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 “天神之眼” :智能驾驶--产业全解析(附细分龙头)

    比亚迪将于2025年2月10日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融合多传感器、自研芯片及算法,目标是通过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如高速NOA系统)的普及,实现L3-L4级自动驾驶,覆盖更多价格区间车型。

    令人振奋的是,有媒体称比亚迪计划将“天神之眼”下放至10万元级别车型,20万元以上车型中提供高阶智驾选配,30万元以上车型中标配该系统。这不仅将推动比亚迪自身销量增长,还将颠覆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

    比亚迪的“天空之眼”智能驾驶系统到底是什么,上下游产业链、竞品对手有哪些?另外合作伙伴、挑战与趋势是什么?今天全面展开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天神之眼”

    1、基础概念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结合比亚迪自研的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和端到端算法架构为核心,协同周边分布式域控,具备整车各类传感器的高度融合感知能力,首创提出控制算法的分布式布局,极大提高了「整车智驾」的响应速度和驾驶体验让「整车智驾」真正做到在危险发生前尽早识别、尽快纠正、精准控制。

    就如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整车智能,才是真智能”,该技术架构以整车智能智电融合为核心,通过更强的硬件和基于璇玑架构的整车融合感知,以及超人类安全网的规控,实现 BAS3.0 + 超人类驾驶辅助的广义驾驶。

    2、分为三个等级

    (1)天神之眼100: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由 12 个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和 12 个超声波雷达,智驾芯片用的是英伟达的 Orin N或黑芝麻,芯片算力为 84TOPS,部分车型如 24 款汉 EV 用的是地平线征程 5 芯片,算力 128TOPS,能实现高速 NOA,主要用在10万级别车型上。

    (2)天神之眼300 :标配了激光雷达,配备英伟达Orin-X 芯片,算力为254TOPS,由 1 颗激光雷达、13 个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组成,可实现高速+城区的全场景 NOA,主要用在王朝海洋旗舰车型及腾势方程等中高端车型。

    (3)天神之眼600:基于英伟达双 OrinX 芯片, 3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12 颗高清摄像头;主攻城区无图 NOA(端到端大模型+车位到车位),在仰望等高端车型上搭载。


    3、什么是BAS3.0 +

    BYD Assistant Driving System 3.0+,是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于2024年8月 腾势Z9GT预售会上提出。


    BAS 3.0+“广义”智驾分两部分:一是BAS 3.0狭义智驾,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智能驾驶系统;二是“+”,也就是与狭义组建广义智驾的增强部分。两部分都由传感模块、感知模块、规控模块及执行模块构成,且各模块之间桥接、互通,组成大感知、大规控、大执行。狭义智驾是为了实现“类人类”,有了“+”,则能“超人类”驾驶。“超人类”才能带来L4最高级别智能化体验。


    以下是BAS 3.0+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技术&功能升级:Bas3.0+系统通过数据驱动的大模型技术,实现了从2D到3D的感知算法飞跃,显著提升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系统增加了如“天神之眼”和“智能蟹行”等特色功能,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城市道路、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

    数据处理&算法优化:比亚迪智驾车型搭载量已突破400万辆,是中国最大的智能驾驶车云数据库;自研端到端大模型,具备高效学习和快速迭代能力,实现智能驾驶决策的自适应进化,保证不同路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感知系统&执行能力:基于璇玑架构打造的整车融合感知系统,中央计算平台实时监测车辆状态、驾驶员行为,提供全场景、全天候的智能安全保障;比亚迪全球首创易四方泊车、易三方泊车等技术,可覆盖300+泊车场景。

    4、天神之眼-软硬件配备

    (1)硬件配置:

    全球首款完全由整车厂自设计开发、自生产的车载计算平台,基于高算力的AI芯片,性能强劲、安全可靠,更好实现感知、定位、决策、规划、控制。

    以腾势 N7为例,配备了DiPilot 300「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搭载包括 2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和 12 颗高清摄像头,支持高快领航、城市领航、自动泊车等全场景驾驶辅助。

    (2)软件能力

    在决策层面,“天神之眼”配置比亚迪全自研高算力智驾计算平台。目前仰望U8(图片|配置|询价)采用的双Orin X芯片性能最强,算力达508tops。腾势品牌将采用黑芝麻的华山A2000系列芯片,集成了CPU、DSP、GPU、NPU、MCU、ISP和CV等多功能单元,全场景通识智驾设计。

