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些年,由于政策原因,对大部分地区来说,摩托车通勤成了一件难事。以前的“摩托车大军”逐渐变成了“摩旅大军”。
摩旅逐渐从小众变成了时尚前沿,自由、奔放、随心…

比起汽车自驾的舒适安稳,长途摩旅更让人刻骨铭心。
驭风而去,追寻远方的神秘;承雨而行,见识世界的多面。
长途摩旅累吗?说不累都是假的!
摩旅,尤其是长途摩旅,对人和车都是一种考验。在旅途中,选择一辆合适的摩托车就显得尤为重要。
长途摩旅如何选车?这几点需注意!
骑行舒适度
摩旅途中,有大量时间都和摩托车“共同度过”,休闲骑也要2-3个小时,刷里程甚至可能10个小时以上。舒适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判断一辆摩托车舒适度如何,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坐姿】。从这一点看来,ADV、大踏板、巡航、休旅车这四种车型舒适度比较高。
但需要注意这两点:一、巡航坐垫笔直,双腿伸在前面,遇到路况不好的时候,车辆震动带来的冲击基本上全靠腰来承受。二、其他车型坐久了累了的时候,可以站立骑行,但巡航却需要始终保持坐姿骑行。
所以如果是几百公里的摩旅,巡航车的舒适度并不会差,但是更长途的摩旅,巡航还是不太适合。
通过性
在长途摩旅中,不可能只跑公路,很多经典路线都会遇上非铺装路。
ADV相对于其他车型来说,算得上是全能选手。
ADV是英文Adventure的缩写,直译成中文就是:探险/冒险的意思。

从名字上也能看出来ADV就是为长途摩旅而生。这类车型离地间隙较高,且加强了减震系统。既能满足公路驰骋的需求,又能适应一些极端路况。
装载能力
装载能力不仅看能不能装,还得看方不方便装。
如果仅是2-3天的短途摩旅,基本上所有的车型都没压力,一个防水包能装又便携,再不济还可以背个包。
但如果是长途摩旅,行李比较多的情况下,有三箱的ADV和休旅车装载能力会更强。

其次踏板车尾箱+防水包也算比较能装。但踏板车在设计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将长途旅行作为优先考虑因素,所以虽然能装,但不方便装,途中还容易造成物品掉落。
骑手能力
这个其实是最重要的。摩旅圈中有一句话:没有怂车,只有怂人。
在自身能力够强的情况下,其他都是浮云,毕竟靠双腿都可以走到拉萨。

就像排量选择、坐高选择这些因素,更是见仁见智了。能驾驭的,选择公升级的也行,不能驾驭的,125也可以。

坐高,建议还是根据身高来选择,不要相信身高不够技术来凑,这句话对于短途摩旅可能还说得通。
但长途摩旅,途中可能会出现我们预料之外的状况,最好是双脚能完全着地,再不怎么滴也得双半脚着地,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原地倒车。

综上所述:ADV算是最适合长途摩旅的车型之一(毕竟它的定位就是针对于长途探险嘛)。
ADV不仅骑行舒适度高、通过性好,装载能力强,各项配置也是针对长途摩旅做了相应的考虑。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骑ADV摩旅!
ADV一般来说,排量较大、自重较重,相对于踏板等车型来说,它的操作难度更大!
想要骑着兼顾帅气与舒适的它出行,还是需要一点技术傍身的。

在不同骑行姿势下(站姿/坐姿)如何维持重心、如何保持平衡?加减速怎么才可以更流畅?复杂路况下如何通过、如何转向、如何控车?
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骑手在骑行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但光有自我“修行”是不够的,专业训练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更何况还有安全意识这个最重要的东西,很多技术不错的“大佬”,其实也是缺乏安全意识的。
增强安全意识,才能让我们【行有所止】。
9月10日 - 9月12日,驭道摩旅联合张敏骑行课堂,在成都推出了一场ADV控车驾驶培训。
如果你想增强安全意识,提升控车技巧,这场培训有理论知识讲解 + 场地训练。两天场地由摩托车大神 - 张敏手把手教学。
如果你想增加非铺装越野经验,这场培训有最近很火的“油罐顶穿越路线”。多种非铺装路面,在“实战中”查漏补缺,让教官一对一解惑。

培训详细内容可私信小编了解
如果你是长途摩旅爱好者,如果你也想提升控车技术,快来加入我们吧!偷偷说,联系小编有超值优惠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