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评测】FUJIFILM X-T50 轻巧高像素相机

    田田爱数码头像田田爱数码头像
    田田爱数码2024-06-28

    FUJIFILM X-T50 正式发布,今次富士跳过型号名称「40」而直接由 30 Mark II 跳到「50」, 所以单看名字就已值得期待。 而实际上FUJIFILM X-T50配备最新4020万像素X-Trans CMOS 5 HR影像感应器,并首次将5轴防手震功能引入X-T50双数系列机款,以这个机身大小引入五轴防手震,可说是一众富士用家所期待的一刻。 以下小编就同大家实际出外试相,看看这部新机各种表现。

    想要引入 5 轴防手震功能,就必需占用机内更多空间,对于一部体积细小的机仔来说是非常困难。 FUJIFILM X-T50 就做到引入防手震功能之余,机身厚度只比上代厚了 2mm,重量上加重了 60g,实在是十分难得,再者连电池、内存卡后重量也只是 438g,对大部份用家都不是太大负担。 重要是机身不会变得特别大部,仍能坚守 X-T50 双数系列机身娇小的传统,手掌较细的女生也能轻松使用,完全迎合到希望入手一部可换镜轻便相机朋友的最核心需求。

    FUJIFILM X-T50 令更多人在意的可能是其机身设计上的变革,过往 X-T30、X-T20 都比较四四方方,今代就显得较为「玲珑浮突」,机顶军舰部的收边变成梯形形状,持机的 grip 位手柄突出部变得更厚、Q 按键的突起部也变得更大。 与上代都是用上相同电池的情况下,grip 位变到这么厚,相信是为了装入 5 轴防震功能而挤出来的了。 虽然在实际应用中,手柄突出部可使持用家机更为稳定,不过整体机身形状设计上的改变,相信不同读者会有不同意见。

    ▲X-T50 跟来的是传统 Tilt 荧幕,对于高炒/低炒拍摄相片的用户来说,比反芒更为易用

    ▲机背配置一如过往 X-T 双位数相机系列,但细心留意其 Q 按钮的位置隆起幅度更大

    ▲新设计机身比较圆润,一改过往四四方方的风格

    ▲机顶转盘配置令它看上去似复古相机

    ▲右方转盘设有一键 AUTO 功能,一拨便可将所有设定都变成自动

    ▲本机所用的电池不变,同为 NP-W126S

    新菲林模拟转盘好玩实用

    不过设计上令用家大为兴奋的,是军舰部左手边全新菲林模拟效果转盘。 在上代 X-T30 II 它原本是一个摄影模式转盘,切换单张拍摄、连拍、包围拍摄等,但这些设定小编个人其实比较少去切换,今次换成菲林模拟效果转盘,就觉得非常实用,而且摄影时好多时间都在拨弄这个转盘,更强烈地享受菲林模拟功能的乐趣。

    ▲设在相机左方的菲林模拟转盘,比想象中更好用。 它可让你目视选择模拟菲林效果,更可自订 FS1~FS3,让你配置 3 个常用配置而不用拧来拧去

    其实以前FUJIFILM相机都可配置菲林模拟功能到军舰部转盘(X-S20等机款),或者LCD荧幕右上方的转盘。 之不过 XT-50 这个转盘给用家带来的震撼完全不同。 在实体转盘上,你可直视所有菲林模拟效果,想转到哪个效果,用手拧到那个位置便可,操作更加直感。

    而LCD画面更有新界面配合,扭动转盘时,画面左方会有新设的动画,显示出现时菲林模拟的种类,图示更变成菲林状,令整件事更加有feel。 画面也有更大空间比率展示切换菲林模拟后的新效果。 重要是这个设计增加了拍摄时的乐趣,令你有更大动力去拍摄更多、更好的相片,这种令人跃动心灵的设计,才是一部相机所需要的。

    ▲转盘转换不同模式时,画面会出现动态效果展示,展示的范围比例比以前更大

    ▲过往的 Q 选单同样可选择相片模拟

    今代 X-T50 引入之前 GFX 100II、X100VI 都有搭载的最新菲林模拟 REALA ACE,合共提供 20 款菲林模拟效果。 REALA ACE 模拟了富士已停产的 REALA菲林,在自然的颜色下加入几分鲜艳的色彩感觉,特别在蓝色与绿色上有更突出的色彩表现,加上纤细的质感、高解像感。

    以下是一些 REALA ACE 拍摄例子:

    实试拍摄

    机身变大,就连今次FUJIFILM新推出的Kit镜FUJINON XF16-50mm F2.8-4.8 R LM WR都变大了。 笔者个人就比较喜欢轻便出门,个人还是使用FUJINON XF35mm F1.4 R,用开的朋友都知,它是对焦比较辛苦、非常有「机械感」的古老标准镜头。 不过应用到本文拍摄试相所用的镜头是 FUJINON XF23mm F1.4 R,主要是小编希望这支成像较 sharp 的镜头,能发挥新影像感应器的真正实力。