    比亚迪用DiPilot+芯片算力为智能驾驶平台命名,目前已经推出DiPilot100、300、600。比亚迪表示,未来将会推出DiPilot 1000、2000平台,从而为L3级自动驾驶落地做好准备。

    在感知上BAS3.0+传感器方面增加整车近100种传感信号,感知主干网络增加整车感知网络,规控网络增加超人类安全网。

    执行环节,除了传统执行器以外,新增独有的易三方、易四方、云辇等技术,整体实现驾驶安全控制。

    5、天神之眼-智能驾驶回顾

    (1)2023年7月3日在腾势N7智能猎跑SUV车型发布会上,比亚迪发布该系统;

    (2)2024年1月: 璇玑架构发布,璇玑架构以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一脑指的是中央计算平台;两端指的是车端 AI和云端 AI;三网指的是车联网、5G 网络以及卫星网络;四链指的是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四大核心链路,包括传感链、控制链、机械链以及数据链。

    它通过行业首创双循环多模态AI——璇玑AI大模型、千兆以太网通讯,实现车内决策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化,并大幅度提升通讯效率。简单点说就是,璇玑架构让汽车有了智能化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整车像一个高级智慧生命体,可以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未来可以让汽车集成更多的功能和智能化。

    (3)2024年4月: 代客泊车,功能上线,包括:自动过闸机、 停车取物、极限会车、一键召唤等功能;

    (4)2024年5月: 无图城市领航,深圳开放;

    (5) 2024年6月: 无图高快领航 全国开放

    (5)2024年8月:BAS 3.0+、在全球首创易四方泊车(仰望系列)、易三方泊车(腾势Z9GT等),有超300种泊车场景:依靠多个电机独立驱动的能力,能够轻松完成侧方小车位和断头路小车位的轻松泊入,灵巧如神龙摆尾,醒狮摇头等功能:在数据层面,比亚迪智能驾驶车型搭载已突破400万辆,位居中国第一,具有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在算法层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端到端大模型和超强的迭代能力,支撑了比亚迪高阶智驾的快速迭代、快速更新。在感知层面,基于璇玑架构打造的整车融合感知,中央计算平台完成整车全传感链大融合,可实时监测全车信息、车辆状态、车主驾驶状态,使车辆拥有360度全场景、全天候、全地域的感知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驾驶的安全与舒适。在执行层面,易三方泊车发布、易四方泊车上线,做到智能泊车能力的跨越式领先,重新定义智驾技术新高度。

    (6)2024年10月:无图城市领航(CNOA),开放广州、上海、北京、苏州、西安、成都和之前开通的深圳,共7城。

    (7) 2024年11月: 无图城市领航, 开放19省市。

    (8)2024年12月:无图城市领航 ,全国都能开, 有路都好开,使智驾水平迈入行业第一梯队:无论是城市街道、高速公路,还是乡间小路,比亚迪的“天神之眼”都能辅助车主,更安全、更有效率的通过,让车主可以尽情享受智能出行带来的乐趣。

    (9)2025年2月10日将在深圳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重磅推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二、竞对分析:

    2024年,比亚迪销售了425万辆乘用车,不仅是中国车企的销量冠军、也是全球新能源的销量冠军;同时2024年也是比亚迪品牌成立30周年,成为全球第一个新能源产销突破1000万辆的车企

    显而易见,比亚迪在电动化时代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汽车竞争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比亚迪的智能化水平一直被诟病四平八稳,座舱智能比较落后,中低档车型一般只有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泊车等基础智能驾驶功能,智能化水平一直处于行业于第二、第三阶梯。

    正因如此,2024年比亚迪在“智驾方案”上全面发力,对标行业标杆,缩短差距,逐步迎头赶上。24年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全国开启“无图城市领航功能(目前全国只有5家),让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水平晋升行业第一梯队。

    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是:Tesla、华为、小鹏、蔚来、理想等车企,2025年这些车企品牌重心是优化城市无图NOA体验。第二梯队:其他自主品牌均在加速追赶高速NOA和城市NOA。

    具体智能驾驶格局和竞争对比,简略可看以下2个表;详细请看上一篇:AI智能驾驶:2025年全景解析(附产业链&各梯队玩家)

    下表1为:主要车企2025年智能驾驶现状&预测(来自东吴证券


    下表2为:主要车企积极布局--智驾端到端大模型对比 (来自开源证劵


    三、产业链&相关企业

    智能驾驶的环节大制可分为:感知、算法决策和执行,相关公司可以看下面的表格:

