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稳了 小米这次L4级别自动驾驶即将量产,全球资本连夜飞往北京



    重磅!雷军宣布L4级别自动驾驶即将量产,全球资本涌入北京争夺智能驾驶新风口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迎来历史性拐点,北京成全球资本竞逐核心战场

    2025年2月2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最新战略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汽车L4级自动驾驶系统将于2025年内实现量产交付,覆盖城市道路、高速、乡村等全场景。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首次在L4级自动驾驶领域实现规模化落地,更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据投行数据显示,过去一周内,超20家国际投资机构密集飞抵北京,围绕自动驾驶产业链展开新一轮布局。

    一、雷军的“L4宣言”: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双重颠覆

    (1)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小米智驾的“三级跳”

    自2024年6月首款车型交付以来,小米汽车以惊人的迭代速度完成智能驾驶能力跃迁:

    · 2024年9月:完成智驾团队重组,将“感知”与“规控”部门合并为“端到端算法与功能部”,投入55亿元研发资金加速技术突破;

    · 2024年11月:广州车展直播演示“车位到车位”全场景智驾,实现自动过闸机、复杂路况避障等能力,累计机器学习驾驶数据突破300万条;

    · 2025年1月:宣布L4级自动驾驶系统通过工信部认证,成为首批获得L3/L4测试牌照的车企之一。

    雷军透露,小米L4系统采用多重冗余设计,包括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与纯视觉方案并行,确保极端天气下的安全性;同时搭载自研“端到端大模型”,实现从感知到决策的全局优化,系统响应速度较传统模块化方案提升300%。

    (2)生态协同:重构智能出行体验

    小米智驾深度融入其智能生态体系:

    · 车家互联:车辆离家1公里时自动开启空调、灯光等家居设备,AR-HUD与小米智能眼镜实现导航信息无缝流转;

    · 数据闭环:依托1.3亿MIUI活跃用户,构建全球最大驾驶场景数据库,日均新增训练数据超100万条。

    这种“硬件+软件+生态”的三位一体模式,使小米在商业化落地速度上远超传统车企。

    二、资本狂潮:北京成全球自动驾驶“新硅谷”

    (1)产业链投资井喷

    雷军的宣言犹如一针强心剂,引爆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的热情:

    · 新石器无人车:2月20日宣布完成10亿元C+轮融资,累计融资超2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L4级无人配送车队运营商,顺丰、京东订单占比超90%;

    · 元戎启行:获比亚迪战略投资,联合开发端到端城市场景解决方案;

    · 传感器赛道: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单月订单量激增200%,估值突破5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月以来,北京自动驾驶领域融资总额已达380亿元,占全球该赛道融资额的47%。

    (2)政策红利释放

    北京经开区作为自动驾驶核心试验区,已形成独特优势:

    · 路权开放:累计发放85个城市无人车路权牌照,占全国总量80%;

    · 测试场景:建成全球最大V2X车路协同测试区,覆盖暴雨、沙尘等极端环境模拟;

    · 法规突破:率先试行L4事故责任认定规则,保险公司推出专属产品。

    三、行业变局:L4量产背后的技术路线之争

    (1)渐进式VS跨越式路径分化

    · 小米/华为路线:通过L2+快速积累数据,逐步向L4迭代,优势在于商业化落地快,但需解决长尾场景难题;

    · Waymo/小马智行路线:直接瞄准L4 Robotaxi,技术天花板高但商业化周期长,依赖持续资本输血。

    (2)端到端技术成决胜关键

    2024年起,主流车企纷纷转向端到端架构:

    · 小米HAD系统:实现感知-决策-控制一体化,模型参数量达千亿级,支持动态场景理解;

    · 理想汽车:推出“端到端+VLM”双系统,目标2027年实现无监督L4;

    · 华为ADS 3.0:基于盘古大模型,攻克复杂路口博弈难题,通行效率提升40%。

    四、挑战与展望:自动驾驶的“中国方案”

    (1)商业化落地三大瓶颈

    · 成本控制:L4系统单车硬件成本仍需降低至万元以内(目前约3.5万元);

    · 法规滞后:跨区域测试牌照互认、保险责任划分等制度亟待完善;

    · 伦理争议:极端场景下的“电车难题”算法逻辑尚未形成社会共识。

    (2)未来三年趋势预测

    · 2025年:L3功能大规模量产,车企开启订阅付费模式(如小米智驾包年费预计3980元);

    · 2026年:Robotaxi在北上广深实现商业化运营,单公里成本降至1.2元;

    · 2027年:L4渗透率突破15%,自动驾驶芯片国产化率超70%。

    一场重构全球产业格局的竞赛

    雷军的L4宣言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站上智能驾驶制高点,更揭示了北京作为全球自动驾驶创新中心的崛起。在这场万亿级赛道竞逐中,技术突破、资本助力与政策创新的三重共振,正推动中国从“汽车制造大国”向“智能出行强国”跃迁。正如雷军所言:“智能驾驶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战。” 当全球资本飞往北京时,一场改变人类出行方式的革命已悄然加速。

    次阅读
    58评论
    58赞同
    收藏
    分享
    58评论
    5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