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2025年2月车企销量解析:新能源车市"变天"自主品牌全面碾压合资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迎来"开门红"。3月1日,多家车企陆续公布2月销量数据,尽管受春节假期影响,传统销售淡季特征明显,但新能源渗透率突破60%大关,自主品牌市占率首超70%,市场格局加速重构。这场"冰与火"的较量中,谁在逆势突围?谁又黯然掉队?


    一、整体市场:新能源占比创新高,"价格战"进入深水区

    2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达120万辆,同比微增3.2%,新能源车销量约72万辆,渗透率达60%。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豹等车型降价促销拉动需求,但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值得注意的是,10万-20万元价位车型销量占比超50%,成为车企必争之地。

    关键词:

    • 比亚迪单月销量破30万,纯电/插混"双线制霸"
    • 特斯拉"以价换量"策略显效,Model Y重回销冠
    • 五菱、长安等品牌加速出海,东南亚市场贡献率超20%

    二、自主品牌:技术红利释放,高端化进程加速

    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72%,创历史新高。比亚迪凭借第四代DM-i混动技术和固态电池车型,稳坐销量榜首;吉利极氪、长城沙龙通过800V高压平台和城市NOA功能,在30万元以上市场站稳脚跟;奇瑞与华为合作的智界S9单月交付破万,智能化体验成差异化竞争关键。

    行业观察:

    • 蔚来、理想加速换电站/超充网络布局,"补能战"升级
    • 小鹏飞行汽车X3开启预订,跨界技术引发资本关注
    • 传统车企转型阵痛:广汽埃安增速放缓,北汽极狐面临渠道改革

    三、合资品牌:电动化滞后,市场份额跌破20%

    合资阵营遭遇"至暗时刻",大众、丰田等巨头销量同比下滑超15%。尽管本田e:N 系列、日产Ariya等车型终端优惠超5万元,但智能化短板明显。宝马、奔驰凭借i7、EQE等高端车型守住豪华车基本盘,但利润率同比缩水。

    危机信号:

    • 一汽-大众ID.系列库存周期达90天,经销商退网潮隐现
    • 特斯拉Cybertruck国产化延期,上海工厂产能转向储能业务
    • Stellantis集团考虑关闭广汽菲克合资公司,退出中国燃油车市场

    四、新势力分化:头部玩家盈利,二线品牌生死劫

    "蔚小理"中仅理想实现季度盈利,蔚来靠子品牌"萤火虫"下沉三四线市场,小鹏借Robotaxi业务开拓B端场景。二线新势力处境艰难:哪吒汽车被曝裁员30%,高合汽车寻求被比亚迪收购,威马汽车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资本风向:

    • 小米汽车SU7 Pro版首月交付破8000辆,雷军宣布追加200亿研发投入
    • 百度Apollo与东风合作L4级无人驾驶出租车,武汉试运营
    • 宁德时代发布"超充5分钟续航800公里"神行电池PLUS版

    展望:2025年车市进入"淘汰赛"阶段

    3月车市将迎来补贴退坡后首轮大考,上海车展预计发布超50款新车。行业洗牌加速,具备全栈自研能力、全球化布局和生态整合优势的车企有望胜出。可以预见,未来12个月内或将有5-8个品牌退出中国市场,而活下来的玩家将分享万亿级智能出行市场的红利。

    结语
    从"电动化"到"智能化",从"产品竞争"到"生态战争",中国车市正在书写全球汽车工业的新规则。这场变革中,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持续创新的勇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