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带一台吉利银河L7(图片|配置|询价)到中央美院,给那里学交通工具设计的同学分享它的设计故事。
关于吉利银河的几件重要的事也分享给大家。

- 吉利控股品牌那么多,为啥还要搞吉利银河?

在组织架构中吉利银河隶属于吉利品牌旗下。但它有单独的logo和官网,定位高于车型系列,更像是子品牌。梳理银河品牌的价值不是搞更多细分产品,而是区隔油车和新能源。
油、电混在一起卖,会让用户怀疑你的车是不是油改电。用户非常在意这点,因为油改电就等于杂牌电动车。

在银河车型矩阵中,L代表混动车系,目前有紧凑级SUV L7和紧凑级轿车L6,它们由e-CMA平台打造。E代表纯电车系列,马上上市的有E8,它也是概念车银河之光的量产版,由SEA纯电架构打造。
- 银河对吉利还有哪些价值?
概念车银河之光是吉利品牌“中国味设计”的起点。
吉利设计的迭代过程:
1.0时代,吉利靠抄袭日本车起家。吉利美日是翻版夏利,销冠帝豪是翻版卡罗拉。
2.0时代,吉利开启全球化之路。2010年收购沃尔沃,2011年请来前沃尔沃设计总监彼得·霍布里任设计负责人。

彼得·霍布里让吉利拥有了中国味道。他依托西湖文化开创水滴涟漪设计语言,2014年亮相的吉利博瑞被称作“最美中国车”
但随着吉利和沃尔沃的技术交流更密切,后彼得·霍布里时代的吉利与沃尔沃的设计像是杂糅的共同体。星瑞的造型很像沃尔沃S60,一些吉利车用了和沃尔沃一样的水晶挡把。

3.0时代,陈政加盟吉利,他将吉利从共同体中剥离,变得更中国。
- 都讲中国设计故事,吉利银河think different的地方是什么?
新一代吉利设计宣扬的不是中国式造型,而是中国式审美。
你知道东、西方在审美上有什么不同吗?


西方艺术之神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VS 宋代帝王级艺术家宋徽宗的瑞鹤图,只看第一眼,哪个更让你感到美?
坦率说,最后的晚餐展现了达·芬奇超越时代的技巧。
而宋徽宗给你了无限的遐想……
技巧重要还是想象力、情感表达更重要?

毕加索的封神之作——格尔尼卡,展现了西班牙被轰炸后的怒火。
而早在1500年前,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讲了他的侄子在安史之乱中“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故事。这份文稿在日本东京博物馆展览时被称为十五个世纪未曾消散的悲愤。所谓见字如晤。文稿最末,书法之神颜真卿已经字不成字,你可以看到1500年前他的泣不成声吧?

回归到审美,西方的世界里对于“准确”偏执,因为他们的艺术长期追求通过技术手段将物体精准展现(绘画或雕塑);而东方世界在乎“意境与情感”,通过艺术手段表达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坦率说,我觉得东方拥有更高级的底层审美——审的啥?审的不是技巧——技巧那东西是科举中的八股,审的是情感。
换到车上。
东方人的想象力是刻在基因里的,你在看一台车时是否也喜欢先看前脸?是否也喜欢把它拟成人的表情来看?

吉利银河之光
上面的对比就是底层审美不同导致的东、西方汽车设计上的差异。
- 关于陈政,还有个小八卦
陈政是中国野兽派汽车设计的始作俑者,他曾引领了参数化大嘴设计风格,而且卖爆了。
加盟吉利后陈政私下里说自己好像把设计圈带跑偏了,大嘴风格更偏日韩,不是中国最高品级审美。
在吉利,陈政也完成了自我蜕变。
事实上陈政主导的银河L7和吉利博越L同源。前者改用了封闭前脸,它看着如同关羽般威严。后者更像日本武士头盔,龇牙咧嘴,在我们的语境里这是种带有侵略性的古怪表情,不大气。
- 银河L7还有哪些设计细节?
与博越L对比就能看出明显差异。

银河L7的中控台

银河L7的中控台

银河L7的中控台
银河L7用了怀挡,中控台重新设计,设置了一个非常深的储物格,又加了抽屉式的二层水杯架设计。20年前的BBA的旗舰车型上出现过抽屉设计,不过空间相对小,是给有钱人放表和首饰用的。今天吉利上再次出现,它设计得更像中国传统收纳装置多宝盒,对应了中国人悠久的收纳传统。

吉利博越L

沃尔沃XC60
相比之下博越L中控造型与沃尔沃更相似。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