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10万公里后,才明白德系车与日系在性能、用车成本方面差距很明显

    好事多磨爱分享头像好事多磨爱分享头像
    好事多磨爱分享2023-09-27

    在购买车辆时,许多人会比较日系车和德系车。对于新手来说,他们在购车后可能会发现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动力、性能和油耗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堵车时。


    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三大件"技术是核心竞争力,这些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辆的整体质量。在这方面,德系车和日系车之间的差异相对明显。

    德国的汽车工业历史悠久,有许多品牌。例如,奔驰创立于1886年,宝马开始制造汽车于1928年,大众汽车前身成立于1936年。几乎近百年的技术积累,也深受文化、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德系车注重机械性能,善于研发和应用新技术,而日系车相对更为保守,更喜欢使用成熟技术。即使研发出新技术,日系车也会经过反复测试和推敲后才会应用。

    例如,德系车更倾向于涡轮增压车型和大众的双离合器等争议较多的技术。对于德系车来说,汽车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享受。全球绝大部分性能跑车和豪华品牌都出自德系车。


    对于家用车而言,德系车更注重综合性能。以大众为例,其车型在动力、舒适性、外观、内饰、空间和性价比方面都比较均衡。而日系车受到国情、资源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多追求经济实用。因此,日系车一直以来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省油、耐用和经济实惠。

    从动力性能来看,德系车主流都是涡轮增压车型,只有少部分车型是自然吸气。涡轮增压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使得相同排量的涡轮增压车型的动力性能要远超自然吸气车型。


    举例来说,大众朗逸(图片|配置|询价)1.4T版本的最大功率为118kw,拥有160匹马力,最大扭矩为250牛/米。而丰田卡罗拉1.5L排量的功率为89kw,121匹马力,最大扭矩为148牛/米。在高速行驶时,涡轮增压车型的动力优势更加明显。

    从舒适性来看,日系车注重乘坐的舒适性,所以在底盘调校方面相对较为软一些,底盘重心较高,过减速带时颠簸感不明显。而德系车则相对粗犷一些,既注重车辆的操控感,又要求一定的舒适性。因此,德系车的底盘调校一般会偏硬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日系车在高速行驶时"会发飘"的原因之一。


    从油耗方面来看,日系车注重经济实用,普遍采用自然吸气,并且小排量车型较多,整车重量也较轻。再加上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非常成熟,家用车的主要倾向是省油。即使是相同排量的两款车型,总会发现日系车的综合油耗略低于德系车。

    从外观、内饰和功能配置等方面来看,德系车的优势非常明显,更符合大多数人的用车需求。一些新的高科技功能,例如自动启停、远程启动、自动驻车和HUD抬头数字显示等,几乎都是德系、美系和韩系车型首先搭载,而日系车总是跟进较慢。

    从整车用车成本来看,在行驶10万公里后,德系车和日系车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首先是油耗差距,涡轮增压车型的百公里油耗一般会比自然吸气车型高1-2升,并且涡轮增压车型普遍要求加95号汽油。因此,在行驶10万公里后,涡轮增压车型的油耗会增加1万以上。


    其次是日常保养和维修费用。日系车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保养周期比涡轮增压发动机要长一些,有的车型甚至1万-2万公里才需要保养一次。而涡轮增压车型通常要求1万公里左右进行保养。在行驶10万公里后,德系车的整体保养费用可能比自然吸气车型多出2000元以上。至于维修方面,现在燃油车的"三大件"技术相对成熟,维修方面的差距并不大。

    综上所述,德系车和日系车在动力、性能、舒适性、油耗和整车用车成本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选择。对于追求驾驶乐趣和性能的消费者来说,德系车可能更合适;而对于追求经济实用和舒适性的消费者来说,日系车可能更适合。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