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第五届中国网约出行产业峰会在河南郑州成功举行

    数字河南官方头像数字河南官方头像
    数字河南官方2023-12-23

    12月22日、23日,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主办、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承办,通达车研院、智行盒子协办,全国网约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支持的第五届中国网约出行产业峰会在河南郑州成功举行。

    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河南省、郑州市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行业专家、车企、出行平台、金融租赁、充换电行业企业高管等各界嘉宾6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以“突围 共创”为主题,与会者围绕网约出行行业呈现市场饱和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保障司乘权益、如何与传统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如何应对政策和监管的变化等问题,以主题报告、沙龙讨论等形式展开研讨,为下一步如何推动网约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分享了精彩观点。

    此次会议上,国交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3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报告》,这一研究报告提出,2024年的网约车市场,司机权益保障将成为行业一项重要工作。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发布《河南籍网约车驾驶员工作与生活状况蓝皮书》初步调研成果,这一研究成果提出,关于司机权益保障,应在完善抽成、派单等平台规则,加强司机尤其是新司机工作技能培训,优化司机工作生活条件等多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网约车行业已迎重大转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及“新就业形态”的概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

    网约车作为灵活就业的代表性领域,在吸纳待业人员就业方面发挥着显著积极的作用,但是就业的“蓄水池”不能成为服务“洼地”。进入2023年,饱和成为网约车市场主题词,全行业普遍“不高兴”。与此同时,行业的发展面临的一些挑战和问题已不可回避:如何保障司乘权益,如何与传统出租车和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如何推动技术创新和服务升级,如何应对政策和监管的变化等。共同探讨和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促进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主办方,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许中志在致辞中指出,截至2023年11月,全国网约车用户数已经超过4.8亿,网约车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网约车已经成为公众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和挑战不断,如一线司机收入下滑、行业服务质量、平台合规运营等等,网约车行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作为城市交通领域国家一级协会,着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行业规范化、合规化发展,将继续关注和支持网约车行业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创新和变革,也期待看到这个行业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许中志表示,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迭代和进步,网约车行业将会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新能源车的网约车市场将爆发出空前能量,无人驾驶、新能源应用、碳交易等技术改变行业格局。同时也呼吁网约车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保证司乘安全,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2023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报告》发布

    针对网约出行市场的现状、趋势和挑战,出席此次会议的国交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牛文江发布《2023中国网约车市场发展报告》。这份市场研究报告披露,截至到2023年11月末,全国网约车平台公司共计335家,各地主管部门报送的网约车驾驶员数量为超过643万人,车辆为超过274万辆。

    从市场份额看,截至2023年11月末,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总订单的27.52%。从订单量看, 有四个月的日均订单量超过了2600万单,十一之前达到了大约3000多万单。订单量排前五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四川、江苏、山东,2023年中心城市中订单量排名前五的是:成都、杭州、深圳、重庆、北京。

    2023年月度经营规模过亿(月流水)的城市有38个,客单价排名前五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济南,其中上海的客单均价为38.61元,济南也达到了27元。38个热点城市中,单车月均流水最高的五个城市是:厦门、杭州、深圳、福州、青岛,这五座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合规率高。

    牛文江指出,行业的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网约车事中事后监管的认知和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已形成的一人一车一平台的模式,仅向平台发车,限制了车辆的正常流通,变相增加了司机进入行业的门槛;需要关注聚合平台的规范发展;以网约车司机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的劳动保障权益措施值得全行业好好想想;抽成等行业老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好的解决。

    针对2024年行业发展趋势,牛文江提出,司机权益保障将会成为社会关注的主旋律。广大网约车司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基本保险,凭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或者户籍所在地的医保,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出租车、网约车综合服务区需要进行重点建设,现在各地已出现司机驿站、司机之家、司机小站等各种模式,为司机提供充电、换电、住宿、休息、餐饮等等服务。

    此外,推进合规化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主题,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信用监管、联合监管的方式,提高合规率,将成为一个重要路径;创新行业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也是重要工作,具体包括创新网约车行业的保险险种跟费率,创新乘运人责任险产品,推动巡游驾驶员证和网约驾驶员证合二为一。

    司机权益保障保护成主题词

    针对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问题,交通运输部交通科学研究院政策法规室原主任、研究员李燕霞在会议上表示,目前对网约车驾驶员权益保障的政策主要内容,涉及到劳动合同、利益分配机制、社会保险制度、最低劳动报酬、休息时间、改善从业环境和工作条件、职业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在具体保障措施上,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完善协同联动机制,要强化工作协同,将保障劳动者权益纳入数字经济协同治理体系,建立平台企业用工情况报告制度,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联合激励承接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司法解释,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机制作用。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保护网约车驾驶员合法权益,充分发挥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和12315消费维权电话作用,及时处理乱收费、乱罚款等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处理情况。督促网约车公司建立首问负责制,及时受理并妥善处理网约车驾驶员的投诉。

