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全称为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中文全名是电子不停车收费无线系统,用于自动向使用收费公路、收费桥梁和收费隧道等付费行车场景下的车辆收取使用费或通行费系统。当车辆经过路边的收费读取器设备时,读取器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会触发应答器,应答器会发回一个识别号码,记录车辆的道路使用情况,然后电子支付系统向用户收取通行费。

ETC的工作原理
ETC最早由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维克里于 1959 年率先提出在华盛顿都会区实施电子收费系统;ETC有记录最早的商业正式使用场景,是1974 年新加坡率先在收费公路上实施部署使用;挪威自 1986 年开始广泛实施该技术,是全球先驱。意大利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部署高速公路全电子收费系统的国家。
在咱们国内,ETC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1998年交通部开始组织研究落地方案,1999年开展示范工程,到2003年, 广东、上海、 江苏、浙江、四川等地的联网收费系统已经初具规模。2007年7月,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国家标准《电子收费专用短程通信》GB/T20851-2007正式发布, 确立中国高速公路电子收费将采用5.8GHz组合式ETC技术,即“两片式电子标签+双界面CPU卡”的技术方案。2007年11月, 交通部组织召开“京津冀、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联席会议”, 公布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的技术方案。2014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建立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机制;建成较为完善的ETC基础设施网络,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00%。

随着技术的进步,ETC产品与用户体验也在不断迭代,国内消费市场上普遍对于ETC区分为三代:第一代造型上为插卡ETC,即我们通过银行渠道开通办理,将相应卡片插入ETC设备中,粘贴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处;第一代ETC解决了车主不停车缴费,便捷使用的核心问题,但是相应的美观性、安全性稍逊,并且需要提前储值、查账不便、注销流程繁琐等问题。

第二代ETC为非插卡式ETC(市场上也有称为第三代/第四代产品),相较于第一代最直接的改善就是无需绑定银行卡,由于无需插卡可以节省大部分产品体积,相应美观性有直接的提升,并可以通过联网支付系统工具实现实时扣款、线上查账,部分发卡方还与部分省市高速达成优惠协议,能为通过ETC结算高速费的车辆实现一定折扣;由于产品技术的升级,第二代ETC除了造型上的优化,普遍还在信号、能耗、灵敏度等方面上有较大的提升,部分产品已无需强调必须张贴至前挡风玻璃处,续航时间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也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选择产品。

第二代ETC的自我升级
在第二代产品推出后,随着用户规模的增大和认可度提升,每年消费量持续上涨,23年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关于开展ETC发行服务专项治理工作的函》开始对行业进行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消费售卖端乱象:如强制要求用户现金存储储值、无法提供发票、无产品售后保障、押金年费、私收服务费、不允许用户解绑等影响用户体验、造成风险等问题,极大的改善了市场消费环境。
第三代ETC伴随万物互联和半导体技术的进步,ETC作为一个物理终端载体,已摆脱单一电子收费的功能,增加了更多的产品可能性,如记录仪ETC一体机、手机互联、语音声控、停车监控,能高效的将多种功能集成在一起;但是随着新车智能化的提升,该类产品目前面临的消费市场压力较大。

多功能ETC一体机
管家个人比较推荐第二代ETC产品,由于不绑卡、便携性强、穿透力与续航性佳,价格相对较低,能满足大多数车友的ETC需求。
目前etc产品主流售价为100~300,主要区别为绑定流程是否便利、产品美观性、产品设计体积、续航、信号穿透力、信号处理响应速度、太阳能充电效率等,相对价格高的产品使用体验和售后支持相应体验更好。
如果不介意etc粘贴至玻璃处、体积大小和充电频率,则推荐选择50~100价位段产品,具备更高的性价比。

大家购买时注意选择大品牌大店铺,与客服确认安放位置、是否贴膜等因素下信号强度是否支持,以保障大家的消费权益。
最后,管家这边申请了500件福利,有玻璃水头枕香薰可以选,有需要的车友可以发表本文评论,本月内应该都能领的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