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延长续航里程,现在大部分电动车都采用了能量回收技术,但目前大家用下来还是有不少小问号,比如是不是刹得越“狠”,能量回收的就越多?频繁的制动能量回收会缩短刹车系统寿命吗?能量回收能不能像油车那样顺滑呢?……带着这些疑问,上汽君就与大家好好分享下关于能量回收技术的那些事。
先简单说下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的原理,能量回收可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并再次储存至动力电池中。当我们打开能量回收模式、松开电门或踩下刹车后,电机产生的反向感应电流会回充到电池中;同时,反向电动势还会在电机上施加反向扭矩并作用在传动轴上,从而产生能令车辆减速的电制动力。

这里其实已经说到了两种能量回收模式,就是松开电门,依靠车辆滑行实现能量回收的方式,与踩下刹车,依靠制动力回收能量的方式。
第一种滑行能量回收效率高,开启后车辆既能回收行驶动能,也能利用电制动力完成减速操作,无需物理液压制动的介入,减少了刹车系统的损耗。但如果驾驶员松开电门的力度和速度控制不好,车辆很容易产生强烈的顿挫感,导致晕车。

第二种“踩刹车回收能量”,其回收模式与传统驾驶习惯相似,适合刚从油车转来的用户,但因为有松电门再踩刹车这样一个过程,总体回收效率上略低于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不过随着电控系统技术的进步,协调式的制动能量回收(CRBS)技术正逐渐成为主流趋势。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能量回收技术,它有电机制动和液压制动两种模式,互相配合,根据行驶场景,刹车力度等因素,智能分配制动模式,实现高效回收能量。

除了动能回收,CRBS也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的那一刻,CRBS制动电控模块会根据具体场景的减速需求,智能分配电制动与传统液压制动的比例。如果是紧急制动,CRBS就全采用物理液压制动,确保安全第一;如果是一脚重刹,CRBS会以电制动为主,液压制动补足需求,尽可能回收最多的能量;而如果司机采用了预见性的驾驶,缓缓刹车,CRBS就全采用电制动,不仅可将所有制动能量几乎都收入囊中,更减少了刹车系统的物理损耗。
既然两种模式各有千秋,能不能协同互补,实现能量回收“无感”且高效呢?当然可以!
在上汽高端智能电动车型智己L7(图片|配置|询价)上,就应用了“协调式制动能量回收(CRBS)+自定义滑动能量回收”策略,在不影响行车安全和驾乘体验的前提下,通过正常的滑行、刹车等操控,就能实现真正的“无感”回收。

智己汽车的 CRBS主控模块使用了大陆MKC1模块,其采用了完全解耦的one box结构设计,回收效率相比传统非解耦电子助力器提升32%。而且全解耦的智能控制系统,对同样的刹车踏板力,可以实现不同的制动效果,在设定上限为0.3g的蓄能减速度区间里,用户可以自定义决定智己L7的能量回收力度,喜欢一脚重踩还是缓慢点刹?就看自己的开车习惯啦~
同时,MKC1可协同控制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与CRBS,这有什么用处呢?当我们行驶在湿滑或颠簸路面上,由于轮胎附着力变差,车轮容易抱死从而触发ABS,此时能量回收可能会退出,若ABS与能量回收的时序配合不当,车辆减速度可能突然减小,于是车子会像“刹不住”似的往前蹿,带来极大的不安感,而采用了MKC1模块的智己L7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滑行能量回收模式上,智己L7的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回收等级,当松开电门踏板后,系统将根据回收等级、驾驶风格、剩余电量、车速、温度等条件,智能调节滑行回收的减速度。为了避免高滑行能量回收带来的顿挫、晕车等不太好的体验,智己L7滑行最高蓄能减速度为0.09g,几乎接近“无感”的回收力度。

一句话总结:智己L7“无感”能量回收方案,为行驶安全、能耗节省与驾乘感受提供了最佳标板。你是不是认可这样的回收体验呢?快来评论区说说吧!#上汽科技上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