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出行中选择使用电动车。然而,在冬季,许多电动车用户发现车辆的续航里程明显下降,给出行带来不便。那么为什么冬季电动车续航会下降呢?

导致冬季续航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乘客舱加热、电池随温度降低的衰减、阻力增加。
空调制热
空调制热,是影响续航的大头。传统的燃油车一般是利用发动机的余热来供暖,而电动车由于没有发动机,只能依赖电池给车载空调供电来实现供暖,因此耗电量自然会增加。新能源车的PTC空调,虽然加热效率高,效果很好,但是能耗非常高。温度越低,空调制热需求越大,对应从动力电池获取的能量也就越多。此外,还有部分能量要用于除霜除雾。
为了降低空调制热的给续航下降带来的影响,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会采用热泵空调的方案。一般来说,新能源车制热空调方式主要有两种:PTC和热泵。采用热泵空调,会有效降低空调制热能耗,不过制热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在外界温度太低的情况下,体验并不太好。

电池衰减
动力电池有其固定的高效率工作温度区间。而最适合锂电池工作的温度则是在0-40摄氏度,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都会对电池续航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寒冷的冬季,低温会对动力电池产生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10℃以下的环境下,电池的性能会急剧下降。低温会导致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速度变慢,电阻增加,使得电池容量减少,充电效率降低,输出功率减小,从而影响车辆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
整体阻力
冬天,电动车整体阻力都在增加。比如,冬天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会增加,其次,冷态下空气密度也增加了,高速情况下对应空气阻力也有所增加。此外,还有传动带来的损失。所有运动件和传动件,中间润滑油随着温度降低,效果也会降低,对于传动效率会带来一定影响,这也会造成一定损失。
从目前来看,目前电动车暂时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消除冬季对续航的衰减,只能尽可能去抵消这种影响。目前电动车到了冬季,基本上还是要打个5-6折,还是非常影响出行体验。如果你只是在市区通行,那么基本还算够用,但是如果长途用车,可能就要时刻留意整车的续航表现,而且要注意沿途是否有补能点,及时充电。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