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字数将近1000,可能需要点时间读完,但没太多生涩词汇,读起来应该不累,纯个人真实用车体验。
从15年开始接触新能源纯电汽车。第一辆开的是奇瑞eQ,看上的是五万总落地费用和沪牌。所以就忍了那160公里的续航,和3kw的慢充。刚开始用车的时候,和物业公司谈,帮我在车外旁装了个16a的插座,用随车充补能。到后来把3kw的慢充桩装上了。
那车配了我们六年,11万公里。最后由于底盘托底,电池故障,卖了。
第二辆纯电零跑C11,标称续航610公里,后驱,开了两年,四万公里,很少用快充,多数情况用的自家的充电桩。搬家也花了钱把桩挪了。
极越01是我开的第三辆纯电车。这次买的是四驱版,660公里标称续航。这车可以设置成根据驾驶习惯实时计算剩余里程,这似乎是国产OEM第一家这么做的。这能给驾驶员比较好的参考。我比较喜欢这一点。

我的车充满电后的续航是570公里。昨天我开到只剩下三十几公里的时候又跑去补能了。

我之前都是在家充电,很少会把车开到只剩10%不到的电。我还是比较爱惜自己使用的物件的。另外家充也确实比较方便,随用随充。所以买了握用过的二手车,电池保养的应该都不错。
这次换了极越01,因为有不限量的充电权益,心态发生了不健康的变化,总是想占这不怎么多的便宜。所以偶尔因为时间和行程没怎么配合好,就把电池开到了我自认为比较极限的状态。
这次446公里的行车基本上是上海郊区到市区的上下班通勤,有一段G50高速上,能超车就超车,没有刻意去锻炼黄金脚。在外停车时,哨兵模式常开,据说那也较费电,大约一小时一公里。有一天温度降到十度以下,下班途中开了暖气。
个人可以接受这续航。
深踩电门的时候,极越01会自动打开四驱模式,推背感明显。在G50高速上,常有“不道德”驾驶员或者是“无知”驾驶员把高速当上海市内高架来使用,120公里的限速,他们以70-90公路的速度龟速占用快车道,实在是让后车有点憋屈。这种情况下,极越01的加速、灵活精准的方向盘指向以及稳定的车身控制能帮我提高通行效率。
如果在家慢充,就是6.5kw的功率。

我打算偶尔用用,当慢充每个月给车子喂饱一次。在外快充我会设置充电到89%。
我会尽量找120KW以上的充电桩。基本能达到峰值100kw左右的充电功率。

从8%充到89%用时一小时。

高速公路上对充电桩则需要随遇而安。没得挑。有位置就去充。以每200-300公里就休息一次的频率去补能,大致上应该可以弥补长途高速行驶的焦虑,前提是运气好,有空桩。

车友们有问题可以留言交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