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台+生态”战略,构建iDVP、MDC和HarmonyOS智能座舱三大生态圈。
华为聚焦ICT技术,坚持不造车,为车企提供领先的ICT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发展战略方面,华为坚持“平台+生态”,围绕iDVP、MDC和HarmonyOS智能座舱三大平台,构建生态圈。
iDVP(intelligent Digital Vehicle Platform)华为汽车数字平台,提供计算与通信架构CCA、车载操作系统、多域协同软件框架HAS Core和整车级工具链,帮助车企快速开发跨厂、跨设备应用。
MDC(Mobile Data Center)定位是智能驾驶计算平台,用于实现智能驾驶全景感知、地图&传感器融合定位、决策、规划、控制等。
HarmonyOS智能座舱生态,提供全面开放的工具和技术支持,降低座舱系统的集成和开发难度。
零部件供应、HI及智选车三种模式,助力车企智能化转型。
华为汽车业务有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解决方案集成模式和智选车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下,华为向车企提供零部件,包括电机、电池管理系统、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部件等。
HI(Huawei Inside)模式下,华为向车企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
智选车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车企的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营销服务体系等领域,合作车型进入华为终端店面进行销售。
零部件供应模式:专注增量部件,七大解决方案
七大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助力车企造好车。随着汽车架构向集中式演进,各种功能集成到中心处理器中,零部件逐渐变成标准件。华为致力于提供增量部件,持续为产业注入活力。
2022年11月第12届中国汽车论坛上,华为表示,近三年零部件研发累计投入约30亿美元,拥有7000多名研发人员,在苏州建立智能网联车试验场和九大联合创新实验室。
截至2022年3月,华为已经构建智能驾驶、智能电动、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网联、智能车载光和智能车云共七大解决方案,已上市激光雷达、AR-HUD等30余款智能汽车零部件。
智能驾驶:MDC平台+自研传感器+ADS系统。
硬件层面包括计算平台和传感器,软件是华为ADS(Autonomous Driving Solution)系统。
华为推出MDC计算平台,运行Huawei AOS(Huawei’s intelligent driving operating system)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uawei VOS(Huawei’s intelligent vehicle control operating system)智能车控操作系统和MDC Core,并配套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链。
传感器方面,华为开发96线车规级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带来丰富的感知增强应用。
此外,华为ADS系统是领先的全栈算法,超级数据湖促进ADS持续迭代优化。
智能电动:
智能电动DriveONE,打造卓越乘车体验。华为智能电动创建于2018年,是华为数字能源公司的子业务之一。智能电动DriverONE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化技术融合,专注于电驱控制、电池安全及三电故障预测等领域,目前产品包括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多合一电驱动系统、车载充电系统以及动力云。
智能座舱:
CDC智能座舱平台,全场景协同。CDC(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智能座舱是独立的软硬件体系,包括Harmony车机OS、Harmony车域生态平台和智能硬件三大平台。汽车使用场景有“多用户、多外设、多联接”的特点,Harmony车机OS定义了HMS-A、12个车机子系统和500多个HOS-C API,真正面向全场景。硬件方面,基于麒麟芯片,华为拥有座舱模组、车载智慧屏和AR-HUD三大智能硬件平台。
智能车控:
VDC智能电动平台,车企差异化体验。从架构角度,华为三个域控制器分别为智能座舱CDC(Cockpit Domain Controller)、整车控制VDC(Vehicle Domain Controller)和智能驾驶ADC(ADAS Domain Controller)。其中,VDC整车控制平台包括TMS(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热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源管理系统和VCU(Vehicle Control Unit)整车控制器,针对不同用户偏好,开放给车企进行差异化整车控制。
智能网联:
1底座+2引擎+3测试+N应用,引领行业标准。华为智能网联解决方案通过1底座+2引擎+3测试+N应用的整体架构,构建“全息感知、全域联接、全局智能、云边协同”的整体设计。华为智能网联致力于推动C-V2X标准落地,产品包括5G基带芯片Balong 5000、车载通信模组、T-Box、RSU、路侧天线、路测基站等。
智能车载光:
开启AR-HUD新窗口,打造极致视觉体验。智能车载光主要包括光源、成像芯片、空间光学、光学算法等技术应用,系列产品包括AR-HUD、智能光显、智能车灯等。2022年以来,华为陆续与华阳多媒体、中汽中心和国汽智联等展开智能车载光合作,追求极致车载视觉体验。
智能车云:
云伴智行,使能智能网联生态。华为智能车云整合云计算、大数据、车联网、V2X等ICT技术,四大子服务方案包括自动驾驶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高精地图云服务和三电云服务。此外,V2X云服务不仅提供基础的V2X联接能力,还能为无人驾驶车队提供车队协同、路径规划、统筹调度等服务。
Huawei Inside模式: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与车企共同开发
与车企共同开发,HI模式共创精品。Huawei Inside模式下,华为支持车企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子品牌,该子品牌的系列车型将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车身将打上HI标识。
HI模式的硬核技术是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个全新的智能汽车数字平台和5大智能系统,以及激光雷达、AR-HUD等全套智能化部件。目前,HI模式下的合作车企包括北汽集团、长安汽车和广汽集团等。
联手北汽发布极狐阿尔法S·HI版,HI模式首次应用量产。
2022年5月,极狐阿尔法S·HI版正式发布。
该款车型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拥有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armonyOS智能座舱、400TOPS算力、3.4秒零百加速和双冗余系统。
其中,华为ADS配备较强的硬件,包括3个激光雷达、6个毫米波雷达、13个摄像头和超声波雷达,共34颗传感器以及MDC810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HI模式下联合开发阿维塔,广汽埃安合作车型尚待发布。
2022年8月,以HI模式联合开发的阿维塔11和阿维塔011发布。阿维塔由宁德时代、华为和长安汽车联合开发,采用新一代智能汽车技术平台CHN。
华为HI方面,阿维塔11采用华为DriveONE高压电驱动系统、高压平台AI闪充、HarmonyOS智能座舱和华为ADS。此外,广汽集团与华为合作开发L4级自动驾驶车辆,计划于2024年量产。
智选车模式:联手赛力斯,打造问界品牌
联手赛力斯,打造问界品牌。智选车模式下,华为深度参与造车业务,负责产品设计开发、零部件供应以及渠道销售。
华为联手赛力斯,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问界M5、M5 EV和M7。2021年12月,AITO问界M5发布,搭载华为鸿蒙座舱。
核心动力为华为DriveONE,全程华为深度参与研发制造。
2022年7月,问界M7发布,搭载华为DriveONE纯电动增程平台、AITO零重力座椅、全新升级HarmonyOS智能座舱和6座大空间。
多家车企展开合作,智选车模式逐步展开。
2020年12月,奇瑞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2022年9月,奇瑞在“瑶光2025 奇瑞科技DAY”上公布,华为智选车与奇瑞合作打造智能电动品牌EOX,规划至少5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
2019年,华为与江淮汽车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暨MDC平台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多领域合作。随着华为智选车模式的逐步展开,华为汽车业务有望逐步放量。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