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时间:2023年5月31日
介绍一下同行人物:我,我先生,先生的姐姐姐夫,除先生未退休,其它三人均已退休,此行平均年龄60.75岁,笔落此处,没忍住笑出了眼泪,一群老头老太太了,胆子不小,居然策划了一场说走就走,跨四省历时25天左右的自驾路线,反正我的心里没着没落的,拭目以待吧!
出发!第一站:运城之永济、芮城
六点半车子准时启动,一台从西安北郊出发,一台从西咸沣西新城出发,相约在渭南西服务区汇合。
7点半我们汇合啦!

后备箱,后排座椅塞的满满的,车子成了此行的半个家。


8点半到达华山服务区,巍峨雄壮的华山衬托出服务区的壮观

出秦东收费站,高速费77.64元
出陕西进入山西界
拍下照片的那刻,想起地质工作者的父亲曾在风陵渡工作,父亲时时说起工作期间各种有趣的事,在我听来太苦了,他老人家总是面带微笑说:不苦不苦,那时年轻很好玩。唉!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有理想的。

进入风陵渡高速口,出永济西收费站,高速费9.05元

9点30分到达普救寺
普救寺:门票60元
它是一座“剧以寺生,寺以剧名”的古寺。这里是元杂剧扛鼎之作《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地。故事的主人公张生和崔莺莺就在寺院的佛殿前巧遇。崔莺莺在太湖石畔烧香,张生则在花园外隔墙吟诗。它便是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的普救寺。
寺前立着巨大的同心锁,寺中能买到玫瑰花。俗语道:天下寺庙不谈情,谈情唯有普救寺。今时的普救寺景区楹联亦写道:「佛家无欲则刚,偏成就书生意气,一段西厢佳话;禅院有容乃大,故任凭香客情缘,三春人面桃花。」1200多年前的普救寺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
寺宇布局以中轴线为准,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和大雄殿。东侧前为经院,后为僧舍等;西路为塔院、西厢书斋,最后是别墅花园。普救寺的建筑由寺院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寺院部分在前,园林部分在后。
舍利塔也叫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




禅院内巧遇文物保护工作人员交流学习,有幸看到了元代普救寺住持琉璃瓦棺,小巧精致甚是震撼。上图!




殿内供奉的三尊佛像,初步考证为南北朝时期





哈哈哈!来来来!看看打引号“不务正业”的古寺内发生的关于崔莺莺和张生这对饮食男女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吧。

张生在普救寺读书时的住宿

崔莺莺住的梨花深院

北方三围合院,上房崔母,东厢房住儿子,西厢房住崔莺莺

张生每每从此处潜入,这个坏公子

寺院内长长回廊的藩
回音塔——莺莺塔










他轻轻敲击,我听的清清的“咯蛙!咯蛙!”的蛙鸣声

下图鼓楼这张图,我感觉最好的一张,想表达的都表达了,一把把同心锁后的鼓楼,振奋人心!

普救寺内鼓楼

此路不通,不得进入参观鼓楼
黄河大铁牛:景区免票,停车场收费10元
黄河大铁牛又称开元铁牛,于唐朝开元年间铸造,目前山西运城永济市浦津古渡边,俗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发生在此片区域,此处为黄河故道,离现在的黄河甚远。
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悄然消失20世纪40年代,河水沿蒲州西城墙外流过,据当地老人回忆,枯水季节,下水还可摸到铁牛牛角,行船还有被牛角挂伤船底的情况。50年代后,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铁牛已被深埋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了。
遗址出土文物黄河大铁牛共四尊,为"天下黄河第一桥"蒲津桥的桥头地锚,铸造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每尊铁牛重约55-75吨,造型精美,威武雄特,铁牛旁各有一铁人。四尊铁牛体积之大、造型之美、历史之久,全国仅有,世界罕见,堪称"国宝"。






鹳雀楼:未登楼
天气阴沉,阴雨蒙蒙,鹳雀楼近观远观都不好看,决定不登楼了,外面看看拍拍照片。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始建于北周时期,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遭大火焚毁,1997年12月,鹳雀楼重建,2002年10月1日,鹳雀楼正式对游客开放。
北周时,宇文护为了镇守蒲州,在蒲州西面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一座戍楼,作军事瞭望之用,这便是后世所称的鹳雀楼。
鹳雀楼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外观3层4檐,内部为9层使用空间。
鹳雀楼整个的油漆彩画,是国内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经过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故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


永乐宫:门票60元,停车场免费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为纪念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因地处永乐镇,俗称永乐宫。
1959年,三门峡水库的建设让永乐宫被迫移至龙泉村,就是现地址。
永乐宫创建于公元1247年至1358年间,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同北京的白云观、陕西鄠邑区的重阳宫并称为全真道教三大祖庭。
永乐宫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宫门、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在建筑总体布局上,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使用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
山门


600年历史的山门,构造简洁大方,线条设计自然流畅


三清殿
三清殿又称无极殿,是供“太清、玉属、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为永乐宫的主殿。面阔七间,深四间,八架椽,单檐五脊顶。前檐中央五间和后檐明间均为隔扇门,其余为墙。北中三间设神坛,其上供奉道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合称为三清。殿内四壁满布壁画,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面积达403.34平方米,画面上共有人物286个。





庑殿顶是中国古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在这里饱了眼福


重阳殿
重阳殿是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内出采用连环画形式描述了王重阳从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纯阳殿
纯阳殿(又名混成殿、吕祖殿),殿宽五间,进深三间,八架椽,上覆单梁九脊琉璃屋顶。殿北部一间四柱神坛,前檐明次间与后檐明间皆为隔扇门,余为墙面。神坛上原为吕洞宾塑像,现已残毁。扇面墙后为《钟离权度吕洞宾图》,高3.7米,面积16平方米。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的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朝元图》描绘的是群仙朝谒元始天尊的情景:青龙、白虎两神为前导,南极长寿仙翁和西王母等八个主神的四周,簇拥了雷公、电母、各方星宿神及龙、蛇、猴等多位神君,另有武将、力士、玉女在旁侍奉,全图近300个神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形成了一道朝圣的洪流。在用色上,采用了传统的重彩勾填方法。
永乐宫,在元代时期被中国工匠创造出来,700多年后,我幸运与它相遇,眼神交汇处,尽是温柔浪漫。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殿堂中宏伟的壁画将是最华彩的乐章,走进经历了700年风霜的大殿中,当眼睛适应了殿中的暗淡后,时间将在此刻定格。只见,四周古老的墙壁上,厚重的色彩,飘逸的线条;衣袂飘飘,千官行列;曹衣出水,吴道当风;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用尽匠心描绘了700年前人们的精神支撑。宗教背景下,艺术品的创造被整个时代所包容,遗留至今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供后人膜拜,被后人惊讶称赞。
三大殿共1000平方米的巨幅长卷,绘制时间约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而三清殿的朝元图,是永乐宫最具盛名的骄傲,高4.26米,全长94.68米,用289尊天神朝谒元始天尊的恢宏画面。主神凤冠品服,仪态端庄;武将骁勇彪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随即,便想到杜甫赋诗云:森罗移地轴,妙绝动官墙。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殿内不能拍,饱了眼福,官网下图






介绍了今天所到的景点,一定要介绍一下我们的野炊中午饭。
中午1点半到了永乐宫停车场,空无一车,四周望去没有饭店,四人商量咱们野炊吧!
还不错哦!





入住运城盐湖区万达附近的酒店
第一天的行程如期高效的完成了!
四人老年组休整
谢谢大家观看!
明天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