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什么马自达被称为东瀛宝马?

    小冰侃车头像小冰侃车头像
    小冰侃车01-23

    车主一:

    东瀛宝马:从热血驾驭到自然融合的转变

    “东瀛宝马”这一美誉的起源,在车迷群体中虽无定论,但普遍认为是源自对马自达车型驾驶体验的高度评价,尤其是早期马自达6的出色表现。历经十多年,尽管这一称号依旧,但马自达的驾驶感受已悄然发生巨变。

    早期的马自达车型,如马自达3和马自达6,以其丰富的底盘反馈、硬朗的悬挂调校,以及与驾驶者的紧密沟通著称。尤其是马自达3,其底盘和转向特性几乎可与改装车媲美,而马自达6则因商务需求而相对收敛。尽管0-100km/h加速成绩并非出类拔萃,但油门响应的活跃性让驾驶者倍感兴奋。那时,马自达的动力响应如同业界普遍现象,得益于油耗法规的相对宽松,厂商乐于打造动力充沛的车型。

    与同期的宝马E90 3系相比,马自达车型在驾驶感受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拥有路感丰富、紧绷的悬挂和转向系统,驾驶者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得到车身的即时反馈。那个时代的方向盘,沉重而精准,让驾驶者感受到与车轮之间确切的机械连接,这种可靠性至今仍被许多车迷怀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马自达也在不断变化。如今的马自达车型,虽然仍被冠以“东瀛宝马”之名,但昔日的机械感已不复存在。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马自达身上,整个汽车界都在经历类似的转变。许多车迷因此钟爱中古车,对老车的机械感念念不忘。

    运动家用轿车的转折点或许可以从福特福克斯说起。这代福克斯的转向手感轻盈而敏捷,几乎颠覆了人们对操控的传统认知。这种“贼”的转向特性,让驾驶者只需轻微转动方向盘,车头便能迅速响应。阿尔法罗密欧Giulia更是将这一特性发挥到极致,其转向之灵敏,让驾驶者几乎可以毫不费力地完成变道。

    相比之下,新款马自达车型在转向设计上更为轻巧,但理念上却与福克斯、Giulia等车型有所不同。马自达追求的是驾驶者的直觉体验,即转向输入与车身响应之间的高度一致。这种“刚刚好”的驾驶感受,正如马自达开发人员所言,旨在减少驾驶者的修正次数,实现线性、一致的驾驶体验。

    如今的宝马3系也在向自然、舒适的驾驶体验转变。它不再刻意追求刺激的驾驶感受,但当驾驶者需要时,它又能迅速响应。马自达则更加东方化,其转向轻巧、自吸发动机循序渐进,与宝马一样在机械部分表现出色。尽管两者在内饰和后排空间上都有所妥协,但它们的变速箱却都异常强大,降挡迅速如闪电,让驾驶者惊叹不已。从这些共同点来看,马自达与宝马在驾驶理念上确实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车主二:

    马自达车主间流传的昵称或许只是种调侃。马自达,一个独具魅力的汽车品牌,始终将操控性能放在首位,同级车型中其操控体验无疑名列前茅。然而,在享受极致操控的同时,驾驶者也得接受它带来的较大噪音,包括风噪和胎噪。此外,其后排空间在同级车型中相对较小。不过,马自达在外观设计上颇为用心,堪称同级车型中的颜值担当,这一点应无异议。

    马自达所倡导的“zoom zoom”理念,或许需要一段时间的驾驶体验才能真正领悟。它执着于自然吸气发动机,并配备了换挡平顺的变速箱。尽管动力表现略显不足,但驾驶乐趣却十分丰富。称马自达为“东瀛宝马”,或许是因为它与宝马一样,都追求极致的操控体验,都偏爱使用AT变速箱,并且都愿意为了操控而牺牲诸多其他特性(如舒适性,尽管宝马在国内推出了长轴距版本)。但在我看来,称马自达为“东瀛法拉利”似乎更为贴切,因为它的外观和仪表盘设计都与法拉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次阅读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