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国内单次最大规模汽车碰撞测试结果:路虎揽胜不如吉利帝豪?

    AlexCui聊车头像AlexCui聊车头像
    AlexCui聊车2024-11-02

    从安全带、安全气囊到吸能盒、ABS防抱死系统等等汽车主被动安全设计,往往是经过了血与泪的教训发生后,逐年累月精心打磨而成的解决方案,每一项改进都来之不易。

    但是受限于不同厂商车辆价格,技术水平乃至于管理水平的差异,当前汽车的安全性依然有很多瑕疵。尤其是高速公路追尾大卡车的场景,死亡率极高,已经成为重大安全隐患。

    高速追尾大卡车而人没事儿,这命有多大,这车有多硬,一般人可能是没有概念。

    即使在大卡车的防撞梁符合国标要求,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小轿车都极有可能突破防撞梁钻入车底;SUV车型,更很有可能直面货车大梁,来一场硬碰硬,质量稍微差一点的车,能把整个车顶掀掉。

    图1:懂车帝与北京质检院举行的30款车集中碰撞测试

    什么是货车的大梁,卡车大梁,学名车架。卡车基本都是非承载式车身,车辆行驶和自重的各种应力,都需要这两个大梁来化解,这两个大梁的坚固性,盖房子撑起来几层楼都绰绰有余。

    图2:卡车的车架结构

    数据上看,2020年全国高速事故形态与死亡人数占比的统计显示,追尾碰撞占事故总数的比例为42.61%,死亡人数占比达到42.83%。而在追尾碰撞事故中,最危险的情形是乘用车追尾卡车:这一事故类型致死比例,是乘用车与其他车型碰撞致死比例的4倍。

    所以说,高速上追尾卡车人还没事儿除了命要大,车也要过硬!

    这里说的“过硬”不是单纯指车的硬度,而是总体的安全性,直面卡车追尾的真实场景到底怎么样?而近期国内单次最大规模汽车碰撞测试结果的出炉无疑是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

    今年的4月-10月,由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简称北京质检院)作为测试机构,懂车帝作为全程视频影像记录者,在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顺义)进行了64公里每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80公里每小时70%重叠追尾碰撞56公里每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等3个项目共计90次测试。

    图3:懂车帝、北京质检院举行汽车集中碰撞测试的车型

    这次测试的车型上到大几百万的奔驰大G、路虎揽胜、奔驰迈巴赫,中到几十万的沃尔沃S60、途观L、雷克萨斯、极氪001、理想L6、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蔚来ET5T,再到吉利帝豪、比亚迪秦L、日产逍客、五菱缤果、比亚迪海鸥等等,都是各价位段销量较高的明星车型。

    而为了保证这场测试的公平性、客观性,这些车辆均为测试组在全国4S店随机自购的量产车型,均有购买发票记录和提车视频,车辆均为消费者能买到的量产车型,安全性和普通消费者的体验一致。

    图5:随机在4S店采购的车辆直接入驻北京质检院

    为保证专业性、权威性,测试所有环节由北京质检院专业人员完成,测试的标准参照多个国际和国内公开测试,懂车帝负责影像记录和内容发布,全过程可追溯。测试所用假人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Hybrid Ⅲ 50th男性假人及Hybrid Ⅲ 5th女性假人,具备良好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在各类模拟事故中更加真实地反映出乘员受伤情况,并获得全球各国检验检测机构认可。

    图6:测试所有环节由北京质检院专业人员完成

    图7:懂车帝负责影像记录和内容发布,全过程可追溯

    测试从消费者立场和汽车安全视角出发,围绕交通事故中“车损”和“人伤” ,开展车身结构、营救安全、乘员损伤三项指数的测试和评价,最终评价结果借鉴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IASI(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等国内主流评价方式,以直观的等级:优秀(G)、可接受(A)、一般(M)和差(P)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汽车安全研发、消费者购车用车提供数据参考。

    图8:此次测试的评价结果展示

    从这场测试覆盖的车型范围,热销车型的选择,测试的客观性、公平性、专业性与权威性看,在全球都是少有的,更是国内迄今为止单次最大规模汽车碰撞测试。而结果也有很多出人意料的地方。

    1|新能源车型的电池都没有发生起火,更没有爆炸

    消费者购车的时候普遍对新能源车型在剧烈碰撞中电池起火或爆炸有较多担忧。但此次测试中无论是混动车型问界M7、理想L6、比亚迪宋PLUS DM还是纯电车型极氪001、小米SU 7、特斯拉Model 3、蔚来ET5T、海鸥、五菱缤果,电池结构都保持相对完整的形态,更没有发生起火、爆炸等严重事故。这主要得益于国产电池头部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严苛的电池防护标准,配合整车厂在整车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防撞梁与吸能盒用料扎实,标准极高,进一步保障了新能源车的安全。