    新一代传感器影像细致

    FUJIFILM 的 4020 万像素新一代 X-Trans CMOS 5 HR 背照式图像传感器,经历过 X-H2、X-T5,在早前的 XT-100VI 终于引入到轻巧型机身,而今次介绍的 FUJIFILM X-T50 更是可换镜机款。 第一步为用家带来的好处,是其最低标准感光度变成ISO 125(上代为ISO 160),电子快门速度最快可达1/180,000秒。 这两个元素有利于使用大光圈镜头,在日照猛烈的场景中,都可尽情开大光圈拍摄。

    实际上相机解像度由上代 2610 万像素提升到 FUJIFILM X-T50 的 4020 万像素,相片细致度提升就非常有感。 在 ISO 125、镜头收光圈到 f/4.0 拍摄时,相片每个细致部份的质感都能表现出来。

    即使在 23mm f/1.4 大光圈之下也有非常不错的解像感,相片显示到水泡油漆、绳索的质感,而水泡与栏杆的光线渐层变化也看得很舒服。

    对焦准确快速,识别人物准确度高

    今次 X-T50 拍摄人像时所用到的自动对焦技术亦再有增强。 相机搭载基于深度学习的 AI 自动侦测技术,识别人物、动物、鸟类、电单车、单车、飞机、火车、昆虫与无人机等对象。 特别是对于拍摄移动中的动物、车辆更加能准确且快速对焦。 今次实试的人物照当中,对于人物的对焦十分快速而准确。

    对焦够准确,也令大光圈拍摄时,完美中焦的机会大幅提升。 在今次测试的 23mmF/1.4 镜头于 f/1.4 光圈拍摄的相片,几乎每张相片都可用,很少出现对焦要等很久、不断尝试,而最后又对焦失败的情况。 在 Lightroom 上小编可以对着每张都中焦的相片,选取一张表情最好的相片; 而并非像以前般,只在众多不中焦的相片中找寻中焦相片。 X-T50 是一部使用时开心,回家睇相时都开心的一部相机。

    5 轴防手震效用强

    FUJIFILM X-T50新机最大卖点,除图像感应外就一定是新增的 5 轴防手震功能。 防手震功能对于拍摄城市景色非常有用,在大部份情况下,你只需要在 ISO 800~1600,快门 1/10~1/30 秒进行拍摄,在机内防手震的支持下,你可获得十分稳定的影像。

    就算再收细光圈到 f/4,强劲防手震功能都可协助你在 1/4 秒甚至 1/2 秒曝光之下拍摄到极为清晰的相片。 晚间时使用VIVID菲林模拟,颜色得到保留。 这张试相放大相片后可清晰看见左手边小草,还有相片中下方墙壁的细纹的解像感都十分高。

    如果想做一些长时间曝光拍摄,以今次实试的 23mm(全片幅换算 35mm)镜头下,慢至半秒甚至 1 秒手持拍摄都能拍摄到影像稳定,令人满意的相片。

    晚间城市景观 ISO 6400 可成常用感光值

    全新 4020 万像素 X-Trans CMOS 5 HR 影像感应器,也令夜间拍摄时保留高解像度画面与较细比例的噪声。 我们发现ISO 6400可成为FUJIFILM X-T50的常用感光度,虽然ISO 3200噪声明显较小,但ISO 6400画质仍然令人满意。

    我们再尝试利用 ISO 12800 拍摄,在很多情况下噪声对成像清晰度的影响也不是很大,足以可当作后备感光度,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在着重散景的拍摄情景中,你可看到在 APS-C 片幅的相机里面,都能做到主体清晰而柔和背景的效果。


    官方 M 转接环玩怀旧老镜+菲林模拟

    在这部内置机身防手震、高解像度影像感应器的相机上,当然也想试玩下一些古老旧镜头! FUJIFILM 实际上也有推出官方 M 转接环,使用其他厂商的 M 接环镜头。 用 FUJIFILM X-T50 让你在细小的机身中,在防手震功能保护的情况下在日、夜使用你的旧镜。 同时配合设于机身的菲林模拟转盘,很方便地在荧幕实时预览菲林模拟加上旧镜的效果。 我们发现FUJIFILM X-T50高解像度令中焦部份能够细致演绎,而焦外部份呈现出古旧镜头所带来的独特感觉。 对热爱怀旧相片效果的朋友来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组合。

    总结:轻盈机身结合高解像传感器、防手震功能理想旅行相机

    小编个人一直认为 FUJIFILM X-T50 双位数系列相机,有一个很迷你细小的 form factor之外,机身构造在富士中算是特别讲究。 在细小机身中,你都可感受到很坚硬的机身金属感、很实净的LCD屏幕旋转构造、转盘等,就算在FUJIFILM所有相机里面,这个产品线都是十分突出。 今次FUJIFILM X-T50将最新技术都引入这部迷你新机,新影片感应器、机身防手震,还有6.2K 30p影片拍摄与4K 60p 4:2:2 10bit颜色影片拍摄。 个人认为其吸引力绝不下于 X100VI。 接下来本文还有 ISO 同菲林模拟测试,请继续看下去。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