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50天自驾游西部之 隐世桃花源,新疆塔莎古道

    凤阳菲头像凤阳菲头像
    凤阳菲2023-04-03


    加载中…

    路上碰到的马群

    从盘龙古道下来,就是瓦恰乡。

    犹如人间仙境的瓦恰乡

    塔莎古道上新建的水库。修建新水库,把原来在河边的古道淹没,在半山又修了一条新的路。

    608道拐的盘龙古道,图片显示只是到达瓦恰村前面这段山路,还有山的另一面,塔县方向的上山路也是这样。

    图源:乐玩日志

    欣赏一下地图上的拐。

    让司机开到崩溃的塔莎古道。(图源:越野e族)

    图:越野e族


    将近200公里 这样狭窄的原始道路,偶尔有能错车的地方,需要司机高度集中精神。

    沿着叶尔羌河走的塔莎古道


    现代桃花源 塔莎古道

    公元628年,玄奘法师一人穿越古丝绸之路,进入古印度。在东归之时,他本来可以更为迅捷地选择海路返回大唐,但因为一段承诺,最终选择了陆路,越过横切昆仑山脉的险阻,穿越帕米尔高原回到塔里木盆地。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东归之时穿越“喀群古道”的经历,“这片地方被山岭包围,冬夏积雪、风寒飘劲,曾有万人千驼的大型商队在此遭遇风雪,人畜俱丧……”

    “从此东下葱岭东冈,登危岭越洞谷,溪径险阻风雪相继,行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葱岭即帕米尔高原,乌铩国即今莎车)。塔莎古道,其实就是沿着塔什库尔干峡谷一路往南,通往莎车县的条险峻的古代交通要道。塔什库尔干河是叶尔羌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由于流经塔什库尔干县而得名。

    前些年冯其庸先生在此地考察时,取塔什库尔干和莎车的字首将其称为“塔莎古道”,于是现在这个名字取代了喀群古道而传播开来。

    曾在皮勒村扶贫的酒店老板强烈推荐我们到皮勒村一游。于是,塔莎古道环线行程分为3天,第1天塔县出发,瓦恰村-马尔洋乡-皮勒村,第2天原路返回到瓦恰村,再到大同乡-莎车县,第3天回喀什。


    608道拐——盘龙古道

    在塔什库尔干至瓦恰村之间,有一条盘龙古道(蟠龙古道),正式名字叫“吾格亚提盘山公路”。什么怒江72道拐、晴隆24道拐、张家界天门山盘山公路的99道拐,跟盘龙古道比起来都弱爆了好么?!她的S弯道有——608道拐!

    盘龙古道全长75公里,海拔最高4100米,落差达1000多米。弯道大部分都超过180度,有些甚至270度,180度的大弯全部集中在最后一段山脊上,怪不得有人说“今日我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

    遥想,10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曾从这里经过,国际商队用马匹和骆驼载着丝绸和茶叶,沿着这条古道运送到西亚和欧洲等地,路途是何其的困难。

    到达瓦恰村之后,经马尔洋乡,我们转入与世隔绝、公路尽头的皮勒村。

    转到头晕的盘龙古道。


    人间桃花源——皮勒村

    在这儿,你才能理解到“与世隔绝”这4个字真正的含意,关于皮勒村新闻有很多,长久以来,村里和外界的联系的渠道就是索道和骆驼。村里孩子们上学需要走一段200米左右的索道,然后骑骆驼过河,再在悬崖和乱石中走2-3天,才能到达县城的寄宿学校。

    皮勒村也这条求学“天路”被央视报道了几次。道路不通,导致皮勒村没电、没有自来水、没有通信信号。

    全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村民为塔吉克族。为了这2000多人,政府隔着千山万水,修了一条公路进村。2018年,皮勒村通了电,到村里之后,也有信号(我们住的那一晚,其实也没有电......)。

    虽说与外界隔着重重峡谷与雪山,这儿却是人间仙境。

    资料说,村民的先辈早年是为了躲避战乱逃至这昆仑山深处,一步步迁进塔莎古道,也许是一路的道路艰险,这里才成为避世隐居的宝地。时至今日,他们一直以雪山为伴。

    这里的塔吉克人没有现代化的生活,有的几乎没有走出过巍峨的昆仑山,在这里世代繁衍,村里屋舍俨然,鸡犬相闻,过着宛若世外桃源的生活。

    从塔县到瓦恰乡-马尔洋乡-皮勒村,一路经过无数村庄,无一水草丰美,胜似人间天堂。没想到,从瓦恰乡出来到大同乡叉路口-阿尔塔什,中间有大概200多公里路,让人空前崩溃。

