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网络上关于华为ADS与特斯拉的FSD到底谁更强的问题争论异常激烈,两方都有众多的坚实粉丝,两方支持者也都有很多不理性的盲从者,甚至有很多网友连各自的技术优势都不了解,就一味的盲目攻击对方支持者。有的国产拥护者,全面否定特斯拉,甚至言语攻击特斯拉车主,这都不是开放的中国该做的。但更让人不理解的是,作为中国人,有不少特斯拉拥护者只会说特斯拉是全球最好的电动车,华为当然没法比。你问好在哪,他要么一脸懵逼,要么给你急,说你爱国营销,说你搞民粹,说你拿政治亵渎商业,科技应该无国界的。
就这个问题,在今天的文章里本不想说,但在当今这个星球上,根本还没有所谓离开政治而孤立存在的“理想桃园”,无论是商业还是科技。因此,在当今世界,没有政治、政府控制的地方(控制力弱了都不行)根本没有你的安全和尊严可言,我们国家倡导开放、包容理念,但绝不是倡导大家都作软体动物。百年前的教训和耻辱还不够深刻吗?包容必须是在基本立场基础之上的,失去立场和原则,没有了基本的斗争意识和精神,是最隐蔽也是最大的危险!
好了,扯远了,今天我们只从技术和已知现象的基础上来分析一下这两个可能深刻改变我们未来生活出行方式的技术路线。
1、智驾路线问题
FSD是基于纯视觉的路线,技术能力和产品实际表现是这个星球上最强的;ADS是基于融合感知路线,技术能力和产品实际表现也是这个星球上最强的。
至于这两个路线,孰优孰劣,那得搞清楚人类为什么要发展智能驾驶,有人说是为了让人更轻松;有人说是为了更安全;有人说是为了让道路交通更规矩更有序,可提高通行效率……,其实这些都是,而且还远不止这些。
企业搞智驾的目的可能主要是为了利益,而各国竞相推动,可能除了利益,更重要的还是全人类希望通过智能驾驶技术使人类出行更轻松和解决现有交通方式面临的诸多困境(多是人类能力限制所制),所以我们要搞的智能驾驶技术绝不仅仅是效仿人类驾驶,最终是要应用远超人类感知和决策能力的技术使人类出行更安全、更高效、更舒心!所以单纯的纯视觉不是未来,而只是资本从商业角度出发的选择罢了,这也是我们国家无论多难也要推动车路协同和融合感知的原因。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技术不行,只能靠多花钱,那是因为你没有静下心去认真好好了解和思考,否则你就不会说融合感知比纯视觉更容易了。
2、商业落地思路
从已知公开的信息及量产车拥有的实际能力看,华为ADS是把拥有L3以上能力宣传成L2+辅助驾驶,特斯拉FSD是把L3以下能力宣传成自动驾驶(甚至完全自动驾驶)。这一点,大家不要停留在情绪宣泄,到各自4S店去好好自驾亲身体验一下或者真正静下心来通过网上公开的测评和车主的评论也不难看清真相。
产生上面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由两个企业的经营思路(实质可能是企业掌舵人的性格特征)决定的,经营思路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商业落地模式和营销策略的不同。认真研究下两个企业的发展经历,可以发现,特斯拉是想做行业的领导者、先驱而拼命的搞技术研发,华为是只想好好发展技术,好好的解决生存危机而也拼命的搞技术研发。这两种不同的思路也就决定了两个企业不同的营销策略。
特斯拉除了拼命搞技术研发,也拼了命的用吃“伟哥”的方式向全世界表达自己的“强壮”(当然真的也是强壮的)。华为呢,除了拼了命的搞技术研发,还拼了命的到处吆喝我不行,我就是想活下去,内部出了个余大嘴,内火太重,阳气太盛,憋不住了,暴露下实力,还被外部人各种调侃,内部也是想尽办法压制,手机搞不了的岁月里,好不容易在车上搞出点了名堂,眼看教主两年禁令将至,苦尽甘来呀,但何存想,教主新的五年禁令犹如余大嘴高潮正盛突遭冰水当头。
特斯拉之所以选择纯视觉路线,并非马斯克看不到纯视觉的问题,或是不清楚融合感知才是未来(车路协同可能是他真不敢想的),而是他出于企业经营思路和商业目的不得不做的选择,这个路线风险最小,出成果最快,效果易展现,对消费者的迷惑性更强,商业变现最快。而华为选择的路线实质上更难,融合感知要真正做好,实际难度远超单一纯视觉,而且前期投入成本更大,风险更高,中期成果更难展现,商业变现周期更长,这也是华为在智驾领域10年隐而不发的原因,也是近三年一出道便超越一众喊了近10年自动驾驶的车企,一跃成为了绝对的智驾第一梯队!
3、未来发展趋势
两种技术在正常交通秩序下已经都能应对95%以上的场景,也都成了大多数人心中毫无争议的智驾第一梯队。但要论及安全、可靠、敢用,差距则恰恰在这剩下的5%场景。在解决这5%场景里,前面的技术路线选择、训练所需的这5%场景数据样本,以及我国车联网的落地应用就决定了两种技术的命运!越往后ADS的优势将越明显!
这个结论,只要你静下心来,别带偏见的去理性分析国内外现有网络视频所展现的两种技术路线赋能的几款量产车的具体表现,当然你主要得看应对特殊交通场景的表现,这就好比你要考察两个学生的学业水平,你得用适合的难度序数才能达到目的一样。
4、当下购车如何选择
两种技术路线的现售量产车款型都不多,特斯拉主流也就model 3(图片|配置|询价),model Y,华为也就问界(SUV),阿维塔(11:跨界SUV,12:轿车)、极弧阿尔法S先行者款(轿车)。如何选择,主要还得看车主自身需求。就好比选手机,我身边朋友就有一部分是因为手小,华为手机都是大屏,所以在苹果和华为之间选择了苹果,这都无可厚非。但在同样都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作为中国人当然支持民族工业。
单从应对绝大多数智驾场景的表现来看,两种路线的车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但要再结合安全、可靠、稳定来看,从现有可看到的已知表现情况来说,我更推荐华为的ADS。
从一辆车生命周期内未来OTA能力来看,我也更推荐华为的ADS,这是技术路线选择和现售车所搭载的硬件能力决定的,而且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和我国车联网技术的落地普及(未来3年内应该会出现暴发期),通过OTA提升现售车辆能力上,ADS一定会大大强于FSD,并且这种趋势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明显。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