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骑士分享,不吹不黑聊摩托。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理没有对比就没有进步。因为任何事物一旦固步自封,就会很容易自大,所以时不时地拿出来比一比,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激励,也是为下一步的奋斗制定方向。

本期我们所要分享的车型来自于王野机车,该品牌在国产踏板车领域可谓是深耕多年,属于浙江台州系比较有资历的一员。目前旗下有多款务实且具个性化元素的踏板车。
内地市场的踏板摩托车有很多,但绝对的入门级50cc却是少的可怜,这主要是因为电动车对于此类产品的冲击极其明显,相同价格下只能用“电车省油,油车省电”来自我安慰。

不过王野并没有放弃这一排量,甲壳虫就是名副其实的50cc小踏板。该车目前售价4380元,在售车型为2023款甲壳虫二代,只有一个版本。

有人说这款车的外观很像本田的自由50,从整体轮廓到设计语言你还别说确实有那么一点神似,所以它的第一观感还算不错,相较于常规车型会很容易引发关注。

动力方面,该车所搭载的是一款50cc的单缸风冷电喷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的最大马力3.3匹,最大功率为2.4KW,最高设计时速60km每小时。
就数据来看属于中规中矩,并无太多亮点,唯独就是50 cc符合摩托车F照的驾驶标准。

当然这款车的结构设定非常适合街道代步,因为它具备紧凑小巧的特性,车长不过1700mm,整备质量也只有78kg,所以就会有较好的穿行能力,停车时也不会占用太多的地方。

至于其他方面就没有什么过多值得介绍的地方了,因为4000多元的踏板车不可能在配置上有太多的突破,无非就是前碟后鼓,指针仪表,机械钥匙,卤素光源。
那么问题来了,这款50cc的国产小踏板相比同排量的本田小摩托到底差了啥呢?

请注意目前本田在内地市场所销售的车型中并没有50 cc的小踏板,所以我们只能用海外版做一个简要对比。

本田在海外市场有三款50cc的踏板车,它们直译过来的名字分别叫“乔尔诺、指挥棒、扣篮”,这三款车型主要就是外形风格不一样,至于其他方面差别并不大。

从外观来看,这三款车型会更有代表性,就拿“乔尔诺”来说该车外观复古讨巧、并且还会非常的精致,这是王野甲壳虫所没有的,而此类车型要想有更多的用户选择,精细化将是主要发展方向。

此外,你别看这三款车型排量很小,但它们却都使用了液冷发动机,可能小明会说还没有小朋友拳头大的活塞“泡在”液体里能有多大的意义,但事实上,只要你了解机械特性就会发现,内燃机的冷却方式和发动机排量还真没多大关系,更多和压缩比有关。

本田的50小踏板虽然排量不大也就49cc,但是它的压缩比却达到了12:1,所以采用水冷系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如此一来,它们就具备了3.3KW的最大功率,4.1N·m的最大扭矩,单人状态下一升油能跑80公里,百公里油耗也就1.25L。


至于其他方面,这两款车倒没有太大区别,结构组合差不多。但本田50配置会略微丰富一些,不同版本会有LED灯源和无钥匙启动系统,但这说白了都是成本问题。

因此王野甲壳虫50相比本田50缺少的是精细化的质感表现和发动机层面的技术差异与性能区别。这说明国产小踏板还需要进化,唯有这样才能从电动车的包围中脱颖而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