    世外桃源 皮勒村

    与世隔绝的皮勒村,无比的安静。


    惊险程度超过所有进藏线路——塔莎古道

    大同乡至莎车县于2020年8月底通车,这是一段带着原始开凿痕迹的盘山路,穿越苍凉无人区,砂石遍布,颠簸的道路从悬崖上穿行而过,其惊险超过了西藏所有进藏线路。

    单车可走,对司机心理素质和车技要求较高。

    一路都是易塌方路段,头顶左边是不停在掉石头的巨大石山,岩石就悬在头顶,右边是蜿蜒曲折、湍急的叶尔羌河有的路段只有一辆车的宽度。司机转弯时一不留神,就很容易和对面车撞上。

    看沿路检查站登记记录,一天大概有80辆车走这条路,大部分还是工程车。也因为车流量不高,所以很容易就忘了对面还会来车。事实上,牧民们的摩托车才是最可怕的!有一次180度转弯,一转过去看到一辆载着3个人的摩托车急刹车,幸好当时车速只有20多,还提前按了喇叭,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看车上的牧民也吓坏了,他们走路中间,也是没想到对面会来车。

    一路没有加油站,没有补及,没有人烟,什么都没有,这快200公里的路,平均时速约30公里,有些路段只能开到20公里,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让司机下来活动手脚,只能一脚油门踩到底。

    那一天,吃过早饭后,9点从皮勒村出发,晚上11点多到达莎车县才吃了当天第2顿饭,足14小时才开了500多公里。

    虽然有点累,我们还是觉得不枉此行。如果没亲身到过那里,很难从文字中体会到那种天地一片褐色,荒芜的美。


    4天 喀什-塔莎古道-喀什 环线推荐路线:

    day 1,喀什-塔什库尔干

    day 2,塔什库尔干-盘龙古道-瓦恰乡(80km)-马尔洋乡(50km)-皮勒村(50km)

    day 3,皮勒村-马尔洋乡(50km)-瓦恰乡(50km)-大同乡叉路口(140km)-阿尔塔什(水库,120-150km)-莎车(110km)

    day 4,莎车-喀什

    4天环线图


    下方图片,红色线部分是最难走的一段路,最后经过一个隧道,出来到水库(阿尔塔什村)那儿开始,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在夜色中一路狂奔。


    路况

    单车SUV可走,对司机心理素质和车技要求较高。其中有200公里路,时速只能开到30公里左右,没有什么合适的地方让司机下来活动手脚,只能一脚油门踩到底。

    如无必要,避免开夜车,左边是不断掉落石的山体,右边是滚滚河水,没有路灯。

    通行时间

    每年5-10月是最佳旅游时间。10月以后,塔县封山。

    住宿

    需借宿村民家,随便找个人问就可以了,对汉人极为友好,村里真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皮勒村借宿村民家里,50元/人,晚上跟着他们吃羊肉手抓饭,30元/2份。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妇女基本不会讲汉语,年轻人和男人会讲。

    安全

    塔县99%居民都是塔吉克族。虽然在边境上,旁边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毫不夸张地说,塔县是中国最安全的地方。男女老少,全民皆兵,爱国爱党,年轻人最大的理想就是当兵,守边疆。从阿富汗打完“圣战”回来的绿教人,从来都不敢走这条路回国,在山上放牧的塔族人同时也在云端守着漫长的边疆。

    可以说,每一个塔族人都是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


    女人们正在修一个户外烤馕洞。

    补给、加油站及其它

    塔莎古道的起点-塔什库尔干,终点-莎车有加油站,也只有这两个地方坏车可修。中间要车坏了,得走几天路出来找救援。

    瓦恰村有一个刚刚开了几天的加油站,建议塔县出发前先加满油,到了瓦恰村的加油站,再加满油!

    塔县出来到莎车县境内之前,沿路都没见到饭馆,没有小卖部,没有补给,没有旅馆,什么都没有。


    手机信号及行车地图

    除了瓦恰村、马尔洋乡、皮勒村这几个人比较多的村之外,中间全程没有手机信号。

    实测最管用的是高德地图,道路显示到大同乡,从转入大同乡叉路口开始,就没有了道路显示。

    百度地图、苹果地图、google地图,在更早的地方便没有显示。


    走在路上经常碰到牧民放养牛羊。


    从喀什出来到塔县,一直沿着边境走,经过一个又一个牧场。


    走出最后一个隧道,出来还是工地。


    进山前有一小段柏油路。

    这一段路算非常好的了。


    未完待续...


    文中所有文字及图片,除个别注明图片外,均为原创。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