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秦L DM-i日常实用性测试报告

    车质网头像车质网头像
    车质网2024-09-28

      比亚迪秦L DM(图片|配置|询价)-i凭借第五代DM技术,有着2100km的超长综合续航以及低至2.9L的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再加上还不到10万元的起售价,令其上市首个自然月销量就突破了20000辆,绝对称得上是爆款车型。那么作为一台家用中型车,比亚迪秦L DM-i在日常实用性方面表现又会是如何呢?本期《日常实用性测试报告》为您解答。

      测试车辆:2024款 比亚迪秦L DM-i 120KM卓越型

      官方指导价格:13.98万元

      一、功能性配置测试环节

      在功能性配置方面,评测车配备了前排无钥匙进入功能,只需携带遥控钥匙按下门把手上的按钮便可自动解锁,反之则自动锁车,十分便捷。

      后备厢支持车外按键、车内按键以及遥控钥匙这三种开启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性表现出色。

      发动机舱盖的开启开关位置位于驾驶位前部左下方,开启时需要拉动车内开关两下,然后抬起发动机舱盖即可。操作过程中,由于其采用手动单侧支撑杆,稳定性一般,且发动机舱盖重量较沉,开启和关闭比较费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门槛离地高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下车便利性。根据实测结果来看,评测车的门槛离地高度为390mm,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上游水平,驾乘人员日常上下车十分便捷。

      二、舒适性配置测试环节

      舒适性配置方面,评测车的前排座椅调节按键位于座椅左侧,位置合理且操作便捷。同时,主驾驶配备两组记忆功能,便利性表现较好。此外,前排座椅还配备加热及通风功能,舒适性表现优异。

      在主驾驶座椅测试中,评测车的主驾驶座椅最前端和最末端之间的距离为270mm,处于同级别上游水平,座椅可调节行程较为宽泛,可以满足大多数驾驶者使用。

      多功能方向盘支持手动上下调节+前后调节,经实测,方向盘前后可调节距离为60mm,处于同级别上游水平;上下调节角度为15.9°,同样达到了同级别上游水平。

      评测车的后排座椅提供了三个头枕,均支持上下调节,由于中间头枕与两侧头枕面积差距较大,且中间靠背填充物硬度高于两侧,对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会造成一定影响。

      前排中央扶手造型规整且尺寸适中,表面采用皮质材质包裹,枕靠舒适性不错。中央扶手虽然不支持前后移动和角度调节,但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依然可以将肘部倚靠在上面。

      三、多媒体配置测试环节

      评测车前排配备1个USB Type-C接口和1个USB Type-A接口,均位于中控台下方;后排同样配备1个USB Type-C接口和1个USB Type-A接口,位于空调出风口下方,布局合理且兼容性不错。此外,前排中控台下方还提供1个12V电源接口,能够满足车内乘客多种电子设备的用电需求。

      同时,我们对各个USB接口的电压与电流进行了测试,前排USB接口的最高电压和最高电流在9V和2.8A左右,后排USB接口的最高电压和最高电流在9V和1.4A左右,充电速度较快。

      随着如今智能车机愈发普及,越来越多的车型都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对于“智能语音系统”,我们通过以下四段固定话术,来评判语音交互系统在语音识别率、反应速度以及可控制功能等方面的表现。

      1、我有点冷/我有点热

      2、打开车窗/打开主驾车窗/打开天窗

      3、我要听“XXXX”(歌曲名)

      4、我要去京版大厦

      经过实测,评测车的智能语音系统能够全部识别上述指令,并且语音识别准确,反应速度较快。同时支持双区域语音唤醒识别、语音连续识别,整体的使用体验感比较不错,达到了行业主流水平。

      评测车在前排还配备了1个手机无线充电板,充电功率为15W,位于换挡杆前方,拿放手机十分便捷,日常使用便利性不错。

      四、空间配置测试环节

      作为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空间测试方面,在此前的试驾文章《家用务实首选 试驾2024款比亚迪秦L DM-i》,我们已经对其乘坐空间进行了体验,而此次将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同样较多的储物空间及其便捷性等方面进行评测。

