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灯配时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提速
城市交通出行量逐年递增
车流特性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现代城市交通治理面临着
新的困难与挑战

交通管理现状
目前许多城市仍在沿用
之前的配时方案
单一、不均衡、周期大
缺乏时效性
交通管理设备落后
智慧科技信息应用不广
倾听民声力度不够、偏离实际

路口存在症结
交通信号灯放行方案单一
难以适应多时段车流特性
交通信号灯放行时间不足或过长
行人要么长时间等待过街
要么走到路中央就转红灯
机动车一侧空放,一侧排队
清空时间不足
路口车车冲突、人车冲突严重

配时精细化设置
通过智慧交通平台分析车流数据
总结车辆运行规律
精准研判车辆通行时间
以秒为单位进行设计
测试运行,观察微调
给到每一个路口最适合的方案
使其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交通信号灯配时设置原则
行人原则
行人最短过街时间应满足不低于1m/s的速度,最大不超1.2m/s;行人灯绿闪时间满足1.2m/s的过街速度;行人最长等待时间不超过150s,最大不超过160s。
机动车原则
机动车连续放行最短时间不得少于15s,连续放行最长时间不得超过75s;机动车等待时间一般不超过180s,最大不超过200s。
周期原则
最小期应满足机动车最小绿及行人最短过街时间,周期一般不超过180s,最大不超过200s。
配时设置要求
交通信号灯的配时设置需要正规交通工程师签字批准,交通工程师提供需要的所有背景数据和计算方法,来精准确定配时,从而提高交通管理的的安全性、高效性。
机动车配时设置策略
第一步:采集行车流量流向信息
第二步:统计分析车流变化特性
第三步:根据流量统计情况精准划分时段
第四步:针对不同时段匹配合理配时

行人灯配时设置策略
人行横道灯一般
跟随
机动车信号灯放行
部分路口采用行人专用相位放行
根据行人流量及过街距离
结合标准规范
按照1米/秒的过街速度进行设置

总体配时设置方向
信号灯放行时间需要
优先考虑到路面安全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路口通行效率达到最高值
同时能够保证路口
通行秩序的相对稳定

总结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信号灯配时需根据车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不断的对路面交通情况分析
交叉口流量、车辆流向
行人过街情况等因素
得出最佳信号配时方案。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