    强化工会组织保障作用,拓宽网约车驾驶员维权和服务范围,将网约车驾驶员作为建会入会的重点群体,最大限度吸收网约车驾驶员加入工会。搭建从业人员与新业态企业交流沟通平台,探索建立网约车驾驶员人员与新业态企业平等协商的机制。

    本次会议选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河南地处中原大地,交通是河南的区位优势,在交通领域的从业人数众多,网约车司机是一个典型代表。广大河南籍网约车司机离开家乡,奔向全国各地,在新的城市选择加入网约车行业,他们的生存状态、从业状态如何,有哪些亟待解决的权益维护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关注点。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网约车分会会长顾大松在会议上发布了《河南籍网约车驾驶员工作与生活状况蓝皮书》。这一行业研究成果披露,目前在全国各地从事网约车运营的河南籍司机有30万人以上,骨干力量是30—50岁的男性司机,占比达到64.75%。其中,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比例近80%。一半以上河南籍网约车司机前往全国各地从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赴外地从业的司机主要来自信阳、周口两地。

    顾大松介绍,接受访谈调查的司机中,从业一年以下的新手司机占比达到35%。90%的司机日均在线时长超过12小时,超过74%的司机每月休息2—4天。63%的司机月均流水在8000元以下,8000—12000月均流占比为24%,仅有13%的司机月均流水在12000元以上,这类司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杭州。在未来一年内是否继续留在网约车行业,明确表示要留下的有48.47%,未过半数。其余超过一半的司机的态度为继续观望、离开、无法确定。访谈调查设置一个开放式问题——未来迫切希望要解决的工作生活问题,受访司机提到最多的问题是收入、与平台的关系,包括单价、抽成等。

    在权益保障措施上,这份研究报告提出, 要完善抽成、派单等平台规则,建立健全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与司机关系;加强司机尤其是新入行司机的工作技能培训,强化行业基本情况认知;优化司机工作生活条件,包括提供合适、优惠租赁车源、居住房屋支持,目前司机大部分休息时间是在车里,车企可以在车辆设计方面想办法完善一下;积极支持同乡老司机对新手司机开展传帮带工作。

    顾大松表示,此次发布的蓝皮书是初步研究成果,相关访谈调查及研究仍在进行中,期待更多司机参与问卷调查,以形成一份权威、全面的研究成果,供全行业参考,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转型之路的多种实现路径

    网约车的出现得益于技术进步,同时技术进步的步伐从未停止,从近年发展情况看,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将助力网约车行业的升级转型。

    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数字安全研究部主任蒋阿芳在会议上表示,数字化转型将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运营线上化,包括终端数字化,通过加装车载物联网设备,将车辆终端实现数字化。数字的网络化,运用云管理平台可以整合车、司机、业务、资金等全量信息,实现资源网络化协同;通过云端智能化,将推动网约车企透明化管理,随着中小网约车企数字化水平和管理透明度的提升,也会增强融资的便利化,帮助银行和租赁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融资服务和低成本资金,进而助力中小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实现集采降本。可以实现降低司机的租金,对于中小网约车企业而言,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获得低成本资金的支持。

    同时,网约出行可持续发展将会助力全社会绿色化转型,首先,网约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会助推交通领域的脱碳进程;第二,电网需求响应,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峰,能够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调解能力,减少电网端充电负荷。第三,运营车辆充换电在推进,网约车在高峰期集中运营,闲时充电集中运营车辆的充换电需求;第四是共享运力,共享运力会减少电池使用,一辆新能源汽车在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为几个环节,包括材料的开采和提炼,电池生产、汽车制造、汽车使用到最终汽车报废处理,网约车提高了车辆全生命周期的使用率,进而减少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蒋阿芳认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将是网约车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人员还围绕运力打造、人力资源+网约车跨界打造运力招聘新生态、产业金融、巡网融合、司机权益保障、一带一路下网约车的二手车红利等议题展开专题研讨,既有行业权威从业者的主题报告,也有邀请到网红网约车司机参与的沙龙讨论。

    盒子智行在会议上发布了海马EX00车型,盒子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署光表示,海马EX00车是深度定制车型,首批车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各种试验,预计2024年下半年实现量产交付。

    张署光认为,海马EX00将成为市场的真正鲶鱼,为中国网约车市场带来新的活力,让行业的从业者们再度开心起来,让网约车行业进入下一个可持续营收的新时代。

    编辑:张华

    主编:王猛

    主管:李伟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