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5年2月的最新信息,比亚迪在智能驾驶(智驾)领域已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其技术水平和供应链布局呈现以下特点:
---
### **一、比亚迪智驾技术水平**
1. **市场渗透与销量表现**
- 2024年比亚迪L2级及以上智驾车型销量达120.3万套,位居国内第一,远超理想、特斯拉等竞争对手。
- 2025年目标是将高阶智驾(如高速NOA)覆盖至60%的车型(约300万辆),并推动10万-20万元级车型的智驾普及,打破“智能化=高端专属”的行业定价逻辑。
2. **技术架构与自研能力**
- **“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支持高速NOA、无图城市领航(CNOA)等功能,采用自研的“璇玑”中央大脑架构,结合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模态传感器,实现类人类驾驶体验。
- **芯片研发**:自研80-100TOPS算力的智驾芯片(预计2025年底流片),覆盖8万-30万元车型,但短期内仍依赖地平线、英伟达等外部芯片。
- **算法与数据**:基于400万辆智驾车型积累的庞大数据,推进端到端大模型算法迭代,并自建2000PFLOPS算力的AI超算中心。
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比亚迪提出“智驾平权”,计划全系车型标配智驾功能(从7万元的海鸥到百万元级仰望U8),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倒逼行业竞争升级。
- 在2025年上海车展前,比亚迪将推出搭载DiPilot300系统的汉L、唐L等高端车型,强化品牌技术形象。
---
### **二、比亚迪智驾核心供应商**
比亚迪采取“自研+外供”双轨策略,以下为关键零部件及主要供应商:
1. **智驾芯片**
- **地平线**:主力供应商,提供征程系列芯片(J6/M系列),合作开发高速NOA等方案。
- **英伟达**:Orin X芯片用于中高端车型(如与Momenta合作的方案)。
- **华为**:方程豹等部分车型采用华为芯片及乾崑智驾ADS 3.0方案。
2. **感知传感器**
- **激光雷达**:速腾(图片|配置|询价)聚创(主供)、禾赛科技、华为(方程豹)。
- **摄像头**:联创电子(ADAS镜头)、舜宇光学、宇瞳光学(车载镜头模组)。
- **毫米波/超声波雷达**:自供为主,部分由森萨塔、承泰科技等提供。
3. **域控制器与算法**
- **域控**:比亚迪电子自研域控(2024年市占率3.1%),同时与德赛西威合作。
- **算法**:自研中低端方案,高端车型采用Momenta(合资公司迪派智行)或大疆卓驭方案。
4. **其他关键部件**
- **线控底盘**:经纬恒润(R-EPS系统)、科博达(底盘域控)。
- **连接器**:电连技术(高频高速连接器)、维峰电子。
- **制动系统**:伯特利(线控制动)、浙江世宝。
---
### **三、挑战与未来方向**
1. **技术短板**:芯片短期内依赖外部供应商,自研芯片量产进度需加快;激光雷达成本较高,可能限制其在低价车型的普及。
2. **竞争压力**:华为(引望公司)、小鹏等企业在高阶智驾领域技术领先,比亚迪需加速算法迭代与生态整合。
3. **产业链整合**:推进垂直整合(如电子连接器、激光雷达自研),目标2026年实现关键部件自供,降低成本并增强供应链韧性。
---
### **总结**
比亚迪智驾当前处于**规模化应用与核心技术突破并行**的阶段,通过“自研+合作”策略快速补足短板,并借助庞大的销量推动智驾普及。其供应链布局覆盖芯片、传感器、算法等全链条,地平线、速腾聚创、Momenta等企业为核心合作伙伴。未来,随着自研芯片量产和算法数据积累,比亚迪有望在智驾领域实现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