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
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也就是说,自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只能享受购置税减半的过渡政策。
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将更多地依托于市场力量来推动产业发展。

自2014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得益于政策扶持及市场推广,造就了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至今,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迅速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
然而,过度依赖政策扶持将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以市场化为导向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竞争激发以及产业链升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已具备一定基础,产业发展已显现出较高竞争水平的背景下,为促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取消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政策,进而优化成购置税减半的过渡政策。

新政策落地后,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将相应提高,将对市场消费产生一定影响。但长期看,这将进一步激发市场竞争,驱使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竞争力。此举实际上适应了国际能源转型趋势,并有利于实现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效应。

通过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向高质量绿色发展转型。这种以政策为引导,以市场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将会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更强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