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插混”和“增程”车谁更省钱?内行人:使用5年后,差距很明显

    我心灰暗头像我心灰暗头像
    我心灰暗02-02

    “插混”和“增程”车谁更省钱?内行人:使用5年后,差距很明显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益壮大的当下,插电式混合动力(简称“插混”)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简称“增程”)凭借独特优势,成为众多消费者的心头好。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那在长达5年的使用周期里,谁能更胜一筹,让车主钱包更轻松呢?

    购车成本:初看插混或略高

    在购车时,插混车型的技术相对更为复杂。它不仅拥有一套传统燃油发动机系统,还配备了较大容量的电池组与电机驱动系统,并且需要精妙的混动控制策略来协调发动机与电机的工作,这些因素致使插混车型的研发与生产成本较高,反映在售价上,往往比同级别增程车要贵。

    以某两款热门车型为例,一款插混中型SUV指导价为25万元左右,而一款增程式中型SUV指导价可能在22万元左右,差价较为明显。但部分地区针对新能源汽车会有购车补贴政策,一些插混车型由于纯电续航里程标准不同,享受的补贴额度存在差异;增程式车型因主要依靠电力驱动,在补贴政策上有时会与插混车型有所区别,这也会对实际购车成本产生影响。

    能耗成本:用电场景插混更优,长途增程略占先

    在日常城市通勤场景下,若充电条件便利,两者都能展现出不错的节能效果。多数插混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00公里左右,增程式车型纯电续航里程也基本在这一区间。假设每天通勤里程为40公里,一周工作5天,每周通勤里程为200公里。以每度电0.5元(家用充电桩夜间低谷电价)计算,插混车型一周用电成本约为20元(假设电耗20度/百公里)。增程式车型由于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在纯电行驶时电耗与插混车型相近,一周用电成本也大致如此。

    然而,一旦涉及长途出行,情况就有所不同。插混车型发动机可直接参与驱动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发动机能高效工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假设插混车在高速工况下油耗为5L/百公里,油价7元/L,行驶500公里,油费为175元。增程式车型发动机作为发电设备,在发电过程中会存在一定能量损耗,通常增程式车发电效率在30% - 40%左右,其高速油耗可能会达到6L/百公里左右,同样行驶500公里,油费约210元。

    从5年的使用周期来看,如果每年城市通勤里程占总里程的70%,长途出行里程占30%,插混车型在能耗成本上会稍低于增程式车型。

    维修保养成本:插混结构复杂,成本更高

    插混车型由于具备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电池等多种复杂部件,其保养项目更为繁杂。除了常规的发动机机油、机滤更换,空气滤清器、火花塞等部件的保养周期也相对较短,且混动系统的检查与维护也需要专业设备与技术人员,这使得插混车型的保养费用相对较高。一般来说,插混车型前5年保养总费用约为1.2万元左右。

    增程式车型发动机不直接参与驱动车辆,其发动机运转时间相对较短,使用频率低,磨损程度小,保养周期可适当延长。并且,增程式车型动力系统相对简单,减少了一些潜在故障点,维修成本也会相应降低。5年保养总费用可能在8000元左右。

    电池寿命与更换成本:插混更需关注

    插混和增程式车型都依赖电池提供动力,电池寿命和更换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正常使用和保养情况下,目前多数新能源汽车电池质保期为8年或15万公里。但实际使用中,5年后电池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

    插混车型电池既要支持车辆纯电行驶,又要在混动模式下频繁充放电,使用强度较大,电池衰减可能更为明显。若电池衰减严重影响使用,更换电池成本高昂,以常见的插混车型电池组为例,更换费用可能高达3 - 5万元。

    增程式车型虽然主要依靠电池驱动,但发动机可适时介入发电,减少电池深度放电的频率,理论上电池衰减速度相对较慢。不过,一旦电池出现严重问题,更换成本同样不低,一般也在3万元左右,但从5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增程式车型电池出现严重衰减需更换的概率相对插混车型略低。

    综合购车成本、能耗成本、维修保养成本以及电池寿命与更换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在5年的使用周期内,增程式车型整体成本相对更低。但消费者在选择时,还需结合自身的使用场景、驾驶习惯以及对车辆性能的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才能选出最适合自己且最省钱的车型。

    .万次阅读
    66评论
    68赞同
    收藏
    分享
    66评论
    6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