束的送料、剥线、套装、压接、插装等关键工艺进行自动化改造,还借鉴华为手机领域AI拍照检测手段,确保线束的质量稳定。
华为标准就是华为问界的标准
问界之所以能够一年时间就把质量水平做到行业遥遥领先,归根到底在于华为问界“集中优势资源造好车”的合作模式,华为负责产品定义和用户体验,赛力斯则负责智能制造,发挥各自优势打磨用户体验。余承东之前曾经表示,问界不会进入20万元以内市场。华为利用自己十几年在To C领域的积累,用户体验把握、高端品牌塑造和产品营销零售等能力带入问界,就是要把问界打造成高端品牌的标杆,而华为的品质标准也贯穿始终。
华为在手机等终端制造领域有成熟的生产管理流程和品质标准,也是唯一能够把手机做到与苹果正面PK的中国品牌,而华为问界要做的复制这套成熟的打法。在产品验证环节,传统的主机厂大多数是由内部员工在厂区进行有限测试,体验的深度和里程都不够。问界引入华为手机制造领域的BETA测试流程,邀请内部员工及合作伙伴进行大规模试用测试,余承东本人就是问界车型的“首席体验官”,让测试者模仿用户日常用车场景,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把隐患消灭在工厂里,最终呈现问界行业第一的质量表现。
高NPS值奠定长期成功基础
在第三方调查机构益普索Ipsos针对数十个车型和汽车品牌的调查NPS(车主净推荐值,即用户愿意向别人推荐购买的数值)中,华为问界同样表现优异,获得83.5的高分,与特斯拉、宝马等品牌处于统一水准,发布一年时间就赶上了行业标杆,超越奔驰、大众等传统品牌。

高NPS值是华为手机等产品大杀四方的秘诀,如今也正成为华为问界崛起的有力武器,背后体现的是华为坚持长期主义的产品思维。华为将通信网络级的严苛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带入问界,确保整车的高质量,长期使用的可靠性、耐久性, 和安全隐私保护,用户自然愿意向其他人推荐。在这种基于用户口碑推荐的良性循环下,华为问界的销量潜力也会进一步释放,奠定品牌长期发展的基础。
自去年3月首款车型交付以来,华为问界持续刷新单车型最快破万、首年交付量等行业记录,代表用户口碑的车主净推荐值(NPS)超过奔驰、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今天又在品质方面展现出自己的实力。虽刚成立一年多,但华为问界质量表现已经超越百年车企,有望复制华为手机的路径,成为中国汽车品牌站稳高端的代表。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