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越L(图片|配置|询价),吉利旗下的一款网红SUV,同时也是国产紧凑级SUV赛道中,一位换了新装的老选手。现在有了全新设计的外观内饰,CMA平台,还能选装更高级的NOA导航辅助驾驶,可以说博越L是吉利在继星越L之后,又一款重磅产品,非常有竞争力!那换代之后的博越L它整体的产品力表现到底如何呢?咱们从底盘说起
博越L的下车体,是熟悉的CMA平台设计,相比老款博越,可以说是全面升级,底盘平整度,还有做工的精致程度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连下车体的护板的覆盖范围非常完整,同时内部还能看到有大面积的装甲喷涂。

前悬依然是麦弗逊形式,舒适性衬套是橡胶衬套,但是转向节从老款的铸铁,更换成了铝制,这也是CMA平台的标准设计,有利于减小簧下质量。
刹车方面是单活塞浮动式卡钳+通风式刹车盘,这个价位、这个级别基本都是这样。
但转向机相比起老款车型,却有着明显的升级,它从原来的管柱式助力转向,变成了现在的双小齿轮的形式,这样的形式,电机的助力力度更大,同时对于路感的反馈也会更加真实。不过吉利呢,向来在方向盘的手感上,做的非常一般,即便是主打性能的领克03+,在转向上也没有营造出比较强烈的人车沟通感。
它动力总成上、下各有两个悬置,所以一共是四点悬置,这也算是CMA平台的一个比较有传承性的设计,这对于抑制发动机振动,(拍发动机)还有急加速时的闯动感,还有提升悬置耐久性,都是有好处的。

后悬方面,博越L后悬是常见的E型四连杆,大众MQB和丰田TNGA都是这样。
然后他后副车架的设计,比较符合侧向力的传递。后副车架前端的加强梁,与两根前束拉杆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和本田也比较类似。在弯道中,后轮受到的侧向力,也能直接传递到另一侧,减小后轴前束角度的柔顺性变化。

包括它后悬架的下控制臂,布置的也更平一些,从悬架几何学受力角度,内侧点上移,会更有利于侧倾控制。这些都是趋向于提高驾驶中后轴稳定性的设计方向。
后副车架有四个衬套和车身连接,也可以看出为了隔音和舒适性做的设计工作。
从博越L的整个后悬来看,在硬点几何尺寸方面,表现较为优秀,但是也没有打破常规,能够看到他想保证后排乘员的乘坐舒适性,还想兼顾行驶稳定性和车身跟随性。

所以如果单从底盘层面来评价博越L,做工精致是它比较明显的特点,但是12万元的起售价,也限制了它并没有什么越级的亮点,毕竟这个价位的很多车型,大家都比较同质化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