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零跑月销量闯进新势力前三的消息刷屏,11月的销量竟然破了4万辆!之前默默无闻的零跑为何能打破了的“蔚小理”格局,入围新势力“顶流”呢?其实通过我对零跑C10(图片|配置|询价)的两次试驾,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我对零跑的关注是从去年广州车展C10发布开始的。最早看到C10的谍照就感觉这车的完成度很高,明显比零跑之前的车型更为成熟。

看到实车后觉得各个角度都很舒服,4.7米的车长很克制,没有做成傻大傻大的那种。全车虽然没有特别抓人的地方,但属于全方位无死角的那种,不刻意用前卫、另类、夸张的设计吸引眼球,这应该就是设计者想到达的效果,这样反而可以适合更广泛的人群。

C10的设计主打一个务实,在现在电车设计一个比一个激进、一个比一个另类的环境中,确实呈现了稳重与中庸的性格和态度,给人一种不浮躁的感觉。

所以在C10上市不久我就跑去试驾了一次,当时C10锚定的就是如日中天的理想,从车身上的宣传语就能看出来。

C10的做工感觉非常不错,很规整板正,只不过不像理想那样处处软包。驾驶感受中规中矩,底盘挺整的。自从有了电车,国产车底盘质感一下子就上来了,只是比较硬,也可以说比较运动,起码比理想硬。

智驾系统识别不了天津那种条状红绿灯,只有顶配有智驾,激光雷达和智驾捆绑,不像理想低配也有高速领航。摄像头都有,感觉图像识别还有待完善,目前很依赖激光雷达。当时就觉得C10是很不错的车,性价比我认为和理想L6平分秋色。

但我那时确实没想到零跑现在能卖得这么好,所以半年之后我又再次试驾了C10,仔细感受下这台我之前就看好的车型。

零跑车型和理想一样,都是入门即满配的,高低配只在智驾上有区别,特别适合选择困难症的人,不用为了舒适配置而在不同车型上来回取舍,这点非常好。

C10的座椅软硬适中,做工扎实,后排杯架的大小口径设计是个亮点,体现了对细节需求的重视。

内饰非常简约,如果去掉方向盘前的小仪表,简直就和特斯拉一个风格。

三九点的凹槽和平底让皮质方向盘握感很舒服,多功能按键和旋钮很简洁。

门板上下为植绒和皮质的拼接,中间隐藏了氛围灯。整体的内饰感觉就是低调而有质感,处处都体现简约的风格,但功能丰富、一样都不少,常用功能都触手可及。

8295的芯片保证了车机的流畅度,搭载激光雷达,智驾的硬件配置也是拉满。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枪黑色的镂空轮毂,很有战斗气息。零跑并没有跟随大部分电车用那种覆盖度很高所谓低风阻轮毂或盖子,这点符合传统审美,很好。
时隔半年再次试驾C10,底盘的感觉还是那么紧致,路感清晰,过坑洼时是那种让你能感觉到震动但又不颠的感觉,和大众车系非常相似,不像一些国产车为了舒适而完全忽略了路感。紧致的底盘可以带来良好的操控,提高过弯时的信心。难怪Stellantis能在零跑还不是太出名时跑来和零跑合资,C10从内饰到外形再到底盘质感都和欧系车十分相似,具备全球车型的潜质。

我试驾的是增程版,但全程无论是燃油优先还是动力优先模式,无论是车辆静止还是行驶中我都没感觉到发动机的震动,这让我很惊讶。记得试驾理想时,等红灯时启动燃油优先是能感觉到发动机启动的,虽然震动很轻微。C10上怎么一点察觉没有呢。我还问了销售,销售很实在,说周末试车的人很多,发动机一直是热机的状态,所以感觉不到。这个增程器确实优化得很好,这样让驾驶者无感,从静谧性和舒适性来说可以满分了。难道是不同于理想和问界采用的1.5T发送机,零跑的1.5发动机也继承了自然吸气平顺的基因。

作为电车,C10百公里7.68秒的加速不算突出,实际的驾驶感受也是这样,但我觉得却是个优点。其实电车想做加速快很简单,很多电车的油门都很冲,这也是很多人坐电车容易晕车的原因。C10主打家用,对动力输出的调校很克制。我开到100km/h,整个加速过程很线性和均匀,没有任何不适感。动力回收也不突兀,和油车非常相似,对老司机很友好。

通过两次对C10的试驾,再一次验证了我半年前的预见,C10是一款很有潜力的车型。大方得体的外形适合大众的口味,精致简约的内饰符合主流审美,紧致又舒适的底盘具备国际车型的潜质,平顺又足够充沛的动力进一步提高舒适性,入门即满配的功能配置诚意十足,再加上13万多的起步价格直接性价比拉满。
低调的零跑不玩噱头,用十足的产品力打动市场,终于换来销量的成功和用户的认可。刚刚又看到了巴黎车展发布的B10,感觉和C10一脉相承,应该同样是一匹黑马,就让时间验证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