    图9:问界M7在64公里每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中的表现

    图10:小米SU7在64公里每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中的表现

    2|国产自主品牌车型安全性总体较高,部分优秀车型超过传统豪华车品牌

    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一分钱一分货是常识,但是这次测试中像路虎揽胜、奔驰G、宝马X5、奔驰GLC(图片|配置|询价)都没有取得亮眼的表现。

    奔驰G看似无比坚硬,公路坦克,但是在64公里每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测试中,A柱发生了变形,滚烫的机油撒了一地。同为自家兄弟的奔驰GLC甚至出现了安全气囊爆火的情形,现实中会导致乘员有极高的烧伤风险。

    图11:并不严苛的测试,奔驰G就发生了变形

    图12:奔驰GLC甚至出现了安全气囊出现爆火

    在同一个测试环节,宝马X5驾驶员位置,国产车型腿部没有保护,压力氪导致粉碎骨折的情形,反观美版宝马X5却没有减配,很好的保护了驾驶员腿部,价格这么高的车,怎么就差这点钱呢,想不明白;而宝马X5驾驶位上部出现了焊点失效的情况,极易导致尖锐部分刺穿头部,更是让人对其宣传的先进生产技术产生怀疑。

    图13 宝马X5的前排驾驶位国产版减配,驾驶位上部焊点直接失效

    而卖给了印度人的路虎揽胜的表现更是差到爆。在56公里每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中车顶天窗都掉了,副驾驶位完全被掀掉。

    图14 路虎揽胜卡车碰撞试验侧面

    图15 路虎揽胜卡车碰撞试验正面

    很难想象路虎揽胜高速卡车追尾的表现甚至不如价格是他十几分之一的比亚迪宋PLUS DM、银河L7,更不如凭借着轿车姿态优势吸能的吉利帝豪、北京现代伊兰特。

    吉利帝豪可是5万多起售的车型,不足路虎揽胜零头。但从碰撞结果看,即使是这个价位段国产车在结构设计上也相当出色,用料也极其扎实,甚至连A柱都没有断裂。反观路虎揽胜是A柱撕开,B柱严重变形,整个驾驶舱前部全部被掀开,这次测试还只是56公里每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真实高速场景下的车祸会比这更加惨烈。

    图16:吉利帝豪与北京现代伊兰特在56公里每小时30%重叠钻入卡车碰撞的表现

    3|全景天窗、隐藏式门把手虽然很美,但确实是安全隐患

    全景天窗确实是很美观,但是玻璃在承受应力方面却又是极其脆弱的。在卡车碰撞的测试中,带有全景天窗的车型,无一例外的全景天窗全部粉碎性破坏,由此而给驾乘人员的伤害也将是致命的。

    注意看下面的截图,某车型的全景天窗在碰撞的瞬间如同水花四溅。而很多燃油车在天窗设计上是有中间横梁的,无疑会提高整车结构的安全性。这次测试中奔驰迈巴赫的表现就可圈可点,B柱依然坚挺,后排人员没有明显受伤,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天窗中间横梁发挥的结构性增强作用。

    图17:某车型的全景天窗在撞卡车测试中完全粉碎

    图18:奔驰迈巴赫天窗横梁发挥了重要的结构增强性作用

    新能源车普遍使用的隐藏门把手在64公里每小时40%重叠正面碰撞实测中,再次出现无法人力打开的情况。虽然很多车企宣传中提到,隐藏式门把手有多项冗余设计,但是事故无情,冗余也会被有缺陷的设计击碎。

    图19:某款新能源车型的隐藏式门把手无法由人力正常打开

    在汽车消费市场,消费者是弱势群体,个体力量不足以挑战权威,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塔和公众的信息来源,承担着发现问题、报道问题的重要职责。这一职责不仅神圣,而且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透明度、公众的知情权以及社会正义的实现。

    这几年以懂车帝为代表的汽车垂直专业媒体做了很多测试,一些测试也是饱受争议,但是这次懂车帝联合北京质检院举行的汽车集中碰撞测试,测试过程由北京质检院开展,懂车帝回归记录者身份,测试的客观性、公平性、专业性、权威性都有较高水平,实在是难得的汽车安全测试标杆。这样的测试结果对于车企改善设计,行业制定标准也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次阅读
    4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