      对于车内使用空间的测试,只针对前排触手可及的空间,不包括手套箱、中央扶手箱等需开启的空间。测试方法是将以下固定物品全部放置在前排的各个储物空间内,通过固定物品的放置情况来判断车辆储物空间的表现。测试选定的固定物品为:2瓶常规大小的矿泉水、1部大屏手机、1支口红、1个挎包、1副墨镜、1把折叠雨伞以及1包常规尺寸的抽纸。

      经过实测,评测车的储物空间达到11个,所有固定物品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摆放。尤其是中控台下方位置,有一个非常大的储物空间,可以放置不少物品,储物能力相当出众。

      后备厢内部造型较为规整,地板平整度不错。此外,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放倒后可以进一步拓展后备厢空间。对于评测车后备厢的基础数值,我们也进行了实测,开口长度为540mm;开口宽度为1150mm;后备厢进深为1100mm;后备厢地台与顶部的垂直高度为500mm。

      五、安全配置测试环节

      在车辆前、后方视野测试中,车内所有座椅均已调整至最低状态,所测出的数据与驾驶者正常使用时均有一些偏差,仅供参考。

      在测试前方视野环节,我们采用高70cm的桩桶作为参照物,随后调整车距,直至在主驾驶位可以看到桩桶上沿。经过测试,桩桶与车头最终测得的数据为2.5m,在测试过的同级别车型中处于中下游水平。

      后方视野测试中,依旧将桩桶固定摆放,随后移动车辆直至可以观察到桩桶上沿为止。经实测,后方视野所测得的距离为21.6m,成绩处于同级别车型下游水平,后方视野盲区较大。

      外后视镜视野范围测试时,首先让测试人员分别站在左右后视镜垂直10m处,随即开始向左右两侧移动,直至出现在两侧后视镜最外侧边缘为止,测出其横向距离。随后通过公式计算,便可以得出后视镜视野范围的夹角角度。角度越大则后视镜视野盲区范围越小,反之则后视镜视野盲区越大。

      评测车的左/右外后视镜均采用了普通镜片,实测左外后视镜视野范围为22.7°,右外后视镜视野范围为16.6°,数据层面两者均处于同级别中下游水平。

      在测试过程中,倒车雷达在1.2m处可感应到后方物体,雷达功率表现较为出色。参考往期测试经验,持续蜂鸣阶段越接近0.25m则越贴近日常使用习惯。从实测数据来看,评测车的倒车雷达持续蜂鸣提示距离为0.4m,与测试经验值差距较大。

      前驻车雷达最远可在1m处感应到前方物体,雷达功率表现出色。持续蜂鸣提示距离为0.25m,与测试经验值保持一致,便于驾驶者掌控前方距离。

      评测车配备了360度全景影像,并带有随动转向的倒车辅助线,且画质清晰度较高,实用性表现出色。

      车辆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遇到转弯或者掉头的情况,这个时候车辆的转向灵活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了解爱车在原地掉头时所需的路面宽度,能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剐蹭等危险情况的发生。经过实测,评测车原地掉头的最小路面宽度为9.8m,表现处于同级别上游水平。

      车内拉手对于行动不便的人来说很有必要,而且对于乘客在颠簸路面的乘车安全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评测车除了主驾驶车门,其余车门上方均配备拉手,便利性较为出色。

      六、续航测试

      在实际测试中,将车内空调温度调至22摄氏度,并开启EV模式以及NORMAL驾驶模式,座椅通风调至2档。行驶路线途经城市道路和环路,平均车速为50±2km/h。到达目的地时,车辆表显的公里数增加11km,续航里程减少13km,即平均每行驶1km消耗的续航里程约为1.18km。

      此外,对于充电效率我们也进行了测试。实测人员使用快充桩充电10分钟后(波峰用电),电量从15%充至39%,续航里程增加了29km,与车辆电脑预计的用时基本吻合。

      总结:

      通过本次测试可以看到,比亚迪秦L DM-i不仅燃油经济性表现出色,其日常实用性的测试成绩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多媒体功能,在同级车型中占有较大的优势。当然,比亚迪秦L DM-i在日常实用性方面还是有可提升的空间,例如发动机舱盖为手动单侧支撑杆、左/右外后视镜视野不好、后方视野盲区较大等。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如果您近期正打算购买一台具有高性价比且实用性表现出色的中型车,那么比亚迪秦L DM-i值得您重点关注。

    次阅读
    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