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多地网约车“满了”,丽江呢?跑“滴滴”还赚钱吗?

    丽江读本头像丽江读本头像
    丽江读本2023-06-15

    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申请网约车运输证的人不断增加。今年5月,东莞、温州、济南、遂宁等多地相继发布网约车饱和预警,提醒当地网约车日均接单量不足10单,三亚、长沙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

    6月,大理发布网约车行业风险预警通告,提醒有意从事网约车运营的人员应当及时认真开展市场调查,详细了解从业人员真实收入情况,审慎选择加入的网约车平台公司及从业方式,主动把控投资风险。在车辆方面,充分考虑准入车型剩余年限预期收益、维护成本、车辆折损等因素,避免造成不必要损失。

    “失业以后,大不了去开网约车、送外卖。”在外卖骑手站点已招满的新闻不断上榜热搜后,作为中年再就业“堡垒”的网约车,似乎也正在失守。

    “内卷”之下,丽江的网约车市场情况如何?跑“滴滴”还赚钱吗?

    据统计,截至目前,古城区和玉龙县取得经营许可资质的网约车企业有10家,接单量大多来于滴滴出行,占全市总单量的90%以上;双证齐全的网约车司机约有1100人,取得网约车司机合格证的约有5000人。(双证,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然而,还有很多网约车司机被“卡”在办证关口,“不是不想办,而是根本办不到。”原本以为“轻松、自由”的网约车行业,也有诸多想不到的困难和辛酸。

    70后的老木是1100余名拥有网约车双证的司机之一,在企业干了22年后,辞职开起了网约车。

    老木原本搞安全生产,结果疫情一来,单位效益不好,无法负担家庭支出,他干脆连多年工龄都不要,出来跑了网约车。毕竟家里两个孩子,一个大学、一个高中,开销很大,一个月三四千块钱根本不够。

    2021年,老木开始跑网约车。申请办证时刚好遇到集中办理期,他提前考了网约车驾驶员合格证,所以从车证申请到落地,只用了两周时间。这样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到证,在如今看来几乎不可思议。

    之前因为疫情不好跑车,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之后,老木基本没有遇到淡季,每天的单量都比较稳定。早上7点出发,中午休息1个半小时再去跑车,直到晚上9点。扣除白天休息和吃饭的时间,一天跑车近10小时。“我跑得比较实在,一天到晚都在跑。”

    每天中午,老木都会午睡,以保证下午的行车安全。老木以前管安全生产,所以对行车安全特别注重。“睡眠很重要,一定要够8小时,中午最好睡个午觉,不能连轴转,否则身体很容易出现问题,想要长期跑车的话,这些必须注意。”但据他了解,像这样能够规律作息、午睡休息的司机非常少。

    跑网约车苦,好在跑来的都是自己的钱。老木跑得勤,而且只跑一个平台,服务也做得好,客户评分自然高。数据好看了,平台派单的质量也相对高。疫情期间,每天有300元左右,现在每天差不多能跑400-500元。老木现在一个月的收入比起以前,翻了至少一倍,好的时候可以翻2-3倍。收入基本可以覆盖家庭支出。

    去年,因为服务好,老木还获得了平台颁发的年度“了不起的司机”奖,感谢他为城市出行贡献力量。一上车,乘客就能看到挂在椅背上的荣誉:平凡辛劳,不凡荣耀。这个挂在身后的荣誉,给了老木不少跑车的动力。

    但是,像老木这样收入的其实并不多。

    现在网约车办证难,营运车8年就强制报废,很多人不得已去跑黑车,收入很难保证。加上买车也是一笔投入,当初他买车花了13万,保险8000元,跑了两年,按揭的车款基本已还完。但现在,两年内想要跑到一辆车的钱,越来越难。

    在老木看来,跑网约车要耐得住寂寞。丽江跑网约车的主力军基本是30-40岁左右的群体,对年轻人来说,跑网约车虽然自由,但也需要很强的自律。“今天打麻将,明天钓鱼,后天约饭,这样跑车赚不了什么钱。而且时间长了,天天在城里跑,非常枯燥,很多人都受不了。”

    如果是下雨天,单子多还好跑些,平常就少点,尤其像现在5-6月份淡季,单量比旺季要少很多。老木说自己算幸运,拥有双证能够好好跑车,即便淡季收入还是有一定的保障。

    雨天高峰期,正在跑网约车的老木

    虽然不用像打工一样考核KPI,但跑网约车每个月也要接平台派发的任务。比如高峰期要保证出车,如果一直不出车,派单的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天热得跑,堵车也得跑,不跑出车率就低,而且要固定跑,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肯定不行,数据也会有影响。”

    作为再就业的中年人,生性乐观的老木认为,只要认真跑车,未来总会好起来。“以前是挣不到钱,现在有钱挣就要努力干,好好干。”

    金溪是80后女性,等孩子上学后,2016年她开始跑网约车。“跑网约车比较自由,方便接送小孩,同时也可以照顾家里。”

    疫情三年单量少,金溪和很多网约车司机一样,熬了三年。“以前顶多等几分钟就有个订单,疫情这几年基本1-2个小时才有。”

    金溪的第一辆车是油车,成本太大,开了两年后换成了电车,并且拿到了证,这样跑起来也不用提心吊胆。否则被运政抓到,一次就罚5千到1万。她遇到过,有朋友2个月内被抓2次,罚款很重,大半年等于白干。“现在平台会分摊一部分罚款,根据你的数据划分分摊比例,相比以前要好很多。”

