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现在汽车为什么贬值严重

    ↘夏沬`头像↘夏沬`头像
    ↘夏沬`02-13

    (喜欢的朋友点点关注哦)

    汽车贬值加速,市场变革下的价值重构


    2025年2月13日

    (汽车贬值加速,既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行业技术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曾经被视为“家庭资产”的汽车,如今贬值速度显著加快。据多家机构统计,2025年新车第一年贬值率普遍达到20%-30%,部分车型甚至更高。这一现象背后,是供需失衡、技术革新、消费观念转变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一、供需失衡:市场饱和与价格战的双重挤压

    1. 产能过剩与需求萎缩

    自2023年起,中国汽车市场逐步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市场接近饱和。与此同时,疫情后居民收入波动导致购车需求下降,尤其是年轻群体更倾向于共享出行或延迟购车计划。

    2. 厂商价格战白热化

    为争夺市场份额,传统车企与新能源品牌纷纷降价促销。以奔驰、宝马、奥迪(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入门级车型优惠幅度高达10万-18万元;国产新能源汽车更是以“性价比”为卖点,加剧市场竞争。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虽短期提振销量,却加速了全行业车型的贬值。

    3. 中小车企淘汰加速

    价格战中,缺乏核心技术或资金实力的中小车企面临生存危机。据统计,2024年已有超过20家车企退出市场,进一步导致二手车市场供应过剩,压低整体车价。

    ---

    二、技术革新:新能源与智能化重塑行业格局

    1. 新能源汽车的冲击

    随着电池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5%跃升至2025年的40%。传统燃油车在环保和成本上的劣势凸显,部分燃油车型贬值率较新能源车高出10%-15%。

    2. 跨界竞争加剧

    小米、华为等科技巨头入局造车,凭借智能化与生态链优势抢占市场。这些企业不仅推动技术创新,还通过互联网营销模式颠覆传统定价体系,进一步挤压传统车企的利润空间。

    3. 技术迭代缩短产品生命周期

    智能驾驶、车联网等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新车“过时”速度加快。消费者更倾向于等待搭载最新技术的车型,导致现售车型加速贬值。

    ---

    三、消费观念转变:从“身份象征”到“实用工具”

    1. 年轻群体偏好变化

    “Z世代”消费者更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环保属性,而非品牌溢价。二手电动汽车因其低使用成本和环保特性,成为热门选择,间接拉低新车保值率。

    2. 共享经济与租赁模式兴起

    据调查,30%的都市年轻人选择分时租赁或长租服务,减少了对私家车的依赖。这种模式降低了个人购车意愿,进一步削弱市场需求。

    ---

    四、经济与政策环境:多重因素叠加影响

    1. 政策驱动行业转型

    国七排放标准预计2026年实施,传统燃油车面临更高合规成本。车企为清理库存加大折扣力度,短期内加速贬值。

    2. 经济波动与消费信心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居民购车决策更趋谨慎。二手车因性价比高,交易量同比增长25%,挤压新车市场空间。

    3. 金融杠杆效应减弱

    过去依赖贷款购车的模式因利率上升而遇冷,全款购车比例提升,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更高,加剧车企降价压力。

    ---

    五、应对策略:如何减缓贬值?

    1. 选择高保值品牌与车型

    市场数据显示,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因耐用性和低故障率,五年保值率仍可保持50%以上;新能源领域,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品牌表现突出。

    2. 注重车辆维护与记录

    定期保养、避免事故可显著延缓贬值。研究显示,无事故记录的车辆较事故车保值率高出20%-30%。

    3. 把握购车与出售时机

    新车上市初期贬值最快,建议避开高峰期购车;出售时选择3-5年车龄,可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结语:贬值背后的行业进化

    汽车贬值加速,既是市场规律的体现,也是行业技术升级与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对消费者而言,理性购车、关注长期使用成本比追求“一步到位”更具现实意义;对车企而言,唯有加速创新、提升产品力,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突围。未来,随着氢能源、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成熟,汽车价值评估体系或将迎来新一轮重构。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