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图片|配置|询价)自发布以来,凭借“52.99万起”的定价和“地表最快四门量产车”的性能标签,让不少人心动不已。但这款车的目标用户真的是普通工薪族吗?月薪6000元的人能否负担得起?
今天我们就从购车、养车到隐性成本,用最直白的大白话算一笔账。

购车门槛:首付都够呛!
小米SU7 Ultra的起售价为52.99万元,最低首付比例为30%(约15.9万元),贷款期限最长5年。即使选择最低首付,月供也要6958元。而月薪6000元的人,扣除五险一金后实际到手可能只有5000元左右,连月供都不够,更别提首付可能需要攒好几年。
如果想降低月供压力,首付比例需提高到55%(约29万元),月供可降至4500元左右。但这对普通人来说,首付几乎需要掏空所有积蓄,甚至可能需要家人资助。光是“买到手”这一步,月薪6000元的人就已经被拒之门外了。

养车成本:月均支出超工资!
假设你“咬咬牙”贷款买了车,接下来的养车费用更让人窒息:
保险费:每年约1.2万元(含交强险、车损险等),分摊到每月约1000元。
充电费:官方宣传充满电仅需28元,但实际日常使用中,频繁快充或外出充电可能让月均电费达到300元。
停车费:一线城市小区车位月租约800元,外出停车费按200元算,总计1000元/月。

维修保养:碳纤维组件、赛道级制动系统的维修成本极高,一次轻微剐蹭可能就要上万元。官方虽提供5年免费基础保养,但大修仍需自掏腰包。
仅以上四项固定支出,月均就高达2300元。若加上贷款月供4500元,总支出接近7000元,远超月薪6000元的收入水平。

隐性成本:你根本没算到!
生活质量暴跌:每月收入全填进车贷和养车费用,吃饭、租房、社交等基本开支只能靠信用卡或借钱维持。
抗风险能力归零:一旦失业、生病或车辆发生事故,可能直接导致断供,车辆被收回。
赛道体验是“无底洞”:SU7 Ultra主打赛道性能,但赛道日门票、轮胎损耗、改装件等额外开销,一次可能花费数千元。

如果真心喜欢这款车,但预算有限,可以考虑以下方式:
短期租赁体验:SU7 Ultra日租金约1500-3000元,攒几个月工资租一天过瘾,比贷款买车更现实。
二手市场捡漏:未来可能会有车主转卖订单或准新车,但需警惕黄牛加价风险。
降低购车标准:小米SU7普通版预计价格更低,或等待改款车型下放Ultra的部分配置。

小米SU7 Ultra的定位是“新豪车”,它的目标用户是年收入50万以上的群体,而非普通工薪族。月薪6000元的人强行购买,不仅会陷入经济困境,还可能因维修、保养等问题雪上加霜。买车不是“面子工程”,量力而行才是成年人最大的体面。
如果你月薪6000元却依然心动,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是车服务于生活,还是生活为车打工。
评论·0