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也成为焦点之一,目前市面主流的充电方式有快充和慢充两种。
他们各有其特点,对动力电池的影响也有所不同,那么,快充和慢充哪种充电方式对电池更好呢?今天,彦祖就用大白话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希望对大家用车有所帮助。
喜欢此类内容,记得点点关注哦,持续更新。
什么是慢充?什么是快充?
慢充,一般是使用交流充电桩进行充电,它有功率较低,电流输出平稳,充电速度慢的特点,一般需要6-8小时才能充满,整体对电池比较温和。

快充,一般是使用直流充电桩进行充电,他有功率较高,电流输出较强的特点,市面上比较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在30分钟将电池从20%充到80%,但也因为功率高和电流强的特性,对动力电池产生一定的冲击。
快充和慢充的优势和劣势都有什么呢?
慢充的优势:
1、延长电池寿命
慢充因为使用低功率的电流,整体充电过程相对快充来说更加平稳,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电流带来的化学反应加剧的问题,因此也就可以减缓电池老化的速度。
2、安全性高
慢充的电池热量上升较慢,温度变化较小,因此过热风险较低。

3、更适合日常家庭使用
家庭用车不需要太快的充电效率,晚上停车时进行充电,白天使用,更适合家庭的使用场景。
慢充的劣势:
1、充电时间长,出行效率低
对于长途出行的朋友来说,慢充就显得不太友好了,慢充的时间较长,出行效率较低,确实比较耽误。

2、慢充严重依赖固定充电设施
慢充一般需要安装家用的充电桩,整体不如快充桩普遍。
快充的优劣:
1、充电速度快,充电效率高
快充的充电效率很高,短时间就可以满足电量补给,长途出行没有出行焦虑。

2、快充便捷性更强,出行效率高
公共快充桩数量较多,且整体分布较广,适合长途出行,便捷程度更接近油车。
快充的劣势:
1、电池损耗加快
快充时化学反应加剧,加快了电池的衰减速度,电池寿命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
2、温度升高明显
快速充电会使得电池温度快速上升,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80%后充电效率降低
快充一般会在电量达到80%以后明显减慢充电速度,以减少对动力电池的损耗。
作为普通用户,如何科学的使用快充和慢充呢?
1、日常用车,慢充为主,夜晚充电,经济还对电池好。
2、紧急情况,适当使用快充,但尽量避免深度放电,充到80%以后可以切换慢充或者暂停充电。
3、日常使用控制充电频率无论是慢充还是快充,都不要每天频繁短时充电,这样会加速电池老化。
4、选择适宜的温度环境
尽量避免极端温度。夏季充电前可以先让车子冷却,冬季可以使用电池预热功能加热充电环境,提升充电效率。

写在最后:
快充和慢充各有其优缺点,但如果从电池健康的角度来讲,慢充无疑是最佳选择,它的电流更加平稳,电池的寿命相对较长,但在长途出行也有其短板无法克服。
快充虽然充电效率高,但频繁使用也会加速电池老化。

因此,建议新能源汽车的小伙伴,日常使用要以慢充为主,紧急情况或者长途出行适当使用快充。同时,注意控制电量范围(20%-80%)、充电频率和温度条件,这样既可以延长电池寿命,还能减少充电成本。
关于快充和慢充的相关问题,你明白了嘛。
关于充电,还有什么疑问,评论区聊一聊,喜欢我的文章,点点关注,是对我莫大的鼓励,会持续更新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