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浪潮中,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它不仅承载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更以一系列颠覆性的功能和亮点,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剖析,天神之眼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一、天神之眼:技术原理大揭秘
比亚迪天神之眼依托于高度集成的中央计算平台,融合了车规级芯片、AI 算法以及高精度传感器等核心技术。通过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与分析,系统能够快速做出决策,为驾驶员提供全方位的驾驶辅助。
二、颠覆性亮点,引领行业变革
1.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实现“全民智驾”

- 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系统,覆盖从7万元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包括入门级车型如海鸥(图片|配置|询价)等。这一举措打破了智能驾驶技术仅限于高端车型的传统格局,真正实现了“智驾平权”,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阶智驾带来的安全与便利。
2.三大技术方案,覆盖不同场景
- 天神之眼 A(DiPilot 600):搭载于仰望品牌,采用3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2颗高清摄像头,支持城区无图NOA(端到端大模型),适用于高端车型513。
- 天神之眼 B(DiPilot 300):搭载于腾势及比亚迪中高端车型,配备1颗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 X芯片,支持高速+城区全场景NOA。
- 天神之眼 C(DiPilot 100):搭载于比亚迪品牌车型,采用前视三目摄像头(5R12V方案),支持高速NOA和代客泊车功能,适用于10万元以下车型。

3.全球首创的前视三目摄像头
- “天神之眼C”采用全球独创的前视三目摄像头方案,结合5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实现了高精度的环境感知和快速决策,能够在高速和城市快速道路上完成上下匝道、车道保持、自主换道等复杂任务。
4.代客泊车与记忆领航功能
- 代客泊车(AVP):成功率高达99%,支持自动泊车、取车、锁车等功能,极大简化了停车流程16。
- 记忆领航(MNOA):针对高频通勤路线,能够记忆用户的驾驶习惯,实现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自动超车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驾驶的智能化体验。
5.全栈自研与数据驱动
- 比亚迪通过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实现了从传感器、算法到执行器的全闭环控制。其璇玑架构(“一脑、两端、三网、四链”)为“天神之眼”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确保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快速迭代。
- 比亚迪拥有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累计销售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每天新增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预计2025年底达到1.5亿公里/天,为算法优化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持。
6.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
- “天神之眼”系统在安全方面表现出色,支持高速AEB(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在100km/h下稳定刹停,未来还将升级至120km/h和140km/h。此外,系统能够在复杂路况下精准避障,确保驾驶安全。

7.成本领先与市场普及
- 比亚迪通过全栈自研和规模化生产,大幅降低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成本,使其能够下放到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中。这种“增配不加价”的策略不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8.超视距感知:
- 采用了先进的激光雷达与摄像头融合技术,可实现对超远距离目标的精准识别。即使在复杂路况下,也能提前数秒发现潜在危险,为驾驶员争取宝贵的反应时间。相比传统的毫米波雷达方案,探测距离提升了 [X]%,精度更是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9.全域融合算法:
- 这是天神之眼的核心优势之一。通过对多源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融合与分析,系统能够构建出更为精准的环境模型,实现对车辆周围 360 度无死角的感知。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的自动驾驶,还是在城市拥堵路段的自动跟车,都能应对自如,为用户带来丝滑般的驾驶体验。
9.智能路径规划:
- 基于实时路况和地图信息,天神之眼能够为驾驶员提供最优的行驶路线。不仅能够避开拥堵路段,还能根据车辆的电量、续航里程等因素,智能规划充电站点,真正做到让出行无忧。
三、同行业对比,优势尽显
与特斯拉的 Autopilot 相比,天神之眼在硬件配置上更具优势。特斯拉主要依赖摄像头视觉方案,而天神之眼则采用了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在复杂环境下的感知能力更强。
在与小鹏的 NGP 对比时,天神之眼的全域融合算法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NGP 在某些场景下可能会出现感知偏差,而天神之眼凭借其强大的算法,能够更准确地识别道路标志、车辆和行人,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驾驶辅助。
四、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将持续升级。未来,它有望实现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安全、智能的出行体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神之眼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标杆,引领整个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如果你对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感兴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起探索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