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汽车,嘀嘀嘀,里面坐着毛主席。
毛主席,挂红旗,气得美帝干着急......
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为传唱的童谣,「大红旗」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它已经不只是一辆汽车,是使命、是象征、是图腾……

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CA71

1958年5月12日,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东风轿车诞生!东风轿车是由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四门六座的中级轿车,装有直列四缸、顶置式气门汽油发动机,四前速手动变速箱,最大马力70匹,最高时速128公里。

东风轿车的参考样车是法国的“西姆卡”,发动机以奔驰190为样机,仿造为主。
整车造型美观大方,富有民族风格。车头镶有“东风”两个汉字和一条金龙象征中国;车头两侧镶有毛主席题写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尾灯为“宫灯”造型。

1958年5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后花园观看并乘坐了东风轿车,高兴地说:“坐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东风轿车开创了中国轿车工业的纪元。
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红旗CA72

1958年8月1日,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红旗轿车式样美观、典雅,内外装饰富有民族风格。同年9月,我国第一辆红旗检阅车也研制成功,当月送进中南海。

发动机缸径为100毫米,压缩比为7.5,容积为5.6升,200匹马力,最高时速为160公里,装配了自主研制仿制的液压自动变速箱。前悬挂为独立悬挂,前后均配备了液压减震器;刹车带是真空助力的鼓式制动器。

车身造型前标仍为红旗旗标,侧标改为体现“工农兵学商”的五面红旗;改进了扇形水箱面罩的设计,取消了防撞块;尾灯为“宫灯”,后标改设计但仍有毛主席手书“红旗”二字。
内饰仍采用民族工艺美术制品,仪表板和窗框采用福建大漆和赤宝砂工艺,织锦沙发面料及丝织顶棚料、手工地毯。

1959年一季度图纸完成开始进行生产准备,8月份投入批量生产,确定产品编号为CA72型。国庆十周年前分批送北京36辆,其中包括1辆展车和2辆CA72型检阅车。
国庆十周年庆典上,2辆红旗检阅车和6辆红旗轿车参加了阅兵和游行活动。

1960年该车参加莱比锡国际博览会,意大利的汽车权威人士评价说:“红旗轿车是中国的‘劳斯莱斯’”。
国车「大·红旗」

60年代初,由于中苏关系变化,中央领导乘用的苏制吉斯110三排座轿车配件已无来源,一汽开始酝酿三排座轿车的设计工作。

(吉斯110)
基于CA72为基础试制的红旗三排座轿车的结果均不理想,一汽决定对车身、发动机、底盘全部重新设计,全部设计步骤要求按照正规化程序进行。

1965年底,CA770生产首批20辆。在工艺装备逐渐完善的同时,以手工加胎具的办法投入生产,第一批1966年4月底完成生产。
CA770长宽高分别为5980mm×1990mm×1620mm,轴距3720mm,外观堪称一代经典,在表现中国传统风格的同时,完全摆脱了以往学习模仿的影子。
车身侧面,CA770前翼子板上的三面红旗,分别被赋予了“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的特殊含义。车门采用前后对开放式,使得上下车动作更为从容。

内饰采用名贵的材料和中国传统“非遗”技艺,更像是工艺品而非工业产品。
方向盘中间镶嵌了一个向日葵的图案,采用纯金打造,仪表板涂有福建大漆“赤宝砂”,周边镶有胡桃木条,座椅及车门内侧选用了杭州名产织锦缎包裹等等。

采用5.6升 V8 四冲程水冷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约164kW,与之搭配的是一台二前速自动变速箱,全车总重2,330公斤,据悉极速可达165km/h,百公里油耗约20升谈论后两项数据是毫无意义的
CA770衍生版
在CA770的基础上衍生出众多车型,包括CA771双排轿车、CA772防弹车、CA773短版三排轿车、CA770 JY检阅车/TJ特种检阅车、CA770G(80年代换装林肯发动机)、CA7560、救护车等。
- CA771

红旗CA771双排座豪华轿车,取消了中排折叠座椅和中央隔墙,延用CA770的动力总成,主要是对外观和内饰进行了改进。后三角窗、后车门和后翼子板进行了重新设计,后车门采用顺开式(CA770为对开式)。
该车主要分到各大部委,作为省级、部级和军区领导的公务用车,1967年至1971年期间,CA771共计生产了129辆。
- CA772

红旗CA772当时被誉为世界上保险系数最高的轿车,于1969年4月研制成功送往中南海,外观整体造型与CA770相同。
整车重4,930公斤,车身防弹装甲厚度4-6毫米,防弹玻璃厚度65毫米,轮胎被子弹击中后可继续行使100公里。发动机排量为8L,最大功率为300马力,最高时速为130公里/时。
- CA773

红旗CA773,定位于短版三排座豪华轿车,在1968年开始研发,当时一汽考虑CA770存在车身过重,油耗较大等问题。
车长比CA770减少了400mm,取消了中隔墙,减小后行李厢尺寸,轮毂的尺寸也变的更小,车重更轻、油耗相对更经济——其自重依旧高达2.5t,1969到1976年期间累计生产了291辆。
大红旗的修复与守护

「大红旗」至今存世的依然有不少,因为有一批老爷车爱好者在默默的守护这批“中国汽车工业”的活化石。
如粤港澳大湾区首座以古董车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山中天古董车博物馆馆藏了四五辆大红旗,包括CA770、CA773等型号。据博物馆馆长Andy介绍, 每一辆红旗都经过博物馆精雕细琢的翻新,“每一颗螺丝、每一条镀铬都被拆下来,除锈、修复、翻新,参考维修手册的矫正、安装”。

从收回来时候的废铜烂铁、破败不堪,经历了三个春秋、十几个人的努力,到现在放置在聚光灯下展示,宛如新车一般,重现了昔日国车之风采。

由于,在修复这些CA770的时候遇到了很多难题,像车窗玻璃这些现在看来普通的通用零件公差都是巨大的。当年的玻璃厂还停留在小作坊的水平,制作出来的前风挡玻璃,每一块的弧度都不一样,每一辆新车都是按照玻璃来定制窗框。
同样是CA770,从A车上拆下来的主驾驶车门无法安装在B车上,原因是长度、弧度没办法吻合,真的是每一辆都是独一无二的纯手工制作。
红旗与中国汽车梦

这也反映出当时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缺少经验和工艺技术,汽车工业配套更是无从谈起。红旗轿车代表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懵懂,代表了中国工人的不屈、无畏和创造精神。
靠锤子敲打出来的汽车梦,是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时的缩影。
70年来,中国汽车从无到有,实现零的突破;
80年代末的“三大三小”到如今遍地开花;
又从“市场换技术”到“新四化”的弯道超车、加速“汽车出海”......
(备注:“三大三小”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大力发展轿车工业的主要战略之一,“三大”指一汽、东风、上汽三大轿车基地;“三小”指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三个小型轿车基地。)

当年毛主席一句“什么时候才能坐上我们自己的小轿车”的期盼,点燃了是中国人的汽车梦。

如今,整车的研发、生产、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已获得长足进展,我们花70年就走过了国外汽车产业一百多年的进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