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即将来临,各行业开启新篇章。回顾2023年中国车市,新能源车型增长迅猛,车企和车型竞争格局都有很大变化。消费者购车要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好看、好开等基本要求,有实力、有品质、可信赖同时价格更有诚意,才是消费者购车首选。这也带动各大车企加速产品研发、加快更新迭代周期,各种先进技术、豪华配置争相“上车”,带来更多更好选择。
近日,燃擎实验室将目光投向了两款备受市场关注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比亚迪秦PLUS DM(图片|配置|询价)-i与荣威D7 DMH。通过一番全面深入的拆解对比,不少汽车爱好者和潜在消费者的目光被楔在了两者之间,摇摆不定。然而,数据与细节常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让我们一起细数荣威D7 DMH的独到之处,看看到底谁能称霸插混轿车之王的宝座。

首先,谈论到底盘的平台构建。秦PLUS DM-i虽然采用了油改电平台的布局,这一特征在同类车型中较为普遍,但或许在创新与前瞻性之路上略显保守。对此,荣威D7 DMH显得更加先进和大胆,它运用了上汽集团全新的架构。这不仅意味着搭载了更多创新科技,更代表了这款车在设计之初就蕴含着深远的前瞻性和对未来出行趋势的洞察。
从底盘安全设计上来看,秦PLUS DM-i在电池包的保护方面稍显简单,缺乏单独的护板,而裸露的刹车管线和油路在极端条件下可能面临更多风险。荣威D7 DMH则做到了精益求精。它的下护板几乎做到全覆盖,对电池包的独立护板结构设计不仅彰显工匠精神,更在实际驾驶中为驾乘者提供更为稳固的保障。
油箱作为车辆的重要组件,其材质和工艺直接关系到安全性能。秦PLUS DM-i虽然使用了传统的铁制油箱,并以涂层进行防护,但荣威D7 DMH更进一步,采用了尼龙高压油箱。这不仅意味着更好的安全性,也体现出制造商在材料选用上的高成本投入和对安全的极端追求。

在车辆悬挂系统的比拼中,荣威D7 DMH同样占据优势。它的避震筒和前防倾杆的尺寸优于秦PLUS DM-i,致力于提升驾驶时的操控性和舒适性。对于后悬来说,秦PLUS DM-i使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架,而荣威D7 DMH则装备了更适应复杂路况的四连杆式独立悬架,使其在颠簸路面上能够更平顺,更好地保障乘客的舒适体验。
动力系统方面,两款车型均使用了1.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但荣威D7 DMH超级混动系统的同轴连接设计使得车辆的结构更为紧凑,不仅节省空间,也在NVH(噪声、振动和粗糙度)表现上更胜一筹。
一项关键指标——续航里程,在“中国车续航极限挑战”活动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秦PLUS DM-i的1020km续航已是佳绩,然而荣威D7 DMH的1704km续航更是刷新了中国混动汽车的纪录,并以极致的3.4L百公里平均油耗,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市场的反响最能说明问题,在上市仅一个月内,荣威D7 DMH的订单就破万,累计超出10019台。在这种态势下,厂家推出的限时权益价10.98万起,配上36期8万0息金融政策以及1.7万起的首付,无疑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具诱惑力的购车方案。
综上所述,通过种种细节上的对比,我们似乎可以一窥未来插混车型的淬炼方向。荣威D7 DMH无疑展现出了一款当之无愧的“插混之王”的风范。为此,我们拭目以待,看它是否真的能长盛不衰,持续领跑第二代国民插混车的浪潮。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荣威D7的内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您的想法,或者通过平台搜索荣威D7,获取更多相关资讯。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一个车型从不是件难事,关键在于如何从众多声音中辨别真金白银。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