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年,产量和销量持续高速增长,然而电池这一关键技术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导致车主对续驶里程的焦虑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相比之下,燃油车加油只需5分钟以内,而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则普遍较长。慢充需要6至8小时,快充也需要至少30分钟,若遇到排队情况,充电时间更长,严重影响车主的用车体验。此外,快充也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用车成本。
为了解决这些行业痛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成本可控、随时随地、快速高效更换电池包的方法。通过理论和原理样机试验证明,该方法只需一人即可在9分钟内完成一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更换。这一创新技术极大提升了车辆用户的使用体验,有望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
换电方案研究方向确定
- 换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模式是指通过集中型充电站对大量电池进行集中存储、集中充电、统一配送,并在电池配送站内对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更换服务或者集电池的充电、物流调配以及换电服务于一体。此模式可以实现车电分离,车主采取电池租赁的方式降低整车购买成本,并且可以解决充电时间过长的问题。但是,电池更换需要使用设备,车辆设计需要考虑换电的结构,还要考虑换电站场地的要求。 - 换电方案选择
换电模式作为近年来广受关注并持续优化和改善的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方式,其优点和缺点都较为明显。现阶段市场上主要的换电方式有底盘换电、前舱/尾部换电和侧围换电三种。
(1)底盘换电是指从底盘下部拆下原有电池包并更换新电池包的方式,该方案主要应用在轿车、SUV、MPV及轻型物流车领域,目前主要是北汽、蔚来汽车、特斯拉等采用。此种方案易实现,更换电池用时较短,自动化程度高,但需要新建固定换电站和新增换电设备,导致现有的换电投入较高。
(2)前舱/尾部换电是指将电池包布置在车前舱/尾部,通过打开前舱盖/后背箱的方式拆除并更换新的电池包,该方案主要应用在轿车领域,目前主要是力帆、时空等采用。此方案不需要新建换电举升机构,通过手工操作机械臂实现换电,换电成本低,但需要两人协同操作,耗时较长,效率低下。
(3)侧围换电是指将电池包从侧面拆下并更换新的电池包,该方案主要应用在客车和货车领域,目前主要是新时空、电巴、许继等采用。此方案中电池布置最为合理,但侧围需要开口,影响整车外观。
通过各种换电方案的对比发现,底盘换电不占用车辆使用空间,不影响整车造型,是目前可行性较高的方案。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卡托式的电池包固定装置,通过便携式坡道或轮胎千斤顶将车辆抬高后,使用换电小车在车身底部进行换电的方案,改善现有底盘换电方案设备精度要求高、投入成本高、换电场地固定的缺陷,满足车主随时随地、快捷高效换电的需求。
- 电池包转运装置设计
电池包转运装置是新能源汽车换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形式直接影响着换电成本及效率的高低。本文基于叉车升降的原理和方便电池转运的原则,设计了一款换电小车。该小车结构简单,方便快捷,体积小,可升降。
换电方案设计及试验验证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换电模式逐渐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设计一种高效、便捷的换电方案,并通过试验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 换电方案设计
- 2.1 底盘换电方案
底盘换电是指将电池包从车辆底部拆下并更换为新的电池包的过程。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不占用车辆使用空间,不影响整车造型;
(2)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换电,可提高换电效率;
(3)换电时间较短,方便快捷。
然而,该方案也存在以下缺点:
(1)需要建设固定的换电站,场地选择受限;
(2)设备投入成本较高。
2.2 前舱/尾部换电方案
前舱/尾部换电是指将电池包布置在车前舱/尾部,通过打开前舱盖/后背箱的方式拆除并更换新的电池包。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不需要建设固定的换电站;
(2)通过手工操作机械臂实现换电,成本较低。
然而,该方案也存在以下缺点:
(1)需要两人协同操作,耗时较长;
(2)效率低下。
2.3 侧围换电方案
侧围换电是指将电池包从侧面拆下并更换新的电池包。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电池布置最为合理;
(2)不需要建设固定的换电站。
然而,该方案也存在以下缺点:
(1)侧围需要开口,影响整车外观;
(2)技术难度较大。
综合考虑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本文采用底盘换电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同时,为了解决设备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卡托式的电池包固定装置和便携式坡道或轮胎千斤顶的方案,以降低设备成本和实现方便快捷的换电过程。
- 试验验证
为了验证本文所设计的底盘换电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了原理样机试制和试验验证。具体步骤如下:
3.1 原理样机试制
我们选择某款SUV车型的尺寸和电池质量作为参考,试制了一台满足转运要求的换电小车、一个模拟电池包和一台模拟样车。同时,为了实现方便快捷的换电过程,我们设计了简易坡道和轮胎千斤顶的方案。
3.2 试验方案设计
试验模拟车辆驾驶人换电的过程,先将换电小车推至模拟样车底部,举升至拖住模拟电池包,解锁棘轮锁止机构,模拟电池包随着换电小车下降,换电小车将模拟电池包运至电池存放点后,搭载模拟的新电池包,运送至模拟样车底部,举升电池包进行初定位、终定位和电池包锁止,然后换电小车下降并离开模拟车辆。试验采取换电时间评价的方法,进行多次试验,通过秒表记录操作时间并取平均值。
3.3 原理样机试验结果分析
通过客观测试指标和主观评价结果说明,本设计方案换电时间短、换电投入低、换电方式便捷,可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减少用户续驶里程焦虑,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同时,本文所设计的底盘换电方案原理适用于不同车型、不同规格的电池包,比如换电小车尺寸的调整、卡托式安装装置尺寸的调整,为新车型开发过程中换电方案的设计和换电设施的建设和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人工智能|视觉算法|大数据物联网|储能系统集成|智慧充电运营平台
|智慧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运营平台建设|
华远系统是致力于人工智能(AI算法以及流媒体技术),信息软件技术,新能源、物联网等领域的集成商,在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停车,新能源及充电桩软件管理平台,车联网有整套解决方案以及成功的项目案例。
说明:本文章所引用的资料均通过互联网等公开渠道合法获取,仅作为行业交流和学习使用,并无任何商业目的。其版权归原资料作者或出版社所有,小编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若版权方、出版社认为本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小编删除。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