    跑网约车前,金溪做过不少行业,换来换去,觉得在丽江,开网约车比打工好,毕竟多劳多得,付出越多收获越多。每天送完小孩她就去跑车,到了中午买菜回家做饭,打扫卫生做家务,到了下午又去跑,再接孩子放学回家。算下来,每天跑车差不多10个小时左右。

    金溪认为在网约车行业,这样的工作强度不算什么,跑16-17小时的,也很常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其实开网约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因为吃饭不规律、久坐运动少,她表示自己每年体重都在涨。长期下来,胃痛、颈椎痛、腰椎痛,一大堆病也跟着就来了。

    金溪分享到,其实网约车各有各的跑法,有的平台派什么单就跑什么单,有的只跑雪山或机场的顺风单,有的就专门高峰期出来跑。会跑的每天至少有300-400元的收入,疫情前还可以拿到更高。淡季时即便一天跑10小时,收入也就在200-300元左右。但跑车时间久了,身边的朋友可能就会变少。“节假日、高峰期,人家约吃饭你刚好要跑车,时间一长,感情也就慢慢淡了。”

    这些年,网约车司机一直在不断增加,特别是70、80后群体,上有老下有小,做其他的顾不上家,很多人都选择了这一职业。直观的变化是,女司机也越来越多。经常打车上下班的阿琳表示,有时一天打车下来,接单的一半以上是女司机。司机越来越多,但市场就那么大,意味着每个人能分到的“蛋糕”就会越来越少。

    “现在网约车还面临一个问题,证办不下来,不是说难办,而是根本办不到。”

    金溪记得,她办第二张车的时候很顺利,半年不到就拿到证了,同行的最快3个月就拿到了证。可如今很多人办不到证,有的司机没办法就只能去跑夜班,躲避管理部门。“我家里有人过去办证,说是直接停掉了,具体什么原因我们也不知道。”

    金溪身边有几个朋友提前买了车,结果快3年了也没办到证。“不管是油车还是电车,买了超过3年就没办法再办证了,这意味着他们的投入要打水漂。”很多要负担车贷和房贷的网约车司机,除了跑单还要跑旅游团,2-3天大理或泸沽湖包车,一趟下来收入不少。否则单跑网约车,根本不够负担家庭开支。

    买电车两年后,金溪把车转手给了别人,又花20万买了辆新车。她想着现在办证难,如果开不了网约车了就拿来自用。但办证的事情遥遥无期,让人压力倍增。“也不知道平台什么时候才会有名额,现在要办证,真的太难了!”

    90后小和跑车至今,已经接了1万多单,客户评价都不错,总体评分在4.7以上。跟其他人不同,他是“想跑才跑”。跑网约车多劳多得,但他认为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牺牲自己的健康。

    “有人一天跑7、8个小时,也有人一天跑15、16个小时,这种跑车不用超过3年,肯定得病。群里跑车跑得猛的,不出三个月基本都‘消失’了,主要是得病了,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

    在小和看来,跑车并不比上班轻松,很多时候连上厕所、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身边的好几个朋友,一跑车,什么糖尿病、胃病都来了。而像他这样跑3天就踢一场球、保持运动的,身体各方面都维持得还不错。此外,久坐、运动少、生活不规律、熬夜时间长……其实跑网约车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很多人看着网约车挣钱,但从事这行还是要看自身的情况。”

    跑的时间长了,一般就会知道怎么跑,不会满大街乱窜,还把身体也累垮了。小和知道有几个跑车的司机,跑着跑着人就没了。他说起了自己的表哥,有车贷房贷,每个月要还6000多元,不跑不行。以前买了房每月还3000元左右,压力还没那么大,后来又买了车,每月要多还2000-3000元,没办法,只能晚上也跑车。

    “有天晚上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睡着了,撞在电杆上,车没什么事,但人没了,后来说是心脏撕裂,加上他血糖高,无法手术,30多岁人就走了。”

    网约车司机晨晨也深有感触。朋友跟她同时间开始跑网约车,对方一年跑15万公里,每天至少跑16个小时,有时候恨不得睡在车上。这样的工作强度让她咂舌。“我朋友每天最多睡6个小时,说是多了不敢睡,房贷、车贷、娃娃读书、老人看病,一大堆都要他担着,压力太大,根本就睡不着。”

    相比之下,她一年跑5万公里,跑车之外还要接送孩子、买菜做饭做家务,也是忙得不可开交。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司机,晨晨表示,无论再怎么拼命赚钱,还是要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毕竟,身体才是一切的基础。

    针对网约车司机越来越多的现状,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从增长曲线来看,过去三年网约车用户规模已经跟不上网约车司机的增速。

    2020年,289.1万名网约车司机(拥有网约车驾驶员证)分享3.65亿用户;2022年则是509万名网约车司机分享4.37亿用户。期间,用户规模增长19.7%,司机增长76.1%。

    如果考虑到未拥有网约车驾驶员证却在跑网约车的司机,“分蛋糕”的网约车司机的实际数量只会更加庞大。以滴滴平台为例,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3月-2021年3月,滴滴在中国拥有1300万名年活跃司机,而到了2022年3月-2023年3月,这个数字变成了1900万。2023年,供需矛盾尚未有改观。

    无论是行业老兵还是新入行者,网约车司机们渐渐地发现,月入过万的故事已经远去,网约车司机这一中年人灵活就业的“堡垒”,正在褪去它往日的光环。


    面对网约车,很多司机的心态是:坚持太难,放弃不舍!

    次阅读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