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有幸在苏州深度体验了一下智己LS6(图片|配置|询价)顶配版,用时9小时,行驶里程240km,发现了很多我们在日常门店试驾很难感受到的体验。有些让我意外、有些让我惊呼厉害、有些让我觉得心疼智己官方,还有些让我会心一笑后感到有些“脸疼”。 总之,百感交集……于是赶紧用文字记录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还没定车的智己车友们一些购车决策上的帮助,能给已经定车的准车主们一些用车小建议。接下来进入正文 先说说让我惊呼厉害的地方:
- 准900V平台的三电系统效率极其高,让LS6的实际续航超级扎实。

试驾当天室外温度在24度左右,全程开着空调,且坐着5个成年男士,车上载重得将近400公斤。一路上超70%都是走走停停的地面工况,且中间还开着空调停车了半小时。要知道,重载+走走停停是电车最不喜欢的恶劣工况之一,动力电池的需要频繁地大小电流交替输出,免不了能量损耗。
但是!智己LS6就是在这样的恶劣工况下,还跑出了8折的实际续航。实际行驶里程73.7km,消耗表显里程92km,续航达成率80.1% 。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车上只坐两个人,且没在途中停留半小时的话,实际续航应该可以轻松85折,狠一点达到9折也不难。按照顶配版的CLTC续航702km来推算,实际续航可以轻松跑到600km以上,“黄金右脚”选手可以向650km续航发起挑战。

智己LS6能有这样的续航,除了准900V三电系统本身效率高之外,高效的能量回收系统功不可没,智己LS6配备的是大陆MKC 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配置表上叫“线控全解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市面上主流车型配备的博世ibooster制动能量回收系统不一样,大陆MKC 1的能量回收效率更高,成本也更贵。大陆MKC 1将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和刹车盘制动系统完全分开,只要松开电门车开始减速。不论你踩不踩刹车,只要车轮还在转,能量回收系统就始终在工作,会给动力电池源源不断补充电能。而博世ibooster做不到这一点,制动能量回收和刹车盘制动这两套会相互制约,车速比较慢的时候能量回收就基本不起作用了。

所以,从工作方式来看。大陆MKC 1更像工厂,24小时生产线不停。博世ibooster则更像写字楼里的公司,员工朝九晚六不爱加班。最终结果还是“工厂”产出了更多实打实的“GDP”,回收了更多电能,让智己LS6的续航更加持久。

在此,给大家分享一下能让续航更持久的开车方法。中心思想,就是让车减速的过程尽量变长。具体操作方法:当大家看到前方车辆减速或路口红灯,先别着急踩刹车,而是先松开电门让车滑行一段距离,如果能量回收制动力度不够,轻踩刹车踏板并稳住力度,等到离前车或路口比较近,需要停下来了,再慢慢加重刹车力度,最后让车完全停稳。切忌,一松电门就大力刹车,或是一会踩一会抬地点踩刹车,这样能量回收系统无法最大化工作效果。车的动能不仅无法回收转化成电能,只会变成没用的热量浪费在刹车盘上。智己超高效的三电和能量回收系统,配合正确的节能驾驶方式,能让智己LS6开出和其车身大小不相称的极低电耗。

刚从油车换到电车的老司机们可能会有一段适应过程,多开多练就好了,看着每次行程的平均能耗降低也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之所以把不短的篇幅留给给大陆MKC 1这个“”“深藏功与名”的配置,算是抛砖引玉,我下文还会提到。
LS6的三电系统目前是市面上最领先的,可以说没有之一,这是第一个让我惊呼厉害的点。三电系统属于电动车上的核心硬技术。而除了“硬实力”外,智己的“软实力”更让我刷新了对电车智能化的认识。
- 老司机般精湛的驾驶技艺,都在IM AD高阶智能驾驶系统里

让我惊呼厉害的第二个点,便是这次智己LS6软硬件全系标配的IM AD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体验完之后我陷入了一些“哲学”思考,比如我们人类驾驶员离失业还有多久?机器开车比人更精准和安全。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不再会有人质疑这句话。由于文字的信息表达有限,我分享三个在试驾当天,使用IM AD智能驾驶系统过程中的真实经历。

第一个是智驾系统比我先看到了100米开外的行人并提醒了我,那天中午我们将LS6开到了太湖的环湖路上,因为天气很好,很多人把车停在靠路边的位置在湖边看美景。当时是我在驾驶,突然之间仪表盘提醒我“前方碰撞危险”,我看了眼前面的车道上并无车辆急刹车也没有障碍物,以为是系统误报。但1秒钟以后,我才发现原来是前方大概100多米的位置,一辆停在路边的车上,有人从主驾驶开门下来,被智驾系统捕捉到了。当时我就觉得很意外,我都完全没看到那个人,但智驾系统提前捕捉到了风险并发出警示。这反应速度太快了,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也不一定能看到那个从车上下来的人。

