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车展上,8 号馆里的极氪发布会,尤为重磅。
「重磅」之一,是发布了「极氪订阅」,今年三季度上线。简单理解,就是官方租车的服务。

「重磅」之二,是宣布电池质保权益的升级,极氪将电池的三大免责条款正式删除,同时会通过 OTA 新增低电量提醒、以及电池养护知识普及。

「有人问我,极氪怎么做用户企业?」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的答案是,「全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
从生命周期衍生出来的各种服务,包括订阅模式、官方二手车、支持长短途的移动能源、及时更正的电池条款、这是极氪对「用户企业」的理解。
那么回到这两条「重磅」更新本身,我们来给极氪提几个问题,为什么要做「订阅模式」?这类重资产运营的项目,极氪要怎么实现盈利?以及,极氪的电池政策升级,内部是怎么打通的。
接下来我们结合专访的内容,一一细聊。

为什么要做极氪订阅?
说到「订阅制」,其实这是欧美比较流行的汽车融资租赁方式「Car Lease」。
有别于我们常见的租车,欧美的融资租赁是属于长期租赁,到期后你可以选择买断该车型,那就变成「Car Lease to own」,或者转合同选择其他新上的车型。

这样的好处就是,租赁公司可以为你的二手车兜底,你无需考虑卖车、过户、损耗等问题。这类「Car Lease」的服务,丰田和本田在美国都有推出类似的官方服务。
蔚来去年进军欧洲市场时,推出了 ET7、ET5 和 ES7 三款车型,同样采取的是「订阅服务」,车辆最终归属权还是蔚来,但这是因为「订阅制」符合当地国情,而且希望通过更低的门槛,让欧洲用户体验到「蔚来式服务」以及「换电」这种新型补能方式。

相比之下,极氪推出的「订阅模式」则是看中了疫情之后,用户爆发性的长短途出行需求。
推出这项服务,一方面针对尝鲜用户,能快速建立与极氪的联系,相比 20 分钟的门店试驾,2-3 天的深度体验极氪,转化率可能更好。

另一方面是针对老用户,举个例子,目的地出行。
如果你想到自驾进藏,一般是选择自驾,回成都再拖车,又或者在当地租车,相对耗时较短。如果你从极氪官方渠道「订阅」车辆,租车和还车的流程都会可以线上操作,而且优势就是,极氪支持同步你的坐姿、驾驶习惯、车辆设置娱乐 APP 等用车习惯,相当于在新的 iPhone 上登录你的 Apple 账号,无缝丝滑的切换,就像回到自己的车上。

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极氪首批开放的 6 座城市(杭州、上海、北京、成都、三亚、海口),有一半都是热门旅游城市。
租赁时长,从 2 天到 N 年不等,而且是一价全包(保险、还车电费、流量费及道路救援费)。
你在订阅时,不仅可以选择车型、配置、甚至外观内饰颜色,还可以根据场景的选择,像亲子、露营、旅拍、商务等场景,提供安全座椅、帐篷天幕、无人机等。

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开展这项「订阅」项目,相当于给极氪铐上了重资产的运营成本,简称「烧钱项目」。
在厂商都纷纷降本增效的 2023 年,极氪在这块运营项目上,能否找到可持续的盈利点呢?

租金多少,极氪能盈利吗?
虽然在发布会上极氪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订阅价格」,但在线下采访时,极氪订阅业务负责人王睿透露了一组数字:
「极氪 001 三天的租金,为 1399 元,且新开放城市的用户享受首单五折」
这相当于 233 元的日租,而且 3000 元以下的出险不计免赔。
我们用滴滴租车平台做了下对比,同样是新用户,租三天极氪 001,加上滴滴补贴之后,日均租金大约是 500-600 一天。

注意到为数不多的两台日租 200 元的极氪 001 吗?
我们点进去看,这正是极氪出行提供的价格,同时支持免费取送车。

和友商相比,价格便宜了一半有多,那这项业务怎么盈利呢?
按照王睿的话来说,其实「订阅服务」在推出之前,已经在杭州运行了一段时间,结论就是这种商业模式,是可运行的。
以传统租赁行业为例,出库率达到 65-70%,才能盈利,而极氪试运行期间的出库率,达到平均 83.5%,接近 85% 的水平。
价格优势+高出库率,极氪订阅走的就是薄利多销,这就类似于餐厅的翻台率,平均客单价不高,但翻台的次数越多,利润率就这么上来了。
王睿还介绍到,他们还会推出「差异化」的租赁形式,吸引更多极氪车主/潜在用户的需求。
比如我日常通勤周一到周五开极氪 X,周末想和家里人出行,那租个 009,你可以灵活自由的组合搭配方式,只要扫一个车机码,就能一键同步你的驾驶习惯等信息。

无论是从商业模式还是用户运营的角度,「极氪订阅」似乎做出了到了双赢。
当大家都在打价格战时,极氪在打价值战,具体怎么打呢?无非是把用户体验做好,扩大极氪的生态版图,及时反馈处理用户的投诉。
这就要谈到极氪发布会上的第二个重磅:「电池质保权益」的升级。

给用户电池兜底
极氪对上一次重磅权益发布,还要追溯到去年的 8155 芯片 0 元升级。
这次的电池质保权益政策,是将质保合同的和电池相关的三项免责条款删除,包括:
“将车辆暴露在环境温度高于 50 °C 的环境中,且暴露时间大于 15 天”
“将车辆存放在- 30 °C以下的环境中, 且存放时间超过 15 天”
“电池电量已经耗尽或快要耗尽(低于20%)的情况下,超过 15 天未使用车辆”
事件原委要从一位长沙 001 车主说起,其于 5 月 19 日因无法启动车辆送保,售后鉴定为动力电池故障,因为这位车主在低电量的情况下,将车辆静置了三个月,导致动力电池电量耗尽报废。
按照极氪原本的质保条款,此次维修不属于质保范围,但出于没有尽到足够的「告知义务」,极氪还是选择帮这位用户的电池买了单。

基于这个案例,极氪迅速推出上述电池质保权益的升级方案,删除相关免责条款。这也就意味着,极氪为用户的电池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与此同时,极氪将主动提供告知义务,通过 OTA、知识科普、提供应急保障的方式,让用户正确、健康地使用电池。
这样化危为机,承认疏漏并解决问题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博取了车主的认同感,以及社会面的好感。
写到最后
这场短短 20 分钟的发布会里,信息量极高。
极氪持续扩大用户生态的版图,我们有目共睹,至于「订阅模式」能否真正实现长期的正向盈利,我们还需要用时间来验证。

毕竟官方租车,凯迪拉克和极星也推出过类似服务,但叫好不叫座。
正值端午假期,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节假日出行有无租车需求呢?按照极氪推出的三天尝鲜订阅,你们会不会考虑租一台 001 去跑个山、露个营呢?

评论区聊一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