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车圈难题:为什么汽车的厂家指导价和4s店的价格差距那么大呢?

    小唐来说车头像小唐来说车头像
    小唐来说车02-09

    车主1:


    汽车价格涉及多方因素,常有厂家指导价与4S店实际售价的差异。厂家指导价是车辆出厂价加税费后的建议售价,类似食品的建议零售价。而4S店售价会浮动,涵盖宣传、人工、广告等销售成本,以及后期维护、质保、场地等运营费用。企业需盈利,故4S店售价通常高于厂家指导价。总之,车辆指导价与4S店售价的差异源于企业运营的多方面因素,指导价仅作参考。消费者购车时,应综合考虑各方信息,做出明智选择。

    车主2:


    汽车售价常涉及三价:厂家指导价、优惠价和落地价。

    厂家指导价,即出厂价或裸车价,是车辆的基本定价,供经销商参考。经销商会根据市场情况调整售价,通常此价不含配件、赠品及上牌等费用。

    优惠价有两种:一是厂商优惠,如帕萨特(图片|配置|询价)原价18.39-33.29万,优惠2万后为16.39-31.29万;二是4S店优惠,如再降1万则为15.39-30.29万。优惠力度因车型、地区而异,限牌或靠近厂家的城市优惠更大。

    落地价是购车最终成交价,包括车价(含优惠)、上牌费、车险和购车税等。附加价常藏猫腻,如4S店常以赠品价值抵消优惠,或强制在店买保险,还有上牌劳务费、加装配件和装潢等额外费用。

    如何防忽悠?三步走:一、提前致电确认优惠,提及网上优惠力度;二、到店先别交底,先询价,谈不下时再提之前致电;三、多比较,不仅看本地,也可考虑其他城市优惠,选择最优方案。

    总之,购车需细心,了解三价差异,防范附加费猫腻,才能确保购得心仪爱车。

    车主3:

    4S店作为独立的贸易公司,其盈利能力虽受品牌厂商影响,但经营成败终究取决于自身。与各行业品牌专营店相似,4S店需在市场竞争中自立门户。

    对于消费者,指导价是购车预算的基准;而对于4S店,它则是盈利的起点。4S店的销售毛利多基于指导价,涵盖单车返点、促销车型返点及市场推广返点等,通常10万指导价车型的总返点不超过2万元,合资车型尤为如此,自主品牌或稍高。然而,市面上不乏裸车价优惠超2万元的车型,这背后有何奥秘?

    其一,薄利多销。4S店为完成年度任务或升级经销商等级,不惜降低单车利润,以量取胜。超额完成任务者,奖励更丰厚。

    其二,衍生品销售。虽车价优惠,但4S店常强制销售附件、精品、保险等,利润可观。金融贷款业务亦是盈利点,故销售偏爱贷款客户。

    其三,售后服务。降价促销量,销量增则回厂维修量增。售后是4S店利润大头,保期内车主多选择回店保养,故购车时赠保养成常态。

    销售乃4S店生存之本,卖车乃利益链起点,即便微利或无利可图。为确保市场秩序,厂家会采取措施控制各地区价格浮动,避免价格战导致无利润。然而,仍有4S店为争销量而阳奉阴违,私自降价,以期获得更多厂家支持与返利。

    次阅读
    2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2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