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零跑汽车以近30万辆的年销量和第四季度单季度盈利的成绩,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家曾被贴上“低调务实”标签的车企,在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上,抛出了一份野心勃勃的产品规划:5款新车、覆盖10万级到全尺寸旗舰市场、全系搭载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这一动作不仅透露出零跑冲击50万辆销量的野心,更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技术普惠浪潮的到来。


零跑2025年新车的核心关键词是“LEAP3.5架构”和“高通骁龙数字底盘”。B10作为首款搭载骁龙智驾平台的量产车,将第四代骁龙座舱平台与Orin-X级智驾算力下放至15万级市场,这种技术下沉策略极具颠覆性。
零跑B10

当多数车企还在将激光雷达、城市NOA作为30万以上车型的溢价筹码时,零跑却在B01轿车上标配激光雷达+8650芯片组合,使城区领航辅助成为10-20万级车型的标配。这种技术普惠路径,恰是零跑“越级竞争”战略的延续——用上一代车型的C11、C01颠覆中型车市场后,如今正用智能化重构市场价值体系。

2025年的产品布局呈现出清晰的战略层级:B系列构筑基盘,D系列冲击高端。B10、B01、B05形成“紧凑型SUV+智能家轿+个性小车”的10-20万产品矩阵,其中B05两厢车的推出,直指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图片|配置|询价)所在的8-12万蓝海市场。

零跑B01

零跑B05
而车长5.2米的D系列旗舰SUV,则试图在理想L9、问界M9主导的全尺寸市场撕开缺口。这种金字塔结构既保证了规模化走量的基本盘,又通过高端车型拉升品牌势能,与特斯拉从Model 3到Cybertruck的产品演化逻辑异曲同工。

零跑D系列
零跑提前实现季度盈利的密码,藏在独特的“全域自研+垂直整合”体系中。从自主研发电驱系统、电池Pack到凌芯01智驾芯片,其核心部件自研比例超过70%,这使其在B10等新车上能将600km续航、激光雷达等配置成本压缩到竞品难以企及的水平。更值得注意的是,与Stellantis集团的全球化战略合作,不仅带来了15亿欧元注资,更让零跑获得欧洲市场的产能跳板。这种“技术输出+产能共享”的模式,或将开创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的新范式。

在特斯拉Model 2即将入华、比亚迪开启“电比油低”攻势的2025年,零跑的50万销量目标堪称激进。但细究其策略,实则是用智能化构筑护城河:当行业陷入续航里程和价格的内卷时,零跑选择在智能驾驶体验上建立差异化优势。骁龙数字底盘带来的舱驾一体能力,使其能通过OTA持续升级用户体验,这种“软件定义汽车”的能力,或将改写10-20万级市场的竞争规则。

总的来说,站在行业视角,零跑的2025战略恰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化的缩影:从早期的补贴驱动,到如今的技术普惠;从单一爆款策略,到全场景产品覆盖;从制造红利,到智造体系能力输出。当智能驾驶技术开始向主流市场渗透,这场关于“科技平权”的产业革命,正在重塑市场格局。而零跑能否凭借这套技术普惠组合拳实现从黑马到领跑者的蜕变,或许将决定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下一个五年的竞争样态。#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