    1. 上游:硬件与软件核心组件

    (1)传感器

    ①激光雷达:速腾聚创(M1)、禾赛科技(Pandar系列),比亚迪或采用多供应商策略降低成本、永新光学激光雷达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光刻镜头应用于PCB光刻制程

    ②毫米波雷达:传统供应商博世、大陆(高端车型),国产化替代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中低端)。

    ③摄像头:舜宇光学(车载镜头龙头、HUD光学配件,通过合作伙伴为BYD等终端车企提供车载光学产品)、欧菲光(模组),配合自研图像处理算法。 联创电子:是比亚迪车载光学的重要供应商。宇瞳光学:公司的车载光学产品包括车载镜头、HUD光学配件、激光雷达光学件,通过合作伙伴为比亚迪等终端车企提供车载光学产品。

    前后摄像头:珠海三目科技、格英特电子

    ④ 超声波雷达:低成本方案,主要用于泊车辅助,弗迪科技和速腾聚创、君歌电子均有比亚迪的业务。

    (2)计算平台与芯片

    ①自研“天神之眼芯片:专注低功耗嵌入式AI,可用于预处理传感器数据。

    ②高算力芯片:英伟达Orin(高端车型)、黑芝麻华山A2000系列(中高端车型)、地平线征程5(性价比路线),支撑复杂算法运算。

    (3)软件与数据

    ①算法:自研感知(多传感器融合)、决策(拟人化驾驶模型)、控制(线控底盘集成)。

    ②高精地图:四维图新(国内合规资质)、百度(高快速路覆盖),结合实时众包更新。

    ③V2X通信:华为5G T-Box(车联网模块),支持车路协同,中国移动(路侧单元部署)


    2. 中游:系统集成与测试

    (1)域控制器:自研中央计算单元(如“DiPilot Brain”),整合传感器数据与算法, 经纬恒润可博达

    (2)仿真测试:腾讯TAD Sim提供虚拟场景库,加速算法迭代。

    3.下游:应用与生态

    (1)整车搭载

    ①高端品牌:仰望U8(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腾势N7(城市NOA)。

    ②走量车型:汉、唐升级版支持高速导航辅助。

    ③技术输出:向一汽、长安等提供智驾方案,探索“比亚迪Inside”模式。

    ④出行服务:与滴滴合作Robotaxi试点,反哺数据闭环。

    (2)下游应用生态:

    ①车联网(中兴通讯);② 云端服务:360 ;

    ③智慧交通(千方科技);④5G网络安卓系统:美格智能。


    4. 比亚迪核心合作伙伴

    (1)高级ADAS系统合作:保隆科技、豪恩汽电

    (2)中控屏:京东方、天马微电子、长信科技、华安鑫创

    (3)底盘制动转向系统等:伯特利、亚太股份、拓普集团、高新兴、科博达

    (4)智能座舱:德赛西威(获比亚迪订单)

    (5)智驾驶行车记录仪:中原内配

    (6)智能热管理:三花智控、银轮股份等


    四、挑战&展望

    比亚迪凭借着“天神之眼” 智驾技术逐步实现了弯道超车,得益于智驾研发上,比亚迪拥有 4000 多名庞大研发团队;目前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L2 级智能驾驶搭载量位居中国第一,“天神之眼” 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量产交付,同时还成为全国首个获得 L3 级测试牌照的汽车企业。

    到2025年,比亚迪所有车型估计大概率都会搭载“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不仅仅是高端的仰望、腾势、方程豹会搭载智驾方案,王朝也会搭载,就如10万左右的海豹05 DM-i的高配车型,就已经开始搭载。比亚迪的“科技平权”智驾风暴,让消费者真正“用得起、用得好、用得爽”,这便是令人最兴奋的事!

    同时,随着DeepSeek的爆火,R1 可以蒸馏成自动驾驶车端小模型,适配自动驾驶车端需求,势必带来智能驾驶的新革命。一方面比亚迪与一线品牌或特斯拉之间的差距将逐步缩小,迫使各大车企加速迭代技术,优化驾驶体验,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另一方,各车载芯片厂,可实现端到端效率提升,节省训练资源,大大降低了开发成本,最终让老百姓真正受惠。

    总之,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自研芯片、算法)+开放合作(速腾、英伟达)构建“天神之眼”生态,短期聚焦高端车型差异化,长期目标成为智能驾驶核心引领者。未来DeepSeek等大小模型的迭代,比亚迪需在算法突破、成本控制及政策协同中寻找平衡,让其在智能电动车“下半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