第二个是智驾系统在城市NOA状态下的精准预判和博弈能力。傍晚,我们把车开上了高架,我把NOA领航辅助功能打开,车辆开始自行控制加减速、变道和进出匝道,由于第一次用智己这套IM AD智驾系统,心里其实还是有点慌。但没过多久,我发现智己LS6的领航辅助系统基本能预判我的想法,我是个不喜欢在慢车后面慢慢开的人,NOA领航辅助功能变道很积极。每次当我说,这应该要变道了吧,NOA几乎没有多少延迟地就开始打灯变道,以至于车上的其他乘客问我这智驾是声控的吗?(车上众人笑)
就在大家气氛欢快的时候,智己又自动打灯开始向右变道。但几乎同时,前车的右转向灯也开始亮了,这时智己LS6果断关上了转向灯,并停止了变道动作,保持在原车道行驶。我还没来得及细品这一波操作,右前方的一台车就突然贴脸加塞了过来,智己LS6没有任何多余动作,非常平稳的将速度降了下来,并和前车保持了安全车距。整个过程10秒钟不到,但智己NOA领航辅助的动作之丝滑,让我感觉比很多驾驶员的应对还要好。文字无法完全表达我当时的惊叹,强烈推荐大家有时间一定要去试试IM AD智能驾驶。

第三个是智己LS6不仅有老司机般的驾驶技术,还有当地人一样的路况熟悉程度。在高架上好几次我都疑惑,为什么最右边车道比较空,但NOA领航辅助就是坚持不变道过去。后来发现,看上去空空如也的最右边道,前方要么是匝道合流要么是车道变少,如果当时凭我的直觉变了过去,会陷入拥堵或者还得变回来。智己LS6的NOA领航辅助明显是结合了地图大数据的,结合前方道路情况,给出最优行驶线路。太秀了!
IM AD高阶智能驾驶体验如此之好,更让我感叹智己这次将智驾软硬件全系标配的策略,实在是非常有魄力。比起竞品车型只有高配才能选装NOA,硬件标配软件付费等策略,智己这波绝对降维打击。这么好的功能,就应该让更多人用上。

NOA领航辅助让电耗从20.2降到了19.5
对了,还要填上上文的坑,基于大陆MKC 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全解耦的特性,在NOA领航辅助开启的时候,智驾系统会大量用能量回收的制动来替代机械刹车,操作的细腻程度绝对是“钻石右脚”级别,因此NOA领航辅助状态下,能耗很低的,算是个小彩蛋。
智己的三电和智驾让我惊呼厉害,这次试驾让我还有不少意外发现
比如
-LS6新车几乎没有异味,座舱空气质量很棒。
-半幅方向盘视野真的很好,上手几小时就能适应,用习惯了爱不释手
-车顶天幕超级超级隔热,试驾当天明明太阳很大,而且基本在路上晒了一整天,但是车上所有人都一致反馈头顶一点不晒。电动车车主夏天需要穿戴防晒装备才能开车的段子,在智己LS6上不存在。

-POPO Sofa云感座椅是真的舒服,坐上去就像躺在乳胶床垫上的感觉,腰部和背部都是温和地贴服在座椅上,大腿支撑就像坐在副驾驶。且座椅角度刚刚好,在车上睡觉的话很舒服。

最后来说说我为什么“脸疼”和心疼智己官方吧。在去正式试驾LS6之前,我曾写了一篇深度长文。其中有质疑智己LS6把成本全花在三电系统升级上,底盘既无CDC也无空气悬架,LS6马力这么强劲的前提下,底盘行驶质感到底能否让人满意?在此我想向智己官方和智己底盘团队为我的草率结论表达一下歉意。

智己LS6的底盘,绝对是50万元以上车还不一定有的质感。如果用几句话概括的话,就是无论遇到怎样的烂路,悬挂系统都能把车轮紧紧按在地面上,完全不会让乘客有那种失重的弹跳感,太稳了。当天车上就有位乘客,在后座安详地睡了一个半小时,直至车抵达午饭地点才醒过来。我想,我开车稳当固然是一大因素,但如果车换成特斯拉Model Y或是极氪001,他还能睡那么香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天的试驾结束以后,除了对产品力的高度肯定,也让我对智己有了新的感慨。从LS6车本身来看,800v三电平台、能量密度235.7Wh/kg的100度大电池包、21000转的飓风电机、倍耐力蝎子轮胎、大陆MKC 1线控全解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全画幅双层镀银隔热天幕、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 X芯片等等等等,这些配置和用料哪个都不是便宜货啊?你才卖27万多?这感觉就像明明是Gucci、Burberry、Prada、YSL一身名牌套装,非要以Zara、HM和优衣库的价格卖给你。
实打实的用户血赚,厂家血亏,30万不到,交个朋友再说。
强烈推荐大家去试驾一下智己LS6,因为很多细节真的只有体验了实车才有感受。也希望智己这次能爆单,车卖多了朋友多了,亏损也就不是什么事了。加油
如果大家对智己LS6还有任何想知道的信息,请留言、私信告诉我都行,一定知无不言。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