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汽车流通协会与辣评车新媒体平台联合发布了沈阳乘用车市场1月整体运行概况,本次报告涵盖了总体销量数据,车型大类占比,乘用车市场分析以及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具体数据,具体如下:
2025年1月,沈阳汽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趋势。传统乘用车市场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而新能源车市场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显示出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巨大潜力。

数据显示,205年1月份,沈阳乘用车市场总销量为5003辆,环比下降44.38%,同比下降14.67%,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各细分市场的表现有所不同。
其中,轿车销量为5,836辆,环比下降44.01%,同比下降18.35%。SUV销量为8,103辆,环比下降45.10%,同比下降12.79%。MPV销量为1,064辆,环比下降40.53%,同比下降6.91%。
从数据可以看出,SUV仍然是沈阳乘用车市场的主力,但其销量下滑幅度也最大。轿车和MPV市场同样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沈阳汽车流通协会认为,2025年开年,沈阳乘用车市场便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新能源车逆势增长,自主品牌主导转型;燃油车市场收缩,但高端与实用车型坚守阵地。尽管一月份有效工作日缩短对销量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未来市场将围绕“新能源渗透深化”与“消费升级”两条主线展开竞争的趋势不会改变。对于车企而言,能否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快速响应技术变革,将决定其在这场新旧交替中的最终席位。而沈阳作为东北核心市场,其动向不仅折射区域趋势,更为全国车企提供了转型样本——唯有拥抱变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车型类别销量占比上,SUV稳居主流,MPV显露潜力。沈阳乘用车市场销量占比中,SUV以54.01%的份额占据绝对优势,其高市占率得益于东北用户对空间和通过性的刚性需求。轿车占比38.90%,主要受传统燃油轿车需求萎缩拖累。MPV占比7.09%,随着家庭多孩政策与商务出行需求增加,MPV或成下一阶段车企争夺的细分市场。
在厂商属性占比上,自主品牌在沈阳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仅为47.50%,市场份额萎缩,且集中于低端市场,与新能源领域的主导地位形成反差。

与整体乘用车市场不同,新能源车市场在1月份表现出色,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总销量为5,328辆,同比增长10.77%,市场渗透率达到35.51%。
其中,新能源轿车销量为1,992辆,同比增长12.61%,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的37.39%。
新能源SUV销量为3,026辆,同比增长7.15%,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的56.79%,表明消费者对其偏爱程度有增无减。
新能源MPV销量为310辆,同比增长42.86%,占新能源车总销量的5.82%。虽基数较小,但反映出商务与家庭多用途需求的增长潜力,该细分市场有望成为车企布局重点。
此外,新能源车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的强势表现,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市场中的占比超过90%。这表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接受度在不断提高。

能源类型占比上,气候因素影响技术路线选择,纯电与插混并进,增程式逐渐边缘化。沈阳冬季严寒导致纯电车型续航打折,插混车型因“可油可电”成为更稳妥选择,这也解释了纯电占比虽高但增速平缓的原因。
其中,纯电车型占比52.23%,但受北方冬季低温续航焦虑限制,增速低于插混;插混车型占比34.89%,兼顾续航与经济性,成为过渡期用户首选;增程式虽然有着12.88%的市场占比,但其技术路线认可度较低,市场存在感薄弱。
在厂商属性销量占比上,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占比高达90.76%,在新能源赛道全面领先。
此外,我们还统计了沈阳乘用车市场1月车企品牌及车型销量TOP 10榜单,具体如下:
在品牌销量Top10中的整体表现是,比亚迪一枝独秀,以2,022辆的销量遥遥领先,是第二名一汽丰田的近两倍。广汽丰田、一汽-大众、吉利汽车保持销量稳定。值得注意的是,豪华品牌低调渗透,在沈阳市场表现稳健:一汽奥迪、北京奔驰、华晨宝马均进入品牌前十。可见沈阳市场对豪华品牌的需求并未因新能源浪潮而大幅减弱。
从车型销量Top10看,比亚迪旗下五款新能源车型合计销量达1202辆,占车型Top10总销量的43.96%。其中,驱逐舰05表现最佳,其插混技术兼顾续航与经济性,契合东北用户对冬季续航的顾虑。
奥迪A6L(图片|配置|询价)和RAV4荣放分列车型榜前两位。奥迪A6L的热销反映出沈阳市场对高端商务轿车的需求;RAV4荣放则凭借皮实耐用的口碑,成为家用SUV首选。此外,速腾作为经典燃油轿车,仍保持稳定销量。
吉利星越L首次进入车型前十,其以大空间、高配置和智能化功能吸引年轻家庭用户,显示出国产SUV在细分市场的突破潜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