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理想”性价比之选——试驾理想L8| CAR REVIEWS

    座驾car头像座驾car头像
    座驾car2023-08-22

    在2022年年底,我们试驾了刚刚上市不久的理想L9,作为品牌旗舰车型,它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几个月后,理想的L8和L7同期上市,也将价格下探到了40万元以内。同时我们认为,此次试驾的L8是整个系列中,性价比最高的车型。

    从某种程度上看,选择理想L系列的车型,有些类似选精装修房子的过程。因为无论哪款车型,它的动力都是一样的,内饰也差不多,就像小区已经敲定,花园和园内设施也不会改变,您只要确定预算是多少,家里有几口人,需要几个房间等等。综合对比下来,理想L8(图片|配置|询价)的性价比应该是三款车型中最高的,这一点,从它上市后,销量攀升的速度明显地表现出来。

    我和这台理想L8 MAX版本度过了一周的时间,很多使用场景都表现出如果要我在三款车型中选择,L8会是首选。结合北京的实际道路状况以及停车场的先进程度,像理想L9一台车长将近5.3米的全尺寸SUV在通过小路以及一些公共停车场停车时,会非常别扭。相比之下,L8的车长为5080毫米,在这些场景下,它会相对灵活和便利一些。那么,有人会问,缩短的车身是否会影响乘坐舒适性。我想这就得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如果您真的是三胎家庭,并且每个大人都身材魁梧,并且每天都需要全员出行,那么L9一定是最优选择。可如果您不是这种使用情况,第三排座椅仅用来应急或满足短途出行,那么L8会更合适一些。况且,理想在确定自己要打造一台以家庭为核心的车型时,已经在空间设计方面运用了许多种巧思。例如理想L8第二排最大腿部空间1021毫米,第三排最大腿部空间772毫米,同时中央通道宽度181毫米,可以非常舒服地进入到第三排。

    理想L8使用了根据中国人体模型开发的型面,

    有着适合中国人体型的包裹性和舒适性。

    汽车虽然是舶来品,但不可否认中国是汽车消费的大国,因此理想作为本土新势力高端品牌,对于中国消费者的了解与认知会更透彻,这一点从我坐进车内的那一刻,身体给了我最真实的反馈。没错,就是座椅的舒适性。理想L8使用了根据中国人体模型开发的型面,有着适合中国人体型的包裹性和舒适性。而且这次L8坐垫上配备了20毫米厚的软垫,更软了,但坐下去也有足够的支撑力。功能方面,理想L8的座椅基本包含了目前能搭载的全部配置,一、二、三排座椅加热,电动调节,一、二排座椅通风,座椅按摩,电动方向盘调节等等,而且在车里睡觉也很舒服,L8的前后两排每一个座位都支持小憩功能,并且还有大床模式。有了这样的功能,无论是我们户外露营,还是停车充电,都能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给自己创造一些休息的时间和空间。

    相比之前试驾L9时体验的冰箱和大屏幕,此次我更专注理想的智能驾驶功能。在智能驾驶方面,理想汽车始终坚持全栈自研。在2021款理想ONE上,理想汽车发布了智能驾驶1.0系统,开创了高速NOA标配的先河。智能驾驶2.0系统自2022年8月起,陆续在理想L9、理想L8以及理想L7上落地,其中AD Max 2.0采用了英伟达高算力的Orin-X芯片和车规级激光雷达的架构,交付了首个视觉融合激光雷达和Orin-X平台的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AD Pro 2.0采用了国产大算力的地平线征程5芯片,交付了首个周视感知的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今天,理想智能驾驶迈入3.0时代,从高速场景进入到城市场景。在新的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算法中,使用了三种神经网络大模型算法:静态BEV网络算法,动态BEV网络算法以及Occupancy网络算法进行还原,并使用NeRF技术增强Occupancy网络算法使之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细节。静态BEV可以在部分摄像头被遮挡、车道线模糊的时候依旧可以补充出道路结构,解决了高精度地图数据实时性的问题;动态BEV神经网络具备了一定的“脑补”能力,已经与人类的思维方式高度接近,例如当物体同时出现在多颗摄像头视野内时,动态BEV可以稳定地追踪并感知出物体的距离与速度;Occupancy网络算法,则可以对物理世界进行数据化建模,通过纯视觉可以还原物理世界的真实场景,例如路上的垃圾桶、临时的施工牌等“通用障碍物”。在这个基础上,理想汽车使用NeRF技术,进一步提升了Occupancy在远距离的分辨率,让系统的感知能力更加强大。基于以上三种神经网络大模型算法的感知结果,系统会实时输出周围所有交通参与者的轨迹预测结果,这样的预测结果可以为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在城市复杂场景的决策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理想L系列车型的屏幕布局

    几乎照顾到了车上的每一位乘客。

    很幸运,我们身处的北京是第一批理想AD Max3.0辅助驾驶系统中包含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的城市。在这个体验中,第一感觉是这套系统还是以安全为大前提,在有车辆加塞或一侧车距较近时,还是选择了非常提前且主动的停车避让,在通过狭小的道路,并且不明确前方障碍物时,还是会将方向盘主动交给驾驶者。不过,我们试驾的线路对于这套系统来说非常陌生,但如果您每天上下班的线路非常固定,这套系统在经过学习后,使用起来会更加便利。

    驾驶层面,动力与L9一样,在此也不多赘述了,但同样很幸运的是,在我们拿到试驾车不久后,理想推送了OTA 4.5.3版本,此版本主要带来悬架系统的升级。对于Max和Pro版车型,魔毯空气悬架2.0提供“舒适魔毯”和“运动魔毯”两种悬架风格;对于Air版车型,CDC悬架2.0提供“舒适CDC”和“运动CDC”两种悬架风格。“运动魔毯”与“运动CDC”都将相应在纵向、横向、垂直的车身控制上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支撑性。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系统的升级,获得两种不同感受的悬架体验是一种新的感受,这一点是车主独有的。于我而言,老版本的空气悬架调校更偏舒适性,甚至有些软,在升级之后,它的侧向支撑性变得更加有力,再加上它的体积与车重比我此前试驾的L9更小,所以整车动态的灵动性更优秀。

    诚然,近些年我所试驾过的新能源(包含传统车企和新势力)车型中,鲜有真正能将属于自己的这些用户琢磨很透的品牌,但理想汽车绝对是其中之一。而在L9、L8、L7之间,L8的性价比更是令人称赞。

    Specifications

    理想L8 Max版

    指导价: 39.98万元

    引擎:L4,涡轮增压+双电动机

    排量:1496mL

    发动机最大功率:

    113kW/-

    电动机最大功率:330kW

    电动机最大扭矩:620Nm

    系统综合功率:330kW

    变速器:

    电动车单速变速箱

    长/宽/高:

    5080/1995/1800mm

    轴距:3005mm

    驱动方式:双电机四驱

    制动系统(前/后):

    通风盘/通风盘

    悬架系统(前/后):

    双叉臂/五连杆(空气悬架)

    轮胎:255/50 R20

    最高车速:180km/h

    0~100公里/小时加速:

    5.3s

    综合油耗:7.7L

    文/康家玮